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枫同志对国营农场的关怀
林枫同志对国营农场的关怀
韩 乐 风
当我回忆起创业初期在北大荒战天斗地的农垦战士们时,自然会想到当时任东北局常委、东北行政委员会主席的林枫同志对发展国营农场事业所给予的令人难忘的关怀。
林枫同志原籍黑龙江省望奎县,他在辽阔的北满原野度过了他的青少年时代。他对东北农村的情况十分熟悉。1947年夏,中央建议在北满创办国营农场,他满怀热情地贯彻执行中央的指示,批示东北行政委员会农业部(以下简称东北农业部)积极筹办国营通北机械农场。1947年寒冬,通北农场第一任场长周光亚同志率领首批创业者,来到通北这块冰封雪飘的荒原。他们不畏艰险,在伪满开拓团残留的几间徒有四壁、荒草丛生的废墟上,支起小马架,刨冰扒雪,开始了艰苦的建场工作。当1948年春,一个初具规模的农场诞生的消息传到哈尔滨时,林枫同志十分高兴,他说,我们应该到那里去看一看。于是,在1948年5 月,他去各地视察工作时,特意在赵光车站停车两天,详细听取了周光亚同志的汇报,并到现场观看了农场的规模和机具操作情况。在离开农场时,他深情地对周光亚同志说:“办机械农场是一项新的事业,困难一定很多,可是一定要办好呵!”他回到哈尔滨后,找东北人民政府农业部的负责人魏震五同志谈了他的观感,并嘱咐魏震五同志要多关心通北农场,让它在提高产量和提高技术方面真正为广大农民起示范作用。同年ll月,在东北行政委员会召开的农业工作会议上,他又讲到:“机械农场,大家要把它看重,各省一定要搞,要学习,为将来的农业机械化准备经验。”为了切实贯彻林枫同志办好机械农场的指示,东北农业部于1949年春,设立了东北公营农场管理处,直接经营通北、永安、鹤山、盘山、马三家、北陵等6 个农场,并与各省公营农场建立了业务统一领导关系。1950年12月中旬,东北公营农场管理处的同志写信请林枫同志为《机农简报》题词。当时,我真不愿意为这样的事情分散他的精力。但是,林枫同志长期以来有着一向重视基层意见的习惯,特别是他对国营农场事业所给予的特殊关怀,又使我不敢擅自作主。。于是,我挤了个休息时间向他提起这件事,不料林枫同志听后毫不犹豫,欣然提笔写了“积累经验,培养干部,为农业机械化准备有利条件而奋斗”的题词,并让我立即送走。
林枫同志关心国营农场,希望把国营农场办好。但是,创办机械农场,在我们国家毕竟还是一项新的事业。初创时期,由于我们缺乏经营管理经验,技术水平低,以及农机具不配套,进口油料价格大大高于农产品的出口价格等原因,曾经出现一些问题。比如成本高,产量低,损失多,浪费大等。为了研究解决这些问题,1952年1 月,林枫同志命我和东北人民政府农业部的两位同志到通北农场了解情况。当时,正值“三反”运动高潮,“打虎”之声遍及各个角落。我们到农场不久,农业部又委托我们代行工作组的职权,指导农场的“三反”运动。开始,由于我们对农场实际情况了解不够,加之受“打虎指标”的压力,为了“敲山震虎”,较多地听取了一些同志的意见,把农场的浪费问题看得过重,甚至怀疑在这远离领导机关的“深山老林”,一定会有“老虎”出没。1 月底,我从通北回到沈阳,向林枫同志汇报情况。他听完汇报后当即提醒我,面对一大堆复杂情况,一定要冷静,不要头脑发热。并说,办好一个机械农场,不是容易的事,创办初期出现一些问题,是多种原因造成的,对具体问题要作具体分析,不要事事都拔高,不要硬往“老虎”
身上靠。林枫同志这些中肯的指示,对于我们的确是一付非常及时的清凉剂。尽管已作了这样明确的指示,但他还是不放心。就在我返场不久,当龙江大地还在冰封雪盖的时候,他冒着零下40多度的严寒,再次到通北农场视察并作具体指导。他在农场干部会上开始讲的几句话,至今仍清晰地留在我的记忆之中。他说,中国有句古话,叫做“穷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今天,我要反其意而用之。同志们战斗在人烟稀少的北大荒,生活很艰苦,也可以说是很穷,可是有人关心你们,这次我们就是特意来看望你们的,这也可以叫做“穷在深山有远亲吧”!这些话,让人听起来真觉得热乎乎的,给了在农场工作的广大职工以极大的鼓舞。
林枫同志这次到通北,是为了深入第一线了解情况,为即将召开的东北局国营农场工作会议作准备。他在农场听了汇报,召开了座谈会,并对如何实事求是地总结经验教训,如何进一步办好农场,特别是如何做到运动生产两不误,认真搞好当年的春耕生产等问题都作了明确指示。回到沈阳以后,他又和东北农业部的领导同志共同商量,对东北地区的国营农场作较大调整,把东北军区的几个解放团农场和几个较大的国营农场合并(如把解放二团的香兰农场和通北农场合并),加强了领导骨干,充实了技术力量,使东北国营农场走上更加健康发展的道路。
1952年5 月,我离开通北返回沈阳,把几个月来了解的情况向林枫同志作了详细汇报。他听了后觉得对问题摸得还不透,他除了请东北局农委和东北农业部的同志继续进行调查研究外,6 月初又找我谈。他说,前一段存在的问题较多,对如何办好农场研究不够。他提出应该到关内办得较好的一些农场去看一看。遵照林枫同志的指示,我到北京经中央农业部国营农场管理总局张省三局长的安排,到通县的双桥农场、南苑的五里店农场和冀东的芦台农场参观学习了一个多月,并听取了张省三等同志关于如何办好国营农场的意见。回沈阳后,我把所见所闻向林枫同志作了详细汇报,他听得很认真,很仔细。
1952年9 月,经半年多的调查研究,作了比较充分的准备之后,林枫同志主持召开了东北局国营农场工作会议。通过这次会议,与会同志进一步提高了对国营农场的性质与任务,以及存在的严重缺点的认识,增强了办好国营农场的信心。林枫同志在总结报告中,肯定了国营农场创办5 年来的成绩,分析了产生缺点的原因,针对农场实际就国营农场的任务、加强经营管理、提高技术、改进政治工作和领导作风等问题,作了重要阐述。会后,东北局下发了《关于加强国营农场工作的决定》;为加强对国营农场的领导,决定由副部长魏震五同志兼任东北国营农场管理局局长,长驻哈尔滨,具体指导工作。林枫同志亲自关怀的通北国营农场(现赵光农场),现已成为全国农垦系统中历史久长,规模较大,机械化程度较高的国营农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