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节 顾震夷及其音乐艺术成就

第二节 顾震夷及其音乐艺术成就



               第二节 顾震夷及其音乐艺术成就
  “说不清这黑土地/为什么这样有魅力/引得多少好儿女/千里万里来找你//流汗也愿意/流血也愿意/冻不走,难不走/甘愿融化在你怀里//啊/说不清这黑土地/怎么能这样神奇!
  “说不清这黑土地/为什么这样有魅力/害得多少好儿女/海角天涯也想你//命运给过你/青春你拿去/为你苦/为你累/反倒感觉欠着你//啊/说不清这黑土/,怎么能这样神奇!”
  这是垦区著名词曲家顾震夷创作的一首歌词,题为《说不清这黑土地》。作者准确地抒发了北大荒人那种爱恨交加,有喜有怨,悲而壮之,死也不能忘怀的复杂情感。它的第一段,写出了扎根在北大荒那一代人心底的呼喊;第二段则写出了离开北大荒的人,魂牵梦萦的情感宣泄。《说不清这黑土地》是作者几十年对北大荒情愫的总结,写完就寄给了他的学生、著名作曲家王黎光。王黎光立即被感动,很快就谱好曲,曲调跟任何歌曲都不雷同,既有很浓郁的民族色彩,又让人找不出地域风格,由歌唱家张也演唱,王黎光亲自监制录音,并在中央电视台一套几次播出。后被收进音乐风光电视片《乌苏里行》又在中央台播出,又被收入垦区的盒式录音带《北大荒的歌》和CD《大荒回声》,并在群众的业余汇演中,多次演唱。之后,这个歌词,又感动了《北京往北是北大荒》的剧作家杨宝琛,请作曲家张培基谱曲,由李娜演唱,作为他这个连续剧的主题歌,在中央电视台一套播出。再后,它又感动了著名相声演员姜昆,他多次在电视上说起,并且请东方歌舞团作曲家卞留念谱曲,让她的女儿姜珊演唱,并录制了电视片播放。然后,它又感动了著名作家韩乃寅,他请作曲家赵季平谱曲,作为他的电视连续剧《破天荒》的主题歌,在中央电视台八套播出。
  《说不清这黑土地》是继《北大荒人的歌》之后,在垦区传唱很广泛的一首歌曲。
               一、顾震夷及其音乐作品
  顾震夷(1937—),上海人,1958年转业到八五三农场。一级作曲,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律学学会会员、 黑龙江音乐家协会荣誉理事、 黑龙江音乐文学学会荣誉理事、黑龙江省手风琴专业委员会理事、黑龙江音乐理论研究中心特邀成员、北大荒音乐家协会名誉主席,1993年3 月被黑龙江垦区授予优秀专家称号,同年10 月获国务院终身政府津贴。 出生时,正好赶上“七七事变”。其父亲著名报人、上海《新闻报》采访部主任顾执中,便给他取名“震夷”,是“抗日”的意思。1950年10月参军入朝作战。在三年的战争中,还带着一身孩子气的他,一边学习音乐,一边背着留声机到处为战士们放唱片、教歌。他的处女作是一首名为《保卫西海岸》的歌曲,发表在师部油印的小报《火线报》上。
  从1957年开始,恶运接踵而来。先是因在鸣放会上说了几句当时也不算什么的话,加上父亲是全国知名的“大右派”,被开除了团籍,接着转业来到了北大荒。又因为他给生产队食堂写的一张小字报,又遭到了上纲上线的大字报的围攻,断断续续地被批判了半年,1959 年1月,他调任垦区北大荒文工团手风琴演奏员、二胡演奏员,兼搞创作。当年7 月,他就在国家级刊物《歌曲》,发表了自己写词作曲的作品。但一个月之后,他就被农场要回,说是因那张给食堂写的小字报,要给处分。但“文革”一开始,他再次被下放到了生产队,一干就是六年,其中还当了一年的“现行反革命”,一天劳动十几个小时,下班后还要开批判会,常常被打,尝到了他一生中最为难忘的精神与肉体的摧残。但他始终没有放弃他所酷爱的音乐,等他从“牛棚”里放出来,被分在畜牧排喂猪时,他又一如既往地一边劳动,一边自学。
  1979年落实政策,顾震夷被调回了北大荒文工团。很巧,当年7 月号《歌曲》就发表了他作词作曲的第二首歌曲《金色的三江》,距他第一次在此刊发表歌曲的间隔正好是20年。此后,他那一首首富有北大荒泥土气息的歌曲,相继在广播电台、电视台播放,使全国人民更加了解了北大荒,为垦区文化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顾震夷不但能写词作曲,还能演奏、指挥,还曾创作过小话剧、小歌剧、对口词、快板、相声、诗朗诵,并著有长篇小说《泥土》等。他数以百计的音乐作品,全部都是写北大荒的。他作曲的《八月的北大仓》,在垦区重要历史时期常演不衰。作词曲的《我生在北大荒》在垦区流传。在省级以上广播电台、电视台、刊物上发表曲(词)作品百余首(篇),如《你就是看上了他》、《金色的三江》、《春光》、《北大荒》、《小两口吵架》、《水兵复员到北大荒》、《这样的美景谁见过》、《冰上打鱼乐陶陶》、《春风吹开了门窗》、《啊,台湾竹》、《我们是春天》、《多情风雪》、《十二生肖谁为首》、《开江冰排》、《祝愿歌》、《北大荒的风》、《我生在北大荒》、《开荒的小伙子睡着了》、《陶醉这北国月色》、《乌苏水》等,曾多次获省级奖励。
               二、顾震夷的音乐理论成就
  半个多世纪以来,顾震夷不仅创作了大量歌曲,而且在音乐理论方面也颇有建树。主要作品有:在《人民音乐》上发表 《协和观念探讨》、 《试析和声音程之谜》、《模糊性是音准的总体现象》、《“东方红”作者考真》、《纯律,中国的骄傲》、《再谈音准的模糊性》、《论简谱不可废止》(主要合作者)、《关于长征组歌的音乐》论文。在《中国音乐学》上发表论文《论不纯正音程的存在及其原理》。1991年3 月在北京大学召开的全国首届音乐物理和音乐心理研讨会上宣读并收入论文集《乐音模糊的必然性》。1992年10月在北京大学召开的全国首届音乐物理和音乐心理研讨会第二次会议宣读并收入论文集《纯律只在古琴》。1994年10月在北京大学召开的94中日音乐物理与音乐心理研讨会》宣读《非平均律自由转调》并将英语稿收入论文集。1998年10月在中国律学学会成果研讨会上宣读《律制与模糊》。1995年在《词刊》1991 年6 月发表《有感“北大荒人的歌”》。另外, 在省级刊物《艺术研究》上发表了《略论音程协和问题》、《略论不纯正音程》、《律的误解》、《从生活中汲取素材》、《双轨制记谱是中国特色》(主要合作)、《论非平均律自由转调》《他写出了历史的悲壮》等论文。
  顾震夷从小就弹风琴、手风琴、钢琴这些键盘乐器,可是直到退休,他才觉得自己弹惯的,存在了600多年的这个键盘,并不完美。他从钮扣式手风琴巴扬得到启发, 发明了《分排式乐器键盘》,并申请了专利。他这个键盘的最大优势,一是能用一种指法弹奏所有12个调,使演奏容易得多;二是利用了原有键盘技法的雄厚资源,不必重新培养一批人,这一点,比历史上所有的键盘改革都优越。
  此外,他的指挥点线清楚,作动作精练,对比鲜明,注意主题发展,有激情,有力度。他训练乐队细致认真,力求完美诠释乐曲。1965年任合江地区三市六县参加第五届哈尔滨之夏音乐会代表队乐队指挥,他指挥的《军垦战歌》在音乐会中反响强烈,其中有的作品被拍成电影。1966年又担任合江地区参加第六届哈尔滨之夏音乐会代表队乐队指挥,其中的大合唱大受群众欢迎。1983年任北大荒文工团专业指挥期间,曾指挥大型史诗《大荒风采》歌舞晚会,晋京为农业部、全国妇联、解放军总政治部、解放军艺术学院、国防大学、国家安全局和北京“知青”演出,观众达3万多人,得到很高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