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育新希望
孕育新希望
——访大山种羊场
田 峰 吴 江
原以为到了大山种羊场一定是漫山遍野都是羊,可来到这里才发现,羊都在圈里。而且这里的羊个个都是黑头黑脚,壮如牛犊,大的有 150多公斤。场长宋玉民告诉记者,他们从1992年开始发展优质肉羊,先后引进美利奴、特克塞尔、无角道赛特、夏洛莱和萨福克,这些羊不仅肉好毛还多。
占地22万亩的大山种羊场,其前身是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红旗马场四分场,1996年改建为国营大山轻型马场,之后又几易场名,1978年才更名为大山种羊场。
农场党委书记马洪生向我们介绍说:这里有大小两个四方山,大四方山山顶非常平坦,植被保护得也很好,这都是禁牧的结果。山上有很多野生的杏树,满枝头的小山杏,很是喜人。站在四方山的边缘,山下零星的水田和无限伸展的草原尽收眼底,让人惊叹大自然鬼斧神工般的造化。
大山种羊场以畜牧业为主,他们拥有 5个世界驰名的肉用和肉毛兼用品种羊,产品推广到全国十几个省市,尤其是德国肉用美利奴羊,各地反馈回来的信息和未来市场的预测都非常好。加上农场拥有饲养管理、繁育改良、胚胎移植、冻精生产等全套技术和人才,这为肉羊扩大再生产提供了保障。现在每年可向社会提供各类种羊2 000只以上。
大山种羊场有水田 7 000亩。宋玉民说,这里的水稻生育期长,采用无污染的嫩江水灌溉,在我省西部地区,“大山”的米还是小有名气的。他们计划大面积种植高效、特色、绿色作物,如花生、万寿菊、杂豆、药材等,使农业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现阶段的大山种羊场,基础设施还较落后,机械耕种率低,进场区的路和场区内部的路还都是土路。划归垦区后,他们很受鼓舞,全场上下都感到有了新的希望。宋玉民说,依靠农垦这艘先进的“农业航母”,大山种羊场的振兴指日可待。
注:大山种羊场位于大庆市西北部的嫩江左岸,1960年建场,幅员22万亩,有 9个居民点,全场常住人口3 741人,1 285户。是原国内少数几个优质种羊基地之一。
(原载《农垦日报》2007.6.25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