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兵团战士胸有朝阳》及王德全音乐成就
第三节 《兵团战士胸有朝阳》及王德全音乐成就
第三节 《兵团战士胸有朝阳》及王德全音乐成就
兵团战士胸有朝阳/胸有朝阳//屯垦戍边/披荆斩棘/战斗在边疆/毛泽东思想哺育我们茁壮成长……
——摘自歌曲《兵团战士胸有朝阳》
一、歌曲《兵团战士胸有朝阳》及影响
《兵团战士胸有朝阳》这首在特殊年代产生的歌曲,被打上了那个特殊年代的历史烙印,但也正是这首歌将“知青”的思想统一起来,铸成一代“知青”独特的人生经历。1968年,毛主席提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使大批京津沪浙的知识青年来到北大荒。
王德全是66届哈尔滨师范大学音乐系的毕业生;1968 年8月原本留校当老师的王德全被兵团选中,分配到兵团五师师直中学当音乐教员。半年后,五师组建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将他调任宣传队队长。据王德全回忆,《兵团战士胸有朝阳》的词作者就是当时五师的政委高思。他是1938年入伍的老兵,曾带过文工队,当他看到兵团生活条件异常艰苦和文化生活极度匮乏,使一些来自大城市的“知青”思想上开了“小差儿”,就决定创作一首歌能将成千上万的“知青”的思想和行动都统一起来。于是年过半百的高思就亲自写下了《兵团战士胸有朝阳》的歌词。他从“屯垦戍边”和“思想锻炼”2个方面来抒发兵团战士的豪情,每段歌词基本上是4个字一句。这首歌原名《兵团战士之歌》,后改名为《兵团战士忠于毛主席》,最后才定为《兵团战士胸有朝阳》,其歌词原本是3段,后被《大海航行靠舵手》的作词李郁文改成2段。
王德全曾与高政委的妻子一起演过样板戏,所以高政委的妻子就推荐他为这首歌作曲。1971年的一天,高思对王德全说: “小王, 你是音乐权威,给你半个月把曲谱上。”为了写好这首歌,王德全就和“知青”同吃同住同劳动。体验生活期间,他了解到这些“知青”中最小的仅14岁,最大的不过23岁,却要承受繁重的体力劳动,而在这些“知青”的身上却体现出虽将美好年华献给祖国,但却无怨无悔的气概和坚韧、向上的精神。王德全极力地搜索能表现兵团战士悲壮历史和高昂激情的进行曲旋律。经过很长时间的思考,王德全决定用俄罗斯的民族语汇来做主旋律。“知青”的生活非常艰苦,住着泥草房,一人二尺炕,一天三遍汤,宿舍还经常停电。可恰恰是在一次停电,王德全点燃蜡烛的时候来了创作灵感,让他将对“知青”的感情倾泻而出,一气呵成写成该曲。
1971年9月,《兵团战士胸有朝阳》创作完成。1972年冬,该歌在五师会演上“一炮走红”,各团用广播教唱此歌, 同年该歌被发表在《省优秀歌曲选》。 1973 年初, 顾震夷参加省里举办的创作学习班,任务是要他为歌曲集《战地新歌》写歌,这本是他的机会,没有推荐别人的义务。他手中有一个叫《兵团战士忠于毛主席》的歌,歌词达不到《战地新歌》要求的水平。然而顾震夷却发现这歌的旋律非常好, 他认为, 这是当时所有写兵团战士的歌曲中,音乐形象最好、最动听的一个。他就拿着这歌,去找也来参加学习班的词作家李郁文,他是当时风靡全国的《大海航行靠舵手》的词作者。他对词作了大量修改,并根据词的第一句,取名为《兵团战士胸有朝阳》。于是这歌在《战地新歌》发表,在全兵团迅速家喻户晓。1973年,被国务院文化组编入《战地新歌》一书,并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发行,由中国唱片社录制发行。由他对词作了大量重大修改,并根据新词的第一句,取名为《兵团战士胸有朝阳》。就这样,这首歌从北大荒唱响全国,激励千百万上山下乡的“知青”。1975年,该歌被《我们是毛主席的战士》收录;1993年,该歌被《北大荒人的歌》收录,后又被北大荒50年歌曲精选《大荒回声》收录。尽管这首歌深深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但却在那个年代统一了“知青”的步伐,将兵团战士们的心连在了一起。1989年和1990年杭州、上海的“知青”就曾回访过北大荒,当“知青”回访团走进宝泉岭局时,当《兵团战士胸有朝阳》的曲子一响,全体“知青”都跪拜北大荒。此时此刻,这首歌已不单单是一首歌,因为它是在特殊的年代,慰藉过上百万心灵的“经典旋律”。这个旋律让他们重温那段难忘的历史,勾起他们对黑土地上的热血和青春的回忆。
二、王德全及其音乐成就
王德全(1944—),山东省莱洲人。1966年哈师大音乐系毕业分配来黑龙江垦区,五师糖厂政治处宣传干事、北大荒文工团乐队指挥、省农垦工会文体部部长、黑龙江农垦管理干部学院经管系书记、副主任,院招生办副主任、副教授。黑龙江省音乐家协会理事、北大荒音乐舞蹈家协会副主席。共创作了50多首歌曲和10多首器乐曲,许多脍炙人口的歌曲至今仍被“知青”们传唱,成为各地“知青”艺术团的保留曲目。其中,作曲的《兵团战士胸有朝阳》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战地新歌》第3 集中发表,并由中国唱片出版社国内外发行的M-2029号唱片《我们是毛主席的战士》中录用;作曲的《我爱我的细毛羊》、《最爱土地的将军》等10多首声乐作品和《龙口夺粮庆胜利》等5 首器乐作品先后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黑龙江人民广播电台、《歌曲》、《黑龙江日报》、《黑龙江歌声》、《青春战歌》、《北大荒演唱》等媒体播出及刊用。1985年率领北大荒雁窝岛儿童艺术团赴京慰问汇报演出17场,得到王震副主席的亲切接见。1989年被授予全国优秀职工文化工作者和黑龙江省优秀职工文化先进工作者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