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聂卫平的两次接触
我与聂卫平的两次接触
王树先
提起我与聂卫平的面对面接触,那是30多年以前的事儿。
记得1974年我在黑龙江省国营农场管理局劳动工资处分管农场系统的劳动工资计和、职工工资福利待遇工作。在一个夏秋之交的季节,早晨刚上班不久,时任局宣传处副处长杨光洪领着一位中等身材,面庞清瘦,戴着一幅黑框眼镜的青年,到办公室找我。我从座位上站起为他让座,便半开玩笑地问:杨处长大驾光临,有何贵干?请指示。杨光洪边笑边说:别开玩笑,今天真有事找你帮助解决。并指着旁边的青年说:他是山河农场的聂卫平,前一段他代表农场系统参加全省围棋比赛,以后又代表黑龙江省参加全国围棋比赛,双双获得冠军。比赛结束回到农场,农场对他离场这段时间,不发工资也不给粮票。他从农场专程来我们宣传处询问,请你与农场联系一下,帮助解决为好。
我听后甚感不解。便向聂卫平问道:是农场哪个部门不给发工资和粮票?聂卫平答:连队请示了分场,分场说总场有规定,凡离场不参加劳动的,一律不发工资和粮票。随后他不好意思地说:“王老师,不发工资问题不大,我家里经济不困难,但是不给粮票我没法吃饭,请您帮助解决粮票就行。
我听完聂卫平的陈述,心里很不舒服,毫不犹豫地说:小聂你放心,这事好解决,下午我就给农场打电话。联系情况我向杨处长汇报。我问杨光洪:小聂住在哪儿?杨光洪说:住在香坊招待所(当时局直招待所),吃住都安排了,你不用管,把这个问题解决就行了。说罢杨光洪陪着小聂离开办公室,当我送出去时聂卫平给我鞠了一躬笑着腼腆地说:王老师,拜托您了。杨光洪拉着聂卫平的手:你别客气,我们会把这个问题很好地解决,你放心吧。
当天下午上班我就给山河农场打电话,等了近两个小时电话也没要通。那个年代通讯手段十分落后,从省里往农场要电话,须通过哈尔滨长途电话局登记,经过农场所在地(嫩江县)电话局再转农场总交换台。下午15点多电话终于通了。我先找到山河农场劳资科的谢科长,把聂卫平反映的情况向谢科长作了介绍。谢听后答复:这类情况他定不了,因为总场有规定,须请示总场领导表态。我不耐烦地问:需找总场哪位领导?谢答:须请示陈化山书记。我说:请把电话转陈书记。等了一会儿,不巧陈书记不在,这个电话等于白打了。
次日一上班我接着打电话,很快电话就接通了,陈书记也找到了。我在电话中先与陈书记寒喧几句后,就把聂卫平来省反映的情况向他作了汇报。请他按着党有关知青政策去办。陈听后开始不相信有这种事情发生。随后便说:若真有这种情况,这不是给我们全省农场系统“知青政治工作先进典型单位”脸上抹黑吗?他接着表示:要好好查一查问题出在哪个环节,并坚定说请省局放心一定按上级指示办。
后来得知:聂卫平回场后,工资粮票全部解决了。
第二次我与聂卫平接触,是事隔几个月后,聂卫平回北京因公办事,经过哈尔滨时,特意来劳资处看我。时间大概是秋末冬初,他进办公室先把他的黑框眼镜摘下,一边擦抹眼镜片上挂的雾气,一边笑呵呵地对我说:王老师谢谢您,您打的电话挺好使,回去后工资粮票全解决了。我让座后问他:这次到省里来办什么事?他说:这次去北京给农场办点公事在哈尔滨转车,特意来向您和杨处长致谢。说着把他已经买好的车票给我看,是晚上18次车,他说座号还不错,是靠窗户坐。我问:你怎么知道是靠窗户坐呢?他说常坐车已坐出经验来了,座号的尾号凡是4、5、9、0都是靠窗户的号。接着我们寒喧了几句,他就离开了办公室,并让我代问杨处长好。这就是我与聂卫平同志第二次面对面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