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中央书记处温家宝书记在黑龙江垦区视察工作时的讲话 (根据记录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1994年8月19日)

中央书记处温家宝书记在黑龙江垦区视察工作时的讲话
(根据记录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1994年8月19日)


  这次我同刘成果副部长和孙魁文副省长到北大荒看望同志们,看望北大荒人。我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黑龙江垦区160万干部、职工和家属,向全体北大荒人表示亲切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
  我这次到了两个管理局、几个农场,还有三江食品公司和农垦科学院。通过短短几天的考察,感到干部、职工的精神面貌好。思想稳定,安居乐业,经济和各项事业健康发展。尽管还有这样或那样的困难,但在黑龙江省委、省政府领导下,在中央各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在我们垦区党委的领导下,垦区人民继承和发扬北大荒精神,正在向垦区第二次开发进军。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领导下,由人民解放军集体转业官兵,包括大批支边青年、知识青年和知识分子率先开创的农垦事业,经过了四十多年几代人的艰苦努力,取得了重大的建设成就,已经发展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农业的一支重要力量,为国家和社会做出了很大贡献,把一片荒原建设成为北方的一个粮仓,而且经济和各项事业全面发展。更为重要的是在我们取得建设成就的同时,经过几十年几代人的努力,形成了“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北大荒精神,这是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
  黑龙江农垦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和农副产品基地。它提供的商品粮占农垦系统商品粮的二分之一,大豆产量占全国的十分之一,出口大豆占全国的四分之一,小麦产量占全省的二分之一,乳制品占全国的十分之一。所以,黑龙江垦区做为全民所有制的农垦企业,机械装备多、技术力量强、管理水平高,在我国实现农业专业化、商品化、现代化的过程中发挥着示范的作用。农垦不仅在经济建设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且还承担着屯垦戍边、人员安置、社会发展等多方面的重要任务,在开发边疆、建设边疆、保卫边疆以及维护民族团结等方面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总之,黑龙江垦区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农业的一支重要的力量。高度重视农垦事业,加快发展农垦事业,这对于全国和全省农业的发展、边疆的繁荣、边防的巩固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当前,全国正在认真贯彻小平同志南巡重要谈话和党的十四大精神,抓住机遇,加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努力实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努力实现第二步发展的战略目标。在新的形势下,我们垦区面临着新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这个任务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是要在今后五年的时间内,在现有粮食产量九十亿斤生产能力的基础上,建成一百亿斤商品粮基地,我觉得这个任务非常光荣。一百亿斤是什么概念呢?像京津沪这样的大城市,按一千万人口计算,每人按五百斤粮食供应,那就可以供应两所大城市的用粮。一百亿斤就是占现在全国定购任务的十分之一(现在全国定购任务是一千亿斤)。我觉得这一百亿斤还有一层意义,就是由于我们国营农场具有的特殊性,它是一个稳定的粮源,国家随时调运都可以得到充分的保证。所以我说这项任务非常光荣。与此同时,我们还要建设五十万头奶牛和五十万头肉牛基地、1000万亩大豆基地、300万亩优质啤酒大麦基地。总之,我们的第一个任务就是把我们垦区建设成国家重要的农副产品基地,具体来说就是一百亿斤商品粮。第二是在发展经济、发展农业的同时,不断提高我们职工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尽快实现人均两千元的小康标准。我觉得这是两项战略任务。
  实现这个任务我们有没有条件呢?我认为是完全具备条件的。我们垦区概括起来有五大优势:第一,就是我们有几十年形成的生产技术基础或者叫物质技术基础。比如说,我昨天晚上调查了一下,我们现在垦区拥有拖拉机二万五千台(套),拥有收割机一万二千台(套),拥有汽车一万辆,还有现代化的仓储设施,农业基本实现了机械化。第二,我们有丰富的资源,特别是耕地。现在拥有耕地是3000万亩,还可以开发的耕地还有1000多万亩。第三,我们有规模经营的条件,有健全的有实力的技术服务体系。第四,我们有一支素质比较高的队伍。我认为农垦职工的文化素质比较高。我们还有10万技术人员队伍,有一批雄厚的科研力量。昨天我们去农垦科学院看了,确实有一支很高水平的科技力量。第五,就是我已经讲的,我们有多年形成的北大荒精神。北大荒精神就是艰苦奋斗和艰苦创业精神。有了这个精神,我们农场的发展才有希望。我们再推而广之,再进一步讲一讲,有了这种艰苦奋斗精神,我们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才有希望,我们的民族才有希望,我们的国家才有希望。所以,在向垦区第二次开发进军的过程中,特别要发扬北大荒精神。全体干部职工要充分认识我们具有的优势和有利条件。
  那么,我们还有没有问题呢?我觉得我们还有问题,还有困难。干部职工反映突出的问题就是我们社会负担比较重,债务也比较重,我们生产力的发展还赶不上我们支出的增长。我们农垦的生产要进一步发展,我们职工的生活要进一步提高,这些任务都很艰巨。
  我们的潜力在哪里?我觉得我们的潜力主要在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在于经营机制的转换,第二个方面在于生产由粗放向集约的转变。当然我们的潜力还有很多方面,这是最主要的两个方面。
  那么实现我们这个任务靠什么?从根本来讲靠改革、靠发展。所以,下面我想讲讲改革和发展问题。要深化农垦系统的体制改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和广大农村一样,农垦系统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比如实行财务包干,农工商综合经营,发展以全民所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推行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场长负责制,推行大农场套小农场的双层经营机制,实行“两费”(生产费、生活费)自理,改变完全靠国家出钱种田的状况等等。可以这样认为,就是我们结合农垦的实际成功地运用了农村改革的经验,找到了一条路子,特别是家庭联产承包和双层经营体制这个农村经济的根本制度,我们把它移植过来了,通过一系列的改革,调动了农垦职工的积极性,增强农场活力,推动了农垦经济的发展。实践证明,农垦几年来改革的方向是正确的,因为它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即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而且通过改革提高了规模效益、技术效益和劳动效益,整个工作转移到了提高效益为中心这个轨道上来,形成了农垦的特点,有些方面做得还是比较好的。比如说,我们的服务体系的建设,贸工农一体化的建设。要巩固改革的成果,坚持和完善改革中形成的各项基本政策。这些改革为实践所证明是正确的,也为农场干部职工所拥护的,同时,要根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不断把农场的改革引向深入。当前,要进一步处理好国家、企业和职工三者利益的关系,理顺农场内部各个经营层次的统分关系,使大农场套小农场的双层经营体制更加完善。要坚持以全民所有制为主体,继续发展多种形式的集体经济和个体经济,进一步调整农场内部的所有制结构,使之与目前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要结合国营农场自身的特点,落实国家的有关政策,探索进一步搞活农垦企业的新路子。我想有关政策主要是经营自主权,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农垦系统也要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包括对国内开放。要增强农垦同地方的联系和交流,特别是在引进先进的农业机械、农业技术、农业管理方法以及发展外向型农业方面做出示范。我们所有的改革归结到一点就是要调动生产经营单位和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发展生产力,发挥土地、农业机械、技术装备的效益,提高劳动生产力。这是我讲的第一点,就是深化改革。
  第二,要全面发展农垦系统的经济。全面发展农垦系统的经济要坚持农工商综合经营,要坚持农业的综合开发(包括农林牧副渔各业)。我讲的这个大农业要放在首位,要不放松粮食生产,努力提高单产,增加总产,同时积极调整结构,提高效益。我们现在养殖业只占10%,这个比重太小,二、三产业比重也小,所以要大力发展养殖业,大力发展二、三产业。二、三产业的发展会促进农业的发展,二、三产业的发展需要农业基础的稳固。所以要千方百计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大搞农田基本建设,特别是水利建设。无论是三江平原还是松嫩平原,综合治理主要是治水,三江平原治水还要旱涝兼治,以治涝为主。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商品粮基地建设,大力推广先进适用的农业科学技术。我觉得我们农业发展的潜力很大,由粗放到集约的关键是在科学技术。这几年我们已经形成了技术推广体系,而且成功地进行了一些农业适用技术的推广。这次我看了关于水稻的旱育稀植,玉米、甜菜的移栽,大豆的三垄栽培,这些都是成功的。这个从地方来讲,佳木斯市以稻治涝改变种植业结构的做法也是成功的。力争到本世纪末实现我们为国家提供一百亿斤商品粮的宏伟目标。发展工商业要把重点放在农副产品的加工和销售上。要率先向农工商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方面发展。因为我们具备这个条件,在这方面可以做得更好一些,在实现农业专业化、商品化、现代化方面更好地发挥示范作用。三江平原是我国农业开发的重点地区,要多渠道筹集资金,包括利用外资加快开发的速度,争取早日建成新的商品农业基地。
  最后,我再讲一点,就是要加强对农垦事业的领导和支持。黑龙江的国营农场大多是在边远地区开发建设起来的,自然条件差,社会负担重,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有了很大发展,但是目前面临的实际困难还很多。在我调查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垦区的领导向我反映了这些困难和问题,和我一起来的同志们都非常理解。我可以告诉同志们,中央对此非常关心和重视,有关部门正在协调,力争逐步地解决一些问题。当然我前面都讲了,最终解决困难还得靠我们自身的改革和发展。在这里我还希望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进一步加强对农垦事业的领导和支持,帮助国营农场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在有关政策制定和执行上充分考虑国营农场的特殊情况,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尽可能地给以照顾。我了解在黑龙江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农场同地方的关系很好。农场总局领导反映,省委、省政府对农垦的工作十分关心,非常重视,他们每次到省里汇报情况,省里领导都接见,认真听取汇报,及时解决问题。为什么这样呢,因为我们的农垦实际上是我们黑龙江整个建设的组成部分,既是国家的商品粮基地、农副产品基地,也是黑龙江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成果同志插话:省委、省政府对垦区的重要支持是把各项行政职能都交给总局,这是最大的支持。)农场的发展,最终也有利于黑龙江的发展,而农场的发展也离不开省的领导和地方的支持。同时我也衷心的希望,我们农垦系统的广大职工要继续发扬艰苦创业的优良传统,发扬艰苦奋斗、勇于开拓的农垦精神,克服困难,努力工作,争取为国家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