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四节 建立基地

第四节 建立基地



                  第四节 建立基地
  为了适应加入WTO 后参与国际贸易竞争需要,全面提高垦区外贸的依存度、经济效益和综合经济实力,以国际贸易规则和农产品质量标准为导向,以产业化龙头企业为平台,依托垦区地域、资源、生态、科技、产业和装备优势,围绕产品创新、升级和结构优化,努力改变垦区出口产品结构单一,层次低,原字号产品比重大的落后局面,增加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产品比重,以便突破发达国家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挑战。垦区逐渐建立了外向型经济出口基地。
  本着基地建设与产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龙头建设、实施名牌战略和科技兴贸战略相结合的原则,规划垦区外贸出口创汇基地。划分为原粮生产型、畜牧养殖型、特色种植型和食品加工型4个基地类型。
                 一、原粮生产型
  建设有机大豆、大米、玉米、杂粮、蔬菜和经济作物出口创汇生产基地。截至2002年,垦区通过国际有机食品认证机构认证的基地面积已达4.45万公顷,其中大豆3.3万公顷,水稻0.54万公顷,玉米0.2万公顷,杂豆0.4万公顷,出口有机食品数量已达1.48万吨。今后几年将继续增加基地建设的投入。
  1有机大豆基地。以九三油脂集团产业化龙头为重点,以六大分局为主体, 以名山、红光、八五二、北兴、赵光等农场为示范场,到2007年规划面积12万公顷。到2010年规划面积24万公顷。
  2有机大米基地,以北大荒农业股份公司北大荒米业公司为主体,以八五六、新华、二九一、查哈阳、青龙山农场为示范场,到2007年规划面积5.33万公顷。到2010年规划面积10.67万公顷。
  3玉米生产基地。以宝泉岭分局为主体,以普阳农场为示范场,到2007年规划面积1万公顷。到2010年规划面积1.33万公顷。
  4杂豆生产基地。以齐齐哈尔、北安、九三分局为主体,以克山、格球山、红星等农场为示范场,到2007年规划面积3.33万公顷。到2010年规划面积5.33万公顷。
                 二、畜牧养殖型
  以宝泉岭分局为主体的肉猪出口生产基地,规划年出栏生猪400 万头;以红兴隆为主体的肉牛出口生产基地,规划年出栏肉牛10万头;以建三江分局为主体的绒山羊出口生产基地,到2007年出栏达到300万只;以大西江、大兴农场为主体的长毛兔基地,到2007年出栏达到200万只。
                 三、特色种植型
  建设以九三、建三江、红兴隆、北安、哈尔滨分局为主体,以大什公司、鹤山、大西江、双鸭山、七星、红旗、二龙山等农场为示范场(公司)的蔬菜出口生产基地,主要针对俄罗斯、日本、韩国市场,到2007年规划面积1.33万公顷。到2010年规划面积2.33万公顷。建设以北安、绥化分局为主体,以铁力、赵光、北兴等农场为示范场的北药出口基地,到2007年规划面积0.33万公顷。到2010年规划面积0.67万公顷。建设以红兴隆分局为主体,以八五二、八五三等农场为示范场的白瓜子出口基地,到2007年规划面积2万公顷,到2010年规划面积4万公顷。
                 四、食品加工型
  以完达山乳业集团、九三油脂集团、北大荒米业、多多集团和龙王食品公司等为骨干,以豆奶制品、大豆、大米深加工和罐头制品为主,到2007年实现出口创汇2 000 万美元。到2010年实现出口创汇5 000万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