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浅谈修志队伍建设

浅谈修志队伍建设


 
                     丁 利
  一、从实际出发,调整组织结构。形成相对稳定的修志队伍
  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高素质的修志队伍是做好续志工作的重要组织保证。第一届修志工作持续十多年,原来参加修志的人员,虽然通过工作实践积累了丰富的修志经验,但一部分同志或因年长,或因体衰,已不可能继续从事续修工作,这就需要进行队伍的补充。此外,续修县志主要记述最近十多年至二十年的重大活动,这段时间虽然不长,但却是我们国家改革开放、经济建设飞速发展的时期。人们的思想观念更新之快、科技文化知识掌握之多、机关编制体制变动之大都是前所未有的。要把这些新成就、新面貌充分反映出来,也需要进行修志队伍结构调整,把相对熟悉这段历史、热爱修志工作且比较年富力强的同志吸收到修志队伍中来。
  修志队伍结构调整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是在成分结构上,要形成在职干部和返聘干部合作共事的格局。吸收熟悉当前社会建设情况的在职干部参加续修工作,是十分必要的,而且便于各机关单位之间的横向和纵向联系,有利于续修工作的开展。同时,续修工作还应该吸收一定数量的离退休干部参加。这些干部拥有数十年的工作经历,具有较高的政治敏锐性和较强的辨别力、表达能力。他们有的曾参与了第一届修志工作,具有丰富的修志经验;有的刚从现职岗位上退下来,对近几年的情况比较熟悉。同时,这些干部不存在职务、级别调整等现实问题,吸收他们参加续修工作,也有利于修志队伍的相对稳定。二是在年龄结构上,要形成梯次配备的格局。每届县志编纂工作的时间虽然是有限的,但编写县志作为一项事业、一项工作却是长期的。县志编纂队伍的调整必须着眼于与上届县志的衔接,适当保留一些参与第一届修志工作的老同志,适当选调一些虽缺乏实践经验、但具有发展潜力的年轻干部参加,以形成老、中、青相结合,整体素质高且富有活力的续修队伍。
  二、加强学习研究,提高修志人员的综合素质
  只有高素质的修志队伍,才能编纂出高质量的志书。第一届修志的实践证明,合格的修志人员必须具备三个方面的素质:
  1.过硬的政治素质。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信仰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拥护党的基本理论、基本纲领和基本路线;热爱修志工作,自觉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党立言,为社会主义立言,为人民立言;敬业精神强,有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淡泊名利,无私奉献,辛勤笔耕,竭忠尽智。
  2.扎实的业务功底。具有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懂得方志工作的基本理论,了解编纂县志的基本常识和续修县志的基本要求;文化基础高,具有较强的文字组织和表达能力。
  3.良好的思想作风。思想端正,敢于秉笔直书;学习刻苦用功,具有创新意识;坚持务真求实,治学态度严谨;工作密切协作,具有团队精神。
  提高修志人员的综合素质,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抓好自学。修志人员自身素质的提高,关键在于个人努力。修志战线的“新兵”,更要抓紧个人自学以提高自身素质,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做到刻苦钻研,孜孜不倦,坚持不懈;把个人自学同优秀志书的学习结合起来,以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二是加强培训。采取走出去、请进来、专题培训、以会代训、入学深造等方法,加强对修志人员专业知识的培训。从基本理论和基本常识人手,扎实修志人员的专业知识基础。三是适时召开顾问会,发挥顾问的聪明才智。这些顾问不仅能具体指导撰稿人在修志中怎样去阐述党的大政方针,怎样客观地反映历史,怎样记载时代的兴衰人民的忧乐,怎样体现县域的地方特色,而且往往有独到的见解。在适当的时间召开顾问会,把修志中存在的问题集中起来向顾问们请教,通过顾问们的指导,使撰稿人学到分析和研究历史的根本方法,从而提高修志队伍的整体素质,保证志书的质量。
  三、营造利于修志的良好氛围
  修志队伍比较庞大,且分散隶属于几十个单位,不便统一管理。修志工作又极其清苦,无名无利。如何才能使修志人员自身的聪明才智充分发挥,又使其安心工作?我们认为必须采取以下措施:
  1.不断加强思想工作。通过讲述历史上一些有关修志的光辉事例,让修志人员认识到方志的资治价值,认识到修志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系统工程,是承上启下,继往开来,服务后代的千秋大业。进一步加强修志人员爱岗敬业、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精神,让每一位撰稿人都能以饱满的热情,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积极投身到修志工作中。
  2.用事业留人,用感情留人,给撰稿人营造一个良好的修志环境。在市场经济的今天,修志首先需要用适当的待遇留人,给撰稿人一定数量的补贴,以鼓励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修志工作中去。交城县史志办在第二轮修志工作中采取了以下措施:在修志之前就制定出了具体的编写补贴和稿酬发放办法,并以文件的形式下发给了各单位的撰稿人。这样就保证了修志工作的顺利进行,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3.保持经常联系,扩大修志影Ⅱ向。史志办的同志要经常到各单位了解编写情况,并一起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难题。特别要定期组织大检查,大评比活动,并将评比结果公开,表彰先进,督促后进,扩大修志工作的影响,保证修志队伍的相对稳定,加快修志步伐。
  千古兴业,关键在人。修志事业也是如此,需要大量德才兼备的人才。为保证志书质量,使方志事业永续不断,必须加强修志队伍的建设,提高修志人员素质,努力培养造就一批适应新时代需要的修志人才。
                               (原载《沧桑》20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