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北大荒书法艺术上的瑰宝
第一节 北大荒书法艺术上的瑰宝
第一节 北大荒书法艺术上的瑰宝
一、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题词
自创建第一批农场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十分关心垦区的建设,为北大荒留下了许多宝贵的墨迹。
毛泽东主席在1959年,接到曾在中南海工作的女文工团员李艾托李银桥转赠给他的北大荒人亲手制成的一瓶白糖后,即写信给李艾,并以他那独具风格的行草书法亲笔写了“问候北大荒的同志们”。这件墨迹,不仅体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北大荒的关怀,而且是北大荒人在书法艺术上得到一件瑰宝。
1960年11月19日朱德总司令看到有关八五○农场场长、老红军余友清的艰苦创业事迹时,深受感动,特地为《中国青年》杂志亲笔题词:“青年同志们:学习红军老战士的不断革命精神,艰苦奋斗,发愤图强,建设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用笔苍劲,颇具山谷遗风。1964年7月14日, 董必武与朱德同来北大荒视察,参观了八五○农场,望着千波万浪的麦海,董老欣然命笔,赋诗一首:“红心(星)农场黑土层,麦黄豆绿黍苗青,今年定保丰收确,高屋巍峨已建瓴,斩荆披棘忆老兵,大荒已变大粮屯……”用笔刚柔相济,骨健神清。早年曾给董老当过警卫员的刘存亮,是1958年转业到北大荒雁窝岛的海军大尉军官,给董老写信,汇报了开发雁窝岛的动人事迹,并反映了广大转业军官和支边青年的愿望,希望董老题词鼓励。不久,董老寄来了亲笔题写的“雁窝岛”三个苍劲有力的颜体大字,这三个字精心制成匾额,至今仍悬挂在八五三农场四分场场部办公楼。
做为北大荒拓荒事业的奠基人——王震将军给黑土地留下了大量的墨迹,有信札、手稿、批文、题词,其中以“向北大荒的开拓者和建设者致敬”和“艰苦奋斗、勇于开拓”两件尤为珍贵。王震将军的书法,融颜柳为炉,颇耐人品味。
上世纪50年代初,共青团中央书记胡耀邦曾亲笔为以杨华为首的垦荒青年题写“青年垦荒队”。1985年做为党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又分别为北大荒题写了“共青农场”。他的书法取势黄山谷,用笔遒丽,气韵秀奇,赋文人胸襟。1994年9月6日江泽民总书记为在档壁镇兴建的王震纪念碑亲笔题写了“王震将军率师开发北大荒纪念碑”。2000 年8月23日,江泽民总书记到垦区视察后,为垦区题写了“发扬北大荒精神,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其书法端秀,颇存苏东坡遗韵。
二、名人留下的墨宝
在上世纪50年代下放到北大荒劳动的“右派”之中,有些是学者型的书法家,譬如曾担任《人民画报》副主编的胡考,曾在黄埔军校与周恩来总理同窗的聂绀弩,以及作家丁玲、吴祖光等。他们的书法各臻其妙,其中聂绀弩的书法最具特色,虽信手漫笔,但直追晋唐风神。
1988年1月, 垦区第一本书法篆刻专辑——《北大荒书法篆刻集》编辑出版。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沈鹏、 王学仲分别为封面和扉页题写书名。 北大荒文联主席邓灿为之作序。同年《人民画报》黄钟骏来垦区,并与垦区书画界人士举行笔会。8月5日,著名作家魏巍、康濯、白刃(王寄生)、陈明、周良沛等一行8 人来垦区采访,采访之余分别为垦区题字。魏巍的题字:一部艰苦创业史,十万开天辟地人。
1990年8月,著名书法家, 北京荣宝斋一级美术师熊伯齐,中国书法家协会展览部主任张原,《中国书法》杂志主编章巧桢,北京市书法协会副主席卜希阳,黑龙江省书法家协会主席郭征夫等来垦区,为农垦大厦创作书画作品近29幅。同年9月, 著名书法家孙伯翔、画家孙长康,天津画院院长张德育、张希苓一行来垦区,为农垦大厦创作书画作品近30余幅。12月,由总局党委宣传部、团委、工会、文联联合举办“抗洪救灾书法、篆刻、摄影作品展”,共展出书法作品40余幅。
1991年8月,“中国作家采访团”来垦区,著名作家玛拉沁夫为北大荒题写了“藏龙卧虎”,字迹遒劲。
1992年8月,在“全国第五次丁玲学术讨论会”期间,著名作家周而复为垦区书法家原振庭等人题字留念。
1993年10月15日,总局在北京办事处举办了“黑土——红枫书法笔会”。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沈鹏,副主席刘艺,理事熊伯齐、夏湘平,中国书法家协会展览部主任蔡祥麟,著名相声艺术表演家赵炎,喜剧小品表演艺术家王景愚参加笔会。农业部副部长刘成果主持,沈鹏题写了“黑土孕育三代人,红枫炼成七彩石”。刘艺题写了“丹青共红枫一色,翰墨与黑土齐臻”。
同年10月21日—10月26日,“北大荒老中青三代人书法展”在北京劳动人民文化宫举行。中国书法协会副主席刘艺、中国书法家协会创评委员会委员王景芬,曾为彭德怀元帅当过秘书的张养吉以及农垦老领导张林池、王振扬等,前来参观并参加开幕式,共展出书法篆刻作品117件。
1993年12月,著名作家李凖来垦区,为北大荒题写“亿吨粮、千吨汗、百吨泪、十吨歌”、“老兵白发、北国绿野”,“化剑为犁,豪迈大业”等墨迹,其书法雄强浑厚,自然飘逸。
2002年9月黑龙江省书法家协会秘书长魏天雷、省书法活动中心主任李淑娟一行5人到宝泉岭分局进行采风,并留下墨宝。
2005年9月,北大荒回到天津的书法家朱玉生,北京书法家陈启智,天津山水画家秦克强、萧惠珠一行4 人来垦区传授书画技艺,并参观北大荒博物馆。陈启智先生当即赋诗一首,留下墨宝藏于馆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