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北大荒书法艺术重点作者
第三节 北大荒书法艺术重点作者
第三节 北大荒书法艺术重点作者
原振廷(1942—),原名殿起,字鲁裔,号野夫。山东招远人。黑龙江省书法家协会,北大荒书法家协会常务副主席。二级美术师,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其书法肇自《始平公》,尤喜龙门诸品、以魏碑见长。80 年代后以《孙过庭书谱》、 怀素《自叙》、《苦笋》以及王羲之、王献之的行书为日课。10余年伏案临书、每日不辍、书艺大进。作品收录于《当代书法名家大辞典》、《中国当代诗书画印精品集》、《中国海南国际凤凰杯艺术展》。作品曾获唐诗宋词书画印赴日展铜奖,全国硬笔书法艺术作品展优秀奖,向孔繁森同志学习全国书画作品大赛精品奖,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书画家作品展银奖。被“中国古代怀素书法艺术研究会”聘为理事、研究员。2000年退休。作品多次被日本、香港、韩国等外宾收藏。
邹德隽(1949—),字五逸,号虬云,居空斋。祖籍山东文登。1990年加入黑龙江省书法家协会,现任黑龙江省书法家协会理事,北大荒书协副主席。其书宗法二王,窥颜柳、赏米黄、阅汉简,酷好大草小札,其书直取张旭、 孙过庭、 怀素笔意,用笔洒脱,有晋人韵味。书法作品参加黑龙江省美术书法摄影创作群体优秀作品晋京展、纪念毛泽东诞辰100 周年中国书画艺术大展,作品由中国书法家艺术研究收藏;作品参加全国农垦首届书法大赛获三等奖;中华五千年书画大赛获优秀奖;全国书画摄影展艺术大赛书法作品获一等奖;书法作品入选《中国书画作品精选》,传略收入《中国当代书画家名典》;书法入选《二十一世纪中韩书法作品精鉴》获优秀奖;草书作品在黑龙江省第五届群星奖美术、摄影书法大展中获铜奖。
赵家玺(1937—),天津市人。1958年转业来北大荒。北大荒文联委员,北大荒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黑龙江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其书法源自家学,早年多临颜书并喜华世奎字。作品刊于《农垦工人》、《农垦报》、《中国书画报》。参展于全国农垦书法展、黑龙江省中老年书法作品展。
李德方(1946—),辽宁昌图人,现为北大荒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黑龙江省书法家协会理事。其书法从颜柳入手。行草则先学二王、孙过庭、米芾。对汉魏碑刻中古朴、厚重、雄强加以临习,强其风骨。擅行草书,枯笔渴墨中见精神。作品入选全国炎黄子孙书画大展、纪念毛泽东诞辰100 周年中国书画艺术大展、北京城建杯全国职工书法美术作品展、《中国当代书画家扇面作品专集》、黑龙江省旅游杯书法精品展。在中国现代书法大赛获优秀奖,黑龙江省九届群星奖书法、美术、摄影大赛三等奖。中国移动通信杯书法大赛获金奖,21世纪首届中国书画艺术精品展杯铜奖。
邱英生(1928—1995),字丘陵。安徽南陵人。1958年转业到北大荒。一直从事教育工作。其书法胎息欧柳,旁及《史晨》、《曹全》等碑。作书严谨尤重传统。作品曾获黑龙江省中老年书法作品展二等奖,黑龙江省第四届书法作品展三等奖,全国教育系统书法作品展优秀奖。作品曾刊于《中国书画报》、《北方书苑》、《黑龙江日报》、《农垦工人》、《农垦日报》。著有《书法导艺》一书,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沈鹏、《人民画报》黄钟骏分别为此书题写了书名。《书法导艺》一书,近10万字,以最为易懂的文字,对书法艺术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阐述,如文字的演变、历史名碑帖、临摹方法、用笔要领、创作心得等,均做了系统的解释。在书法教育上,他为垦区培养了一批青年书法作者,并且担任总局子弟学校的书法教师,在他的教诲下,有的学生创作书法篆刻作品在省、地市级的书法展览、比赛中入选获奖。1986年加入黑龙江省书法家协会。此外,对古典文学亦有研究,著有《三曹诗译释》、《古典文学流派要介》(由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
习明堂(1921—),江苏人,1956年转业北大荒,现为八五三农场退休干部。其书法取自晋唐,真草隶篆诸体皆能,以60岁高龄入无锡书法艺术专科学校,刻苦研习,作品尤重传统、厚重。在农场多次举办书法艺术学习班,培养青少年学习书法。作品曾参加《北大荒老中青三代书法晋京展》。
李丛杰(1932—2001),山东人。1958年转业来北大荒,曾任八一农垦大学党委宣传部摄影记者,书法一艺,无师自通。1980 年加入黑龙江省书法家协会。 作品曾刊于《农垦报》、《黑龙江日报》、《中国书画报》。参展于黑龙江省第三届书法篆刻作品展、黑龙江中老年书法作品展。
边学(1931—),字春之。河北人。1979年加入黑龙江省书法篆刻研究会,后转为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其书法步二王,临习《十七贴》、《兰亭序》、《洛神赋十三行》等。作品以行草书为主。用笔圆润,用墨浓淡相间。其作品曾参展于黑龙江省第一届书法篆刻作品展、东北三省书法篆刻作品联展、边疆五省区书法作品联展、黑龙江省首届中老年书法作品展、中日友好书法作品邀请展。作品刊于《书法报》、《中国书画报》、《黑龙江日报》、《工人日报》、《农垦工人》、《农垦报》。
常家铨(1928—),河北易县人。1958年转业到北大荒。1986年加入省书法家协会。书法宗颜鲁公,并不为其所囿。所书蝇头小楷,笔法端庄、意能静穆、深得颜味,其大字亦佳。作品曾参展黑龙江省中老年书法作品展、全国农垦书法展、北大荒老中青三代人书法作品晋京展。
房成贵(1936—2001),黑龙江人,曾任绥化农场管理局书法协会主席,黑龙江省书法家协会会员。书法独钟柳公权《玄秘塔》,形神皆似。作品参展于黑龙江省首届书展、黑龙江省第四届书法篆刻作品展。
张佑臣(1953—),字辅之,号紫龙斋主。山东金乡人。现为农垦报社副总编辑。1981年加入黑龙江省书法家协会。擅行草书,章法自然。作品曾刊于《书法报》、《青少年书法报》、《黑龙江日报》。参展于黑龙江省第四届中青年篆刻作品展。
马凤梅(1969—),黑龙江集贤人,其书学颜、柳,染米芾,宗二王,擅行书,脱纤弱。书法作品在建党80周年垦区书画摄影大赛获一等奖,东方高等书法艺术展获优秀奖,作品入选黑龙江省第三届中青年书法篆刻作品展,其书法艺术传略入《当代书法名家大辞典》。
原德江(1970—),黑龙江佳木斯人,黑龙江省书法家协会会员。自幼喜爱书法绘画,曾得到著名书法家山河、 赵隽明、 朱玉生老师精心指导。初学从唐楷入手,借鉴泰山经石峪之《泰山金刚经》的古朴书风,书体以隶书为主,广习先人众家碑帖。作品入选黑龙江省书法篆刻临摹展、中国青少年书法精品赴港展览。书法作品在’97全国金融系统书画摄影大赛获得二等奖;中国建设银行行庆40周年书法大赛获一等奖;全国青少年书法第二届神龙大奖赛获银奖;同时获全国青少年书法品段级评定妙品;第二届北大荒文艺创作奖获一等奖。
宋文杰(1934—),山东人。黑龙江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其书法楷、行、隶皆佳,尤擅行书。作品刊于《中国书画报》、《农垦工人》、《农垦报》、《老年报》、《生活报》。参展于黑龙江省中老年书法作品展、全国农垦书法展。
肖荣江(1966—),黑龙江宝泉岭生人。黑龙江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全国青少年书法家协会会员。自幼酷爱书法艺术,学生时代曾拜师山东省著名书法家松石先生,后得到山河、崔学路、郭恒先生亲点,毕业于中国书法函授大学。书法入手 《勤礼碑》, 后转入《乙瑛碑》、《张迁碑》、《华山碑》,1990年以后开始临习《龙门二十品》、《二爨》、《封龙山颂》、《西峡颂》,字体富于变化,金石气息浓厚。作品多刊登于《书法报》、《青少年书法报》、《农垦日报》。2004年在黑龙江省第十届“群星奖”比赛中荣获铜奖,同年在“黑龙江垦区庆祝建国55周年摄影展”中荣获一等奖,作品被北大荒博物馆收藏,在农垦“水利杯”首届北大荒青少年书法大赛中荣获金奖。
王英超(1966—),黑龙江省双城人。黑龙江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北大荒书法家协会理事。书以行草书入手, 后转隶书魏碑。作品刊于《中国书画报》、中国书协培训中心成立10 周年历届学员优秀作品展、世纪之春有奖征稿展、中国书画年展、黑龙江省第五届群星奖美术摄影书法大赛优秀奖,世界华人艺术展书法获铜奖,中国人寿双成碑书画大赛优秀奖。
刘铁南(1925—),字大庸,号北大荒叟。黑龙江省绥化人。1985年在农垦总局离休。黑龙江省书法家协会会员,现任黑龙江省老年书画研究会理事,北大荒老年书画研究会副会长,哈尔滨市书画研究会创作员。东方书画艺术家协会会员,高级书画师。书宗二王、法颜柳、习北碑、临石鼓、摹大小篆,楷、行、隶、篆四体皆擅,尤长小行草。作品选入《东方书画艺术家大典》、《黑龙江省老年书画作品选集》、《退休生活》、《农垦日报》。参加东北三省、市、垦区大型书画展览,获哈尔滨市第一届北半杯书法大赛银奖。
赵文泉(1960—),黑龙江省宝泉岭生人,黑龙江省书法家协会会员、省摄影家协会会员、省艺术摄影协会会员、 省新闻工作者委员会新闻摄影专业委员会会员。 书法从唐楷入手,后习汉隶,行书常年研习二王,30多年习书不断,在农场、分局、总局组织的各类比赛中获奖20余次。今年举办的农垦环保杯书法摄影展荣获二等奖,农垦庆祝建国55周年美术书法摄影展获书法二等奖,农垦工会职工书法展一等奖,入选2005年省书协新人新作展,在全国青少年书法品段级位获精品级位,作品被北大荒博物馆收藏。
李丕显(1949—),字大愚,号砚牛。黑龙江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北大荒书法家协会理事。喜爱行楷书,脱迹于二王、赵董、(赵孟頫、董其昌)书体端秀。从师于无锡书法艺术专科学校校长吴炳伟。作品散见于《中国书画报》、《工人日报》、《青年书法报》、《农垦报》。作品参展于黑龙江第四届中青年书法篆刻作品展、黑龙江省第三届书法展等。
高俊华(1937—),河北献县人。黑龙江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北大荒书法家协会理事。其书以二王奠基,后转习汉碑。作品刊于《农垦工人》、《农垦报》。参展于黑龙江省中老年书法展、黑龙江省大兴学习之风书法展。
曹长信(1949—),山东人。黑龙江省书法家协会理事。其书法擅石鼓文,旁及小篆。作品曾刊于《中国书画报》、《羲之书画报》、《书法报》、《北方书苑》、《黑龙江日报》。参展于黑龙江省第四届中青年书法展、中日友好书法作品邀请展、全国农垦书法展。其篆刻作品宗法淅派丁敬·黄甫牧,刀法平稳、章法自然,多次在省和国家级展览中入选。
王治田(1993—),黑龙江省呼兰人。1988年加入黑龙江书法家协会,北大荒文联委员,北大荒书法家协会理事。擅行草书。作品刊于《书法报》、《中国书画报》、《人民政协报》。参展于黑龙江省第三届书法作品展、黑龙江省中老年书法作品展、全国农垦书法展。
孙宇平(1938—),字世贤,又名介山,贵州省人,1958年转业来北大荒。北京东方书画协会理事、黑龙江省书协会员、红兴隆分局书协副秘书长。教学活动之余,从事书画辅导,建立了全国青少年书法院红兴隆书法辅导站,培养学生数以千计,数百名学生达到书法九级以上,参加省市和全国书法大赛,获得不同等级奖杯、奖状。在学习继承祖国书法艺术上,追习唐楷、秦篆、汉隶诸家遗墨。后法“二王”、张旭、怀素及诸家气韵风神,书法四体自成一格;在全国性大赛中多次获奖;书法论文作品发表于《中国书画报》、 《老年报》等数家报刊, 入选《中国书法选集》、《现代国际书法集》、《国际艺林名家碑帖集》等数十种诗画集;收藏于安徽颍州西湖碑林,云南石林碑林、北京、新疆、兰州等地;摩勒刻石辽宁省千山风景区,辽宁省凤凰山碑林,山东潍坊国际碑林,浙江雁荡山国际碑林及海峡两岸泰斗碑廊等数处碑林。
亓传民(1975—),山东梁山人。黑龙江省书法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农垦教育学会美术研究会会员。其自幼酷爱书画,初习唐楷,继之转摹魏碑《张黑女》、《郑文公》、《张猛龙》等;行书习《兰亭序》、《圣教序》;近年直追秦汉《武威汉简》、《礼器碑》、《石门颂》、《急就章》等。多年来以临贴为精神享受,用功尤勤,逐渐形成了古朴健挺豁达的艺术风格。2004年9月,在“黑龙江省垦区庆祝建国55 周年摄影书法展”中,毛笔书法作品《隶书对联》荣获二等奖,作品被北大荒博物馆收藏。自1995年参加工作以来,共获得专业、行业奖及各类荣誉达30余个。几年来,他指导的学生有160余人在各级各类书法大赛中获奖并入展,其中有1人加入了北大荒书法家协会。
刘文超(1979—),号岭东学子,斋号琴剑阁,幼承父教从柳体楷书入手学习书法,1996年考入北大荒艺术学校学习,书法师承省书法家协会李长松先生,系统学习并临习了汉隶(张迁碑,曹全碑),北碑(张猛龙碑),唐楷(颜勤礼碑)及二王(兰亭序)等大量碑帖,打下坚实基础。2000年赴农垦建三江农管局创办天奇书院。2001年2 月加入北大荒书法家协会,多年来临池不辍,作品在全国、省、市各级比赛中多次获奖,金、银、铜等不同奖项。
赵承佐(1934—),中国老年书法协会会员,佳木斯市老年书画协会楹联分会副秘书长。工隶书,数十年来遍临汉碑清隶,初步形成自己的风格。其作品多次在省市和农垦部参展并获奖。近三年编著的《隶书基础知识》和《隶书简介》得到同行的好评。
徐相魁(1936—),山东省齐河县人,黑龙江省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自幼爱好书法,尤其退休以后专攻米芾,初步形成自己的风格。其作品多次在省、市、和垦区获奖,同时得到专家和同行的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