您的当前位置:

“十二五”概述

国税征管

“十二五”概述


【“十二五”概述】
  “十二五”期间,大兴安岭地区国家税务系统累计组织入库税款21.15亿元,比“十一五”时期增长1.6倍,年均增长11.3%。转变服务理念与服务方式,结合地域特色,适时推出纳税服务车、无假日窗口、税企连心卡、微信公众平台等全新纳税服务模式。简化办税流程,提速办税时限,为纳税人提供优质服务。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围绕“为民务实清廉”主题,聚焦“四风”,落实整改,主要做法在东北三省一市国税系统教育实践活动督导会议上进行经验介绍。开展“学雷锋做刘香平式好干部”活动,通过树典型、比奉献,带动全体国税干部立足本职、服务社会。五年间,全系统开展社会公益活动300余次,组织干部职工捐资逾40万元。全区登记信息完整率99.99%,登记信息错差率为零,未缴纳税款催缴率、未申报催报率、增值税专用发票采集率均达100%,各项指标均排名全省前列。加强税务稽查工作,对煤炭、医药、成品油等10余个行业开展专项检查及重点税源企业自查和轮查。对税收秩序相对混乱、征管基础比较薄弱、涉税问题较多的区域进行专项整治。检查纳税人971户,查补入库税款7010万元,查补率3.9%,稽查选案准确率、案件结案率、入库率和协查按期回复率均为100%。提高系统内政治理论学习氛围,开设“道德讲堂”,培养干部正确的价值取向。举办财务会计、税务稽查、税收征管等岗位技能培训20余期,在内部网站开设学习专栏。涌现出3名省局兼职教师,20余人被纳入省国税局人才库,现有“三师”专业人才9人,系统内先后有19人被授予全省国税系统岗位能手称号。全系统8个建制单位全部进入省级以上文明单位行列,全区国税系统被省委、省政府授予“文明行业”称号,地区国税局和漠河县国税局获全国文明单位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