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北大荒书法的艺术成就
第二节 北大荒书法的艺术成就
第二节 北大荒书法的艺术成就
通过各种交流活动,北大荒书法艺术和队伍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广大的书法爱好者逐步训练了自己对各种美质的欣赏力,如线条上的刚劲、流畅、蕴蓄、精微、粗犷、谨严或洒脱,形式和布局上的和谐、匀称、对比、平衡、长短、紧密,有时甚至是参差不齐的美。其中,书法家山河、邓灿、朱玉生等的书法各自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为人们所赞赏。
一、山河及其书法艺术
山河(1929—1990),字心佛,原名山昌文。山东黄县人,祖上与晚清书画金石大家丁佛言有姻。1958年从东海舰队文化部转业来北大荒(八五七农场)。曾任北大荒文工团副团长,文化中心副处级创评员。1990年7月21日病逝于佳木斯,享年61岁。山河的书法早年习唐碑,主要临柳诚玄的《玄秘塔》,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颜真卿的《勤礼》、《麻姑仙坛》等。青年时期转涉汉碑,以《张迁》、《史晨》、《礼器》为主。中年以后致力于甲骨文、钟鼎文的研习,且颇具建树。上世纪70年代便饮誉省内外。此时的作品尚未脱出碑版之痕,行世的书作以汉碑为主。80年代后,书风大变,所作之书以篆籀笔意入行草书,风格奇肆倔强,笔法直取何子贞,章法独领郑板桥,乍看粗服乱发,蓬头垢面,细品直率中见功力,老辣中见天真。这与他多元的艺术修养不无关系。山河除擅长书法外,旁及历史、文学、金石、音律、舞台表演、京剧、昆曲等。在他的遗体告别仪式上,其学生、好友朱玉生曾撰联:通甲骨喜金石晓音律琴棋书画半世,能容忍善宽让严己行兰德梅操一生。
山河在篆刻艺术得益于他的书法,入印之文字,多以大篆之,偶用甲骨文与龙门造像文字。其篆刻作品讲究章法与刀法, 从章法上不做黄金分割式, 印面参差错落,乱石铺街,极推崇傅青主与王觉斯以及吴昌硕的艺术观点:宁拙勿巧,宁丑勿媚,宁率真勿安排。从刀法上,喜单刀直入,以冲切为主,间用双刀,亦赋艰涩静穆之气。他为著名书法家游寿先生80大寿所治的一方印就采用了双刀,他为邓灿刻治的一方“湘人邓灿”巨印,章法、刀法俱佳,且印石四面都刻了边款,是他在世时刻的最后一主印,可见他们的深切情谊。
山河是我省书法篆刻研究会的第一批会员,也是我省第一批加入中国书法协会的会员。在“黑龙江省第二次书法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国书法家协会黑龙江省分会理事。他的作品曾刊于《书法》、《中国书法》、《中国书画报》、《书与画》、《北方书苑》、《当代中国书法作品集》、《中日友好书法作品集》,参展于“东北三省书法篆刻作品展”,“黑龙江省第一、二、三、四届书法展”、“北方十四省市书法作品展”。1986年应邀赴深圳参加“现代书法笔会”。其作品勒石镌于“黄河碑林”。
山河除致力于书法篆刻外,颇喜收藏。所藏珍品中,有丁佛言行草对联,刘石阉行书中堂,有罗振玉的篆书扇面,华世奎的楷书对联,也有战乱时期收集的甲骨文骨片,汉白玉石雕佛像残石。从中可以看了他对书法篆刻艺术的挚爱。
二、书法艺术上的佼佼者——邓灿
邓灿(1938—),原名邓锡钧,字兴越,号湘人、老五。湖南宁乡人。1958年转业来北大荒。历任文化教员、书记员、文书、办公室主任、教导员、农场党委副书记、书记、管理局副局长、副书记,总局政治部主任、党委副书记。其书法,幼承庭训,以唐楷为课,对《神策军》、《多宝塔》用力最多。从戎后,仍不忘临池,虽不能伏案挥毫,但亦常在战斗间隙,行军途上,宿营帐中,或以树枝划地,或以炭书石,或以水代墨作字几案。转业到北大荒后,继习二王,追摹怀素之书作。以行草书见长,擅写大字,气势凌空,用笔方圆并融。其写信札尤为精彩。常以意领笔,不求点画之工,唯率真溢情。作品收录于《国际书法篆刻大观》、《中国当代书法艺术名家铃印总览》、《中国书画界名人作品集》。1992年加入中国书法家协会。1995年在中国文联举办的《中国书画艺术博览会》上,其作品被评为特别等级奖,1993年出访日本、韩国时,曾为两国企业界、文化界人士题写10余幅,深受好评。同年10月,在北京劳动人民文化宫举办的“北大荒老中青三代人书法作品展”时,他的作品——榜书《荒岛》6 尺条幅被一对中国驻挪威的夫妇购得。他的书法正如其人豁达天然,故以“豁然斋”居。其“豁然斋”匾额系著名书法家孙伯翔所题。另外,他收藏有周而复题赠的《周而复草书琵琶行》和“腾飞”墨迹,北京荣宝斋熊伯齐书赠的唐诗,著名书画家范曾书赠的唐诗一首,著名画家卢禹舜、张德育、张源等亦以画相赠。
三、朱玉生、蒋本东书法艺术成就
朱玉生(1952—),字朱痕,号野鹤。河北河间人。曾任北大荒文联副主席兼秘书长。书法幼承家学,临习《玄秘塔》、《九成宫》、《麻姑仙坛》、《张迁》等碑。1978年转师于孙伯翔研习六朝碑版。作品曾刊于《书法》、《中国书法》、 《书法报》、 《中国书画报》、《光明日报》、《工人日报》、《黑龙江日报》、《天津日报》、《今晚报》。勒石于“屈原碑林”、“李白碑林”、“云南爨碑碑林”。收藏于“闻一多纪念馆”、“赵一曼纪念馆”、“天水市博物馆”、“银川美术馆”、“新加坡国立艺术馆”。1988年入中国书法家协会。1991年破格晋为二级美术师。1996年再次破格晋升为一级美术师。1988年8 月,其书法作品获文化部主办的“全国农民书画大赛”三等奖;1990年6 月作品获亚运会组委主办的“亚运会书画大赛”三等奖,获铜牌1枚。同年10月,朱玉生词条收入《中国美术年鉴》(1949—1990) 书法卷,其作品获新华社主办的“全国首届年鉴书画赛”优秀奖;1991年10月,书作获“第二届全国电视书法篆刻大奖赛”三等奖;1992年朱玉生词条收入《中国当代书法家词典》、《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1998年退休回天津。
蒋本东(1960—),辽宁省大连市人,出生于黑龙江双城市,大学文化,二级美术师。现为黑龙江省书法家协会理事、黑龙江省篆刻研究会委员、北大荒书法家协会秘书长、大荒印社社长,2004年被评为黑龙江省“德艺双馨”会员。
蒋本东虽然不是专业的艺术工作者,但他酷爱中国传统书画艺术,凭着对艺术执著的追求,坚持业余书法研习、创作。20多年来,他大部分的业余时间都投入到对书法、篆刻的研习上。初以唐楷为主,曾临过颜体的《多宝塔》、《麻姑坛记》,柳体的《神策军碑》、《玄秘塔》,欧体的《九成宫》等诸帖,同时兼习一些理论知识,为后来的书法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上世纪90年代后,开始创作并参加各种书法大赛和展览,取得了一些成绩。对他的艺术观产生了重大影响,使他懂得了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从中领悟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及内涵,坚定了他对书法不懈追求的信心,开始对书法、篆刻艺术深层次的探索,并研习甲骨文、篆书、汉碑、魏碑诸体,主要临习了《石鼓文》、《石门颂》、《张迁碑》、《礼器碑》、《张猛龙碑》等诸帖。从书法的演变过程中把握了其脉络,书风也从妍媚向粗犷、雄强、飘逸的方向发展,从而找到了与自己性格相吻合的书体,经过十几年的努力,书风初见雏形。书法作品曾获’95三国文化全国书画大赛二等奖、刻字作品入选全国第三届刻字展、黑龙江省第九、第十届“群星奖”金奖、全省五一文化奖,“北京城建杯”全国职工书法美术作品展等省级及全国书法大赛中获奖40多次,多次在《书法赏评》等书法报刊上发表作品及理论文章,并有作品入选《洞庭风光全国书画大展作品集》、《中国当代书法家博览》、《北墨星云》、《全国第三届刻字展作品集》、《中日书法展作品集》、《中韩书法展作品集》等书法作品集。有作品被东北烈士纪念馆和北大荒博物馆收藏。
黑龙江垦区的历届领导之中,擅长书法艺术的亦不乏其人。如张林池、陈舜玉夫妇,张林池喜作柳体楷书,陈舜玉则钟情于王羲之的兰亭序和钟繇的小楷。王振扬、赵清景、王桂林、冯天益、刘成果等人对书法艺术亦曾下过一番工夫。
1985年1月,垦区首次举办了“北大荒书法大赛”,各管理局均有代表队参加, 总局领导赵清景、邓灿参加。北大荒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山河主持。评出一等奖5名,二等奖10 名,三等奖20名,优秀奖30名。同年8月12日, 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著名书法家孙伯翔应邀来垦区传授书法技艺,并为邓灿书写“立身南国志,强骨北大荒”对联,随后,赴友谊农场五分场二队参观。
1986年山河的甲骨文书法作品在河南安阳举办的“全国甲骨文还乡展”中入选并出席“殷墟笔会”。同年3月,由总局政治部、文化中心、工会在新华农场联合举办“垦区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展览”,书法作品近50幅。
1987年由北大荒文联、北大荒书法家协会举办的“书法创作笔会”,为“黑龙江省第二届中青年书法篆刻作品展”提供作品10件,其中赵国防、崔宝钟、张英骏、王春雷、朱玉生的作品获奖。
1992年4月,由总局党委宣传部、文联、 报社联合举办了“北大荒第二届书法篆刻征稿比赛”,其中选出一等奖10名,二等奖25名,三等奖40名,优秀奖50名,所有获奖作品晋京展览。
1994年10月,总局党委宣传部、工会、统战部、文联、广播电视局联合举办了“国庆杯文学艺术作品大赛”。其中书法篆刻作品50余件。
四、刁树强与垦区少儿书法教育
刁树强(1949—),吉林省怀德县人,毕业于佳木斯市教育学院,现任红兴隆分局局直中学书法教师、新长征民族文化传播中心和中国新世纪书画研究院高级书画师、淮海书画院名誉院长等职。
自1992年8 月组织开展硬笔书法教学以来,在红兴隆分局领导、教育部门及他所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努力探索,潜心研究,将授课内容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同弘扬北大荒精神、同中小学教育教学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培养学生 6 000余名,参加国内国际书法比赛32次,获奖学生 3 151人次,其中钻石杯奖1人,龙马奖1人,世界和平奖4人,特别金奖46人,金奖332人,银奖464人,铜奖 1 004人。有480名学生的作品被编入国内国际的大型辞书内。
2001年,红兴隆局直中学分别被冰雪情全国师生书画大赛组委会评为“全国硬笔书法教学十大名校”,被黑龙江省群众文化学会、少儿书画专业委员会评定为“黑龙江省小书画家培训基地”,有20 名学生被授予“黑龙江省小书法家”称号,被世界和平书画展组委会评为“国际艺术教育20大名校”。2005年9 月被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评为第十届全国中小学生书画赛集体组织一等奖。
刁树强本人获国内国际园丁奖、优秀园丁、组织辅导三等奖、二等奖、一等奖、金奖、特别奖、国际艺术教育贡献奖、国际启蒙艺术教育300家等奖20余次。2001年2月被冰雪情全国师生书画赛组委会评为“全国硬笔书法教学十大名师”。2003—2006 年连续4年获得全国硬笔书法教学名师这一荣誉。2001年10月被世界和平书画展组委会评为“国际青少年儿童书画教育十大名师”。2004、2005两年被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评为“全国中小学生书法类指导工作”一等奖。鉴于他工作上的成绩,先后被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书画研究院、创作中心、编辑部、文化部艺术中心等组织和单位评为“德艺双馨金奖艺术家”、“世纪英才”、“世纪华人艺术人才”、“中国时代新闻人物先进个人”等称号。
其作品被编入 《向孔繁森同志学习全国书画大赛作品精选》、 《中国硬笔书法大成》、《国际硬笔书法家观止》、《世界华人世态精品典藏》、《人民艺术家1994—1999书画极品巨典》等辞书中。
刁树强指导学生书写了200余篇歌颂赞美北大荒的作品,内容从1958年3月23日郭沫若发表在《人民日报》上为十万转业官兵开发北大荒写下的壮行诗篇,一直到中央领导视察黑龙江垦区这一跨度之间,其中有著名诗人留给北大荒的诗文,也有几代北大荒人在新生活的开拓中创作的广为传唱的歌曲中的歌词,有墓志碑文及各类题词的汇编,也有北大荒作家的诗词文赋集锦。在1996—1998年的3次世界和平书法大赛中,有100多名学生的作品获奖,这些歌颂赞美北大荒精神的作品均被编入国际发行的大型书画册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