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三 北大荒文联各协会会员及文学刊物
附录三 北大荒文联各协会会员及文学刊物
附录三
北大荒文联各协会会员及文学刊物
一、北大荒作协会
北大荒作家协会
北大荒作家协会,成立于1984年3月。
第一届北大荒作家协会(1985年1月29日—31日·佳木斯)
主席:郑加真
副主席:(按姓氏笔划为序)丁继松、张振华(平青)、窦桂萱(窦强)
秘书长:孟久成
第二届北大荒作家协会(1991年6月23日—27日·佳木斯)
名誉主席:郑加真
主席:窦强
副主席:(按姓氏笔划为序)丁继松、平青、郭力、徐国春(常务)
秘书长:平青
第三届北大荒作家协会(1997年11月4日—4日·佳木斯)
名誉主席:郑加真
主席:窦强
副主席:(按姓氏笔划为序)刘戈、吴继善、张玉林、宋晓玲(女)、赵国春(常务)
秘书长:宋晓玲(兼)
理事:(按姓氏笔划为序)丁继松、于济川、王凤麟、王亚洲、 王秋德、史方、宁可威(女)、平青、刘戈、刘相重、曲洪智、吴继善、张兰圃、张玉林、张纪平、杨孟勇、苏冬、陈惠华、周玉玲(女)、郑加真、赵玉祥、赵国春、徐国春、郭力、寄沫、常青、傅强、窦强
垦区各级作家协会会员
中国作协会员
(按姓氏笔划为序)丁继松、宋晓玲(女)、张玉林、郑加真、赵国春(驻地作家)、郭力、韩乃寅(驻地作家)、窦强
黑龙江省作协会员
(按姓氏笔划为序)马才锐(女)、毛飞、王军(女)、王征雁、王英文、王晓明、史桂霞(女)、宁可威(女)、刘凤山、刘戈、刘宏、刘项重、刘家祥、刘海生、孙文彬、曲洪智、齐长伐、何尤贵、何余江、余龙清、吴占柱、吴继善、张纪平、张佑臣、张福友、李一泰、李丕显、李光、李修远、李道鸣、 杨文山、杨孟勇、杨荣秋、 苏冬、迟兰波、周方凌、周玉玲(女)、欧继联、郑吉月、宫魁武、贺俊利、赵宝海、赵强、赵溪江、夏尊平、徐先国、徐国春、袁凤鸣、郭亚楠、钱丽琴(女)、高明山、高绪波、高跃辉、高福东、曹华、梁亚萍(女)、黄娟(女)、傅强、曾献忠、焦永梅(女)、禇建平、程仁韶(女)、廖少云(女)、穆新伦
北大荒作家协会名誉会员(1992年1月聘请)
(按姓氏笔划为序)门瑞瑜、马永杰、牛耕、王观泉、王忠瑜、刘进元、何志云、张惟、张雅文(女)、李龙云、肖复兴、陆伟然、陈明燕(女)、庞壮国、林予、林哨、贾宏图、梁晓声、符宗涛、蒋原伦、蒋巍、谢中天、韩乃寅、鲁秀珍(女)、
北大荒作家协会会员
(按姓氏笔划为序)于淑兰(女)、马国栋、马明远、巴玉杰、王来、王胜、王健、王恕、王梓(女)、 王长生、 王金河、王春梅(女)、王洪庆、王晓燕(女)、王铁刚、王喜德、占宏宇、卢伟力、叶东旭、田彪、田峰、石年、石铁权、边起文、刘睿(女)、刘文秀、刘建华、刘金玉(女)、刘海清、刘艳红(女)、吕诚、孙东、孙万英(女)、孙永宽、孙秀江、孙宝江、戎济民、曲世屹、曲益德、朱峰、朱慧宇、纪连生、许庆德、阳存光、齐国华、何兆友、何庆旗、何洪艳(女)余启明、吴晓东、吴艳梅(女)、宋庆武、张云(女)、张斌、张蕊(女)、张弘强、张传文、张有福、张国民、张剑云、张新平、张新华、张碧岩、张曙光、李春、李占祥、李玉光、李秀琴(女)、李迎春、李宝田、李建国、李秦成、李淑凤(女)、李瑞海、杨仁堂、肖聪(女)、肖征宇、苏冬旗、苏春龙、迟玉梅(女)、邱宏伟、邹积慧、陈京培、陈彦彬、孟凡勇(女)、岳静华(女)、林秀彬、武琳(女)、范强、郑德强、金薇(女)、金洪洋、柳军、段心炬、祖守河、祝嗣友、胡小立(女)、胡志刚、赵春雷、赵洁心(女)、赵秋红(女)、赵家敏(女)、赵德清、郝亚平(女)、唐传群、徐军、徐强、徐丛辉、徐胜利、敖艳华(女)、聂伟、郭春波(女)、郭海燕(女)、崔振明、曹东升、龚峰、彭维湘、焦文华、董玉志、谢振华、潘德升、霍锐(女)
二、文学期刊及报纸副刊
(一)《北大荒文学》
《北大荒文学》原名为《北大荒文艺》,1958年11月,由铁道兵农垦局创办,16开本96页(以后每期为64页)。创刊号上由原农垦部办公厅主任彭达彰撰写发刊词,题为《让美丽富饶的北大荒放出共产主义文艺的光芒》。辟有“向荒原进军的人们”、“跃进的花朵”、“在工业战线上”、“歌唱我们的生活”等栏目。1959年初,铁道兵农垦局迁往虎林,改名为牡丹江农垦局。《北大荒文艺》编辑部亦随同搬至虎林。1960 年7月,当时垦区遭受自然灾害,加上全国性纸张涨价,农垦局已无力解决这一问题,经局党委研究只能忍痛停刊。共出版了18期。当时,农垦局政治部决定创办这份文艺刊物,用文艺作品来反映火热的垦荒生活。这个设想得到了总局党委的赞同,并指定宣传处副处长郑亢行具体负责筹办。
郑亢行原是解放军总政治部从事理论研究的,毕业于中山大学历史系,曾任广东东江纵队指导员等职。他接受任务后,立即从农场调来原解放军总政治部创作室的林予,《解放军文艺》编辑部的符宗涛、杨昉。编辑社在密山北大营原日本关东军留下的一座破楼里。
《北大荒文艺》停刊17年后的1978年11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黑龙江省农场总局宣传处在研究恢复北大荒文工团时,同时决定恢复《北大荒文艺》杂志。经总局党委审议,同意恢复刊物出版,并明确刊物宗旨为面向垦区,宣传北大荒精神,培养垦区文学新人。指定由宣传处副处长窦强负责复刊的筹办工作。11月,编辑人员史方、平青、郭力、杨凯生陆续调来。不久垦区老作家郑加真调至总局宣传处任副处长兼《北大荒文艺》主编。
1979年3月,复刊后的第1、2期《北大荒文艺》出版。 当时因申请刊号尚未批复,故作为《农垦报》文艺副刊增刊形式内部发行。刊物为16开本,78 页,两色封面。第1期在《写在前面》的刊头语中说:“《北大荒》是垦区的一个文艺园地,我们将要继承以前那些刊物的优良传统,尽力把刊物办得富有北大荒的特点。”设置栏目有“浪花集”、“垦区风光”等。
1982年第1期开始,黑龙江省新闻出版局批准《北大荒文艺》 由内部发行的文艺季刊改为文学双月刊,在国内公开发行。此时,栏目增多,辟有“新苗集”、“三江新曲”、“处女地”等。
1984年,《北大荒文艺》改为《北大荒文学》。
这份期刊是十万转业官兵开发建设北大荒的产物,办刊宗旨是反映北大荒生活,繁荣北大荒文化,培养北大荒文学新人。
栏目设置:小说、散文、诗歌、评论、报告文学。初期也刊登一些文艺演出作品,如:电影文学剧本,独幕话剧,相声、快板书等等。
作者队伍逐年壮大,从创刊时期的十几人,发展到如今的几百人。期刊由季刊改为双月刊,后来又改为月刊,现在又改回双月刊。
截至2005年,共出170期。年均每期发行量约为 3 000册。1998年度被黑龙江省新闻出版局和省期刊协会评为省一级期刊。
历届主编:
第一任主编(1979—1981)郑加真(总局宣传部副部长兼)
第二任主编(1982—1985)平青
第三任主编(1986—1989)孟久成
第四任主编(1989—1990)平青(代)
第五任主编(1991—1994)徐国春
第六任主编(1994—1995)丁继松(代)
第七任主编(1996—1998)刘戈
第八任主编(1999— )张玉林
(二)《北大仓文艺》
继牡丹江农垦局《北大荒文艺》杂志的诞生,合江农垦局于1960年创办《北大仓文艺》,成为《北大荒文艺》的姐妹刊物。
1959年秋,在全国“大跃进”的热潮中,合江农垦宣传处决定创办一个能反映十万转业官兵开发北大荒英雄事迹的文艺刊物。合江农垦局党委经研究后批准了这个方案,随即由宣传处窦强(负责文学艺术的宣传干部)负责筹建工作。窦强接受任务后,制订组建编辑总方案,编辑定为8人,立即由集贤农场(今双鸭山农场)调来苏金星、武一匡,由宝泉岭农场调来谌笛,由友谊农场调来杨凯生,由萝北农场调来黄天顺,由勤得利农场调来廖有楷,由局文工团调来陈中夫。他们都是1958年来垦区的转业军官,大都在部队时即从事文字编辑工作。
1959年底,一个8 人组成的编辑部宣告成立。最初地址设在合江农垦局原党校的旧楼内,后合江农垦局办公楼建成时,迁至办公楼四楼。编辑人员分工是:苏金星负责编辑小说,谌笛负责编辑散文,黄天顺负责编辑诗歌,陈中夫负责编辑曲艺,武一匡负责编辑评论及其他。杨凯生与廖有楷担任版画设计和美术插图。主编由宣传处副处长卜荣先兼任,窦强为副主编。编辑部阵容整齐,力量雄厚。
关于刊物的名称, 早在酝酿创办时即拟出《黑土》、 《拓荒者》、《合江农垦文艺》、《五花草》等数个名字。但几经研究,多方论证,均认为不妥。编辑部根据王震将军在一次谈话中曾说道:“要把北大荒变成北大仓”,最后刊物名称决定采用《北大仓》。此名称且与牡丹江农垦局的《北大荒文艺》遥相呼应。
“北大仓”三字体系借用毛泽东的手书体,将《北大荒文艺》中的“荒”换成“仓”。“仓”字是从毛泽东手书诗词中摘来的。1960年创刊号及5月份出版的第2期封面上均用的“北大仓”。至第3期时,改称《北大仓文艺》,并改用鲁迅手书体。
《北大仓文艺》16开本,每期平均60页,封面与《北大荒文艺》相似,每期刊登一幅套色版画。
刊物的内容辟有“金色的北大仓”、“读者论坛”、“革命回忆录”、“学习毛泽东文艺思想”等栏目,并举办“英雄踏破北大荒”征文。在前后出版9期中,共刊登小说28篇,散文、特写54篇,诗歌178首,农场史33篇,回忆录8篇,曲艺11件,儿童文学7篇,电影文学剧本1个,独幕话剧1个,评论36篇,歌曲4首。总计发表77万余字。
这些作品都是从不同的角度反映农垦战线上拓荒生活的感受,对艰辛创业的记述,以及对北大荒未来远景的描绘,充满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的精神。
《北大仓文艺》出版期间,外地作者也纷纷来稿,著名女作家白薇寄来长诗《钢铁歌颂金色海》及讴歌农场机械化麦收、秋收中男女老少下地拣粮豆热烈场景的《人之流》,分别发表在《北大仓文艺》1960年10月号和1961年1月号。
此外,如黑龙江省著名作家、诗人谢树、中流、毛橇等均为刊物撰写散文、诗歌等作品。
《北大仓文艺》还注重开展对作品的评论,前后共发表多篇对《护士薛梅》、《抓“老等”》、《一张没有注名的奖状》等作品的评论文章。
1960年《北大仓文艺》10月号出版以后,鉴于当时的形势,进行了改刊,由月刊改为不定期出版,由邮局公开订阅,改为在垦区内部发行。
不久,编辑部脱离宣传处,划归合江农垦报社。人员逐渐发生变动,部分编辑相继离去。编辑部划归报社后,又出版2期,即1961年第1期和1962年第1期,随后即宣告停刊。《北大仓文艺》总共生存2年,出版9期,在垦区出版史上打上了深深的印迹。
(三)《农垦日报》“北大荒”副刊
1957年10月26日,铁道兵农垦局政治部主办的《农垦报》创建于密山北大营。周刊,油印,四开四版。1958年1月1日,《农垦报》改为铅印,五日刊。8 月1 日,正式刊发,一版要闻,二版生产、技术,三版政治、文教,四版时事、文艺和各种专栏。增设了“北大荒”副刊,由张振华任责任编辑。王震题写报头,写发刊词,并正式宣布该报为铁道兵农垦局党委机关报。
《合江日报》是遵照王震部长的指示,参照密山铁道兵农垦局《农垦报》,于1958年7月1日创刊,4开4版,一版要闻,二版生产,三版政治、文化,四版时事,其副刊“处女地”先后由杨志英、窦强、周树年编辑, 成为合江农垦局所属农场和单位文学作者的创作园地,在5年多时间里刊登了许多优秀作品,如诗歌《仙泉》、散文《三不管变江南》等,培养和凝聚了一大批文学作者,如谌笛、苏金星、黄天顺、武一匡、陈中夫等。
1959年11月14 日, 铁道兵农垦局更名牡丹江农垦局,《农垦报》“北大荒”副刊改名为“红松”副刊。
1962年末,根据中央指示,牡丹江农垦局(原铁道兵农垦局)与合江农垦局合并成立东北农垦总局。1963年2月28 日,牡丹江《农垦报》停刊,与《合江日报》一起并入《东北农垦报》。3月1日,《东北农垦报》经过2个月的筹备和中央农林部政治部批准,在佳木斯创刊。4开4版,周三刊,副刊“新地”,由张振华、周树年共同主编。1967年1月23 日,《东北农垦报》被造反派勒令停刊。
1968年6月18日,沈阳市军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在哈尔滨成立,1969年1月26日,兵团政治部主办的兵团党委机关报《兵团战士报》在哈尔滨创刊。1971年11月13日增设《北国风光》副刊,由周树年主编。1970年12月,《兵团战士报》随兵团东迁至佳木斯市。
1975年12月29日,根据中央指示,撤销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成立黑龙江省国营农场总局,1976年2月29日,《兵团战士报》出至 1 200期停刊,4月1 日更名《屯垦戍边报》继续出版。副刊更名“新苗”,仍由周树年等合编。
1978年4月29日,《屯垦戍边报》停刊,1978年5月1 日,总局党委决定:《农垦报》恢复本名出刊,副刊启用原名“北大荒”, 由欧阳茂森、陶杰等相继编办。1992年1 月1日,改为《农垦日报》,仍为4开4版,但改为周六刊,报头由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沈鹏题写。副刊由李兆基、王秋德、程仁韶编辑。
2000年初,黑龙江省国营农场总局机关迁至哈尔滨市,农垦日报社于2000年4月1日迁至哈尔滨市红旗大街208号,“北大荒”副刊先后由、邵华、黄娟编辑。
“北大荒”文艺副刊,50年来为北大荒文艺的繁荣培养了队伍,为北大荒的发展建设提供了精神食粮。全省乃至全国一大批作家艺术家,当年曾经在这里起步,如林予、林青、平青、梁晓声、张抗抗、陆星儿、肖复兴、蒋巍、贾宏图、韩乃寅、常新港、王左泓、赵国春等作家,晁楣、张作良、郝伯义、李亿平、杨凯生、张喜良、张洪驯等一批版画家,培养出了郭沫水、黄成江、杨松庭等一批摄影家。在“北大荒”文艺副刊上发表了许多在全国产生影响的作品,如1958年发表的徐先国创作的诗歌《永不放下枪》,受到王震将军的称赞,张洪驯的版画《金风拂地》在全国第十四届版画展中获金奖,赵国春创作的长篇传记文学《丁玲在北大荒的日子》,由副刊首先进行连载,出版后荣获第六届丁玲文学奖二等奖。
(四)《北大荒作家》
创刊于2000年,由北大荒作家协会创办,黑龙江省农垦总局新闻出版局批准的内部刊物。每期印刷30 0份,免费赠送给黑龙江垦区的北大荒作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和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报送省作家协会各部门的同时,与全省各地市及产业作家协会交换。
因整个编辑工作属于义务奉献,所以主编、副主编和每期的编辑人员不固定。主编由北大荒作家协会主席窦强担任,副主编由北大荒作家协会常务副主席赵国春担任,责任编辑分别由北大荒作家协会理事赵宝海、会员刘文涛、秋沨、纪连生、郭亚楠担任。
第一期设置的栏目有:“作协工作”、 “序跋之页”、“作品评论”、“作家剪影”、“会员之窗”、“信息广场”。第二期增加栏目“文友之间”、“征稿启示”、“作家档案”栏目。第三期增加“创作体会”栏目。第五期增加了“文学史料”栏目。
到2006年底,共编辑出版了6期《北大荒作家》。
三、北大荒诗词学会
北大荒诗词学会成立于1999年3月6日,由黑龙江垦区部分作家、诗人、旧体诗词爱好者组成。名誉主席:王玉林、孙勇才,副主席:李洪及、王广贺、高德谦、齐长伐。主席:丁继松,副主席:邵华、赵宝海,秘书长:赵宝海(兼),共有会员28名。
北大荒诗词学会常务副主席邵华是《农垦日报》的资深编辑,是学会成立的发起人和组织者,工作热心负责,以北大荒人的奉献开拓进取精神开展工作,除保持和垦区作者的经常联系外,还同全国十几家诗词机构保持联系,既保证了会员的健康稳步发展,又提高了学会在外界的影响。目前会员已达50人,并作为团体会员加入省诗词协会。农垦总局副局长王家旭还被选为省诗词协会副主席,北大荒诗词学会副主席、秘书长赵宝海被选为省诗词协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2005年6月末《北大荒诗词》板块在 《东北论坛》网站建立,为促进诗词事业继承传统进行了有益的尝试。本会在保持通联、创作活动外,还结合时事、形势,开展一些活动。比如,1999 年毛泽东主席诞辰100 周年之际, 本会开展了无奖征文活动,在《农垦日报》副刊《北大荒》发表诗词作品百余首;同年12月,学会组织部分在佳木斯的会员召开了澳门回归茶话座谈会,会前会后陆续在《农垦日报》副刊《北大荒》发表诗词作品30多首,这些活动均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平时,常务副主席邵华同志经常与会员保持联系,为他们提供信息、题材、修改作品,择其优秀者在《农垦日报》副刊《北大荒》发表。自本会成立以来,这项活动未曾中断过,截止目前已发作品百余首。另外,对外交流方面也有了长足的进展,一些会员参加全国性的活动,纷纷向外投稿,被发表被选载的作品数量也比较可观。本会会员、宁安农场退休老干部刘云泉多年连续参加老年诗词书法大赛,连续获奖。本会副主席、秘书长赵宝海同志多次应邀参加呼兰、绥化、阿城等地举办的社庆、诗词创作,交流等活动。2004年3 月应邀参加大庆诗人王献力诗词创作研讨会,6月14 日又应邀参加了哈尔滨市作协等单位联合举办的巴彦诗人王玉德诗词作品研讨会, 并分别做了题为《聂绀弩与王献力诗词创作比较论纲》、《无聊求有意,恍然天地明》的发言,受到与会者的好评。
四、北大荒美协
第一届北大荒美术家协会(1985年1月29日—1月31日·佳木斯)
主席:郝伯义
副主席:张喜良、杨凯生、陈玉平、徐楞
秘书长:李亿平
第二届北大荒美术家协会(1991年6月23日—6月27日·佳木斯)
主席:郝伯义
副主席:(按姓氏笔划为序)刘宝、张喜良、李亿平(常务)、杨凯生
秘书长:李亿平(兼)
副秘书长:邵明江、刘春杰
理事:(按姓氏笔划为序)刘天华、刘宝、孙天学、朱连生、冷德元、张学诗、张泽新、张洪驯、张喜良、李亿平、李云川、杨凯生、邵明江、庞久峰、郑子江、赵佳宏、郝伯义
第三届北大荒美术家协会(1997年11月4日—6日·佳木斯)
名誉主席:李亿平、杨凯生
主席:郝伯义
副主席:(按姓氏笔划为序)刘宝、刘春杰、张洪驯(常务)、张喜良、郑子江
秘书长:张洪驯(兼)
副秘书长:刘春杰(兼)
理事:(按姓氏笔划为序)刘宝、刘春杰、张泽新、张洪驯、张喜良、陈龙、郑子江、姚冰、郝伯义、郭庆文
五、北大荒书协
北大荒书法家协会成立于1983年12月
第一届北大荒书法家协会(1985年1月29日—1月31日·佳木斯)
主席:赵清景
副主席:(按姓氏笔划为序)山河、邓灿、郭松秀
秘书长:朱玉生
副秘书长:张佑臣
常务理事:费加
第二届北大荒书法家协会(1991年6月23日—6月27日·佳木斯)
主席:邓灿
副主席:(按姓氏笔划为序)朱玉生、赵家玺、原振庭(常务)
秘书长:邹德隽
副秘书长:蒋本东
理事:(按姓氏笔划为序)王亚洲、王景荣、邓灿、边学、朱玉生、李丕显、李德方、邹德隽、赵家玺、原振庭、高俊华、温洪祥、蒋本东、褚福运
第三届北大荒书法家协会(1997年11月4日—6日·佳木斯)
主席:邓灿
副主席:(按姓氏笔划为序)朱玉生、邹德隽、周济、赵家玺、原振庭(常务)
秘书长:蒋本东
六、各级美协会员
(一)中国美协会员(含中国版协会员)
丁立江、于承佑、龙贵阳、刘向荣、刘宝、刘春杰、刘荣彦、朱连生、吴静秋(女)、张泽新、张春喜、张洪驯、张喜良、张朝阳、李亿平、李健、李福茂、杨凯生、邵明江、陆中华、陈玉平、周胜华、郑子江、贺林、赵占江、徐楞、郝伯义、贾修国、梁士夫、蒙希平
(二)省美协会员(含省版协会员)
王炜、石涛、任德章、刘天华、刘平、刘全德、刘丽英(女)、刘君(女)、孙豪放、邢丽洁(女)、张良武、张学诗、李云川、李元军、李文(女)、李文越、李晓红(女)、陈龙军、杨敬堂、罗石昕、贺金安、赵立军、赵庆忠、赵佳宏、赵勇、寇雁鸣、曹向东、梁风月、黄国楹、颜华(女)
(三)北大荒美协会员(含版协会员)
万伟民、马青森、孔祥成、王小林、王兴、王华、王希弟、王来琳、王承洪、王爱民、王霄阁(女)、包文卿(女)、卢杰(女)、田丰、石丽红(女)、任丽君、关明辉、刘开东、刘文君、刘文涛(女)、刘文清、刘军、刘成武、刘岩、刘洋、刘振东、刘淼(女)、吕秀梅(女)、孙天学、孙海平(女)、曲光辉、朱晓红(女)、闫水利、冷德元、吴春荣(女)、宋红伟、宋润波、张中力、张志明、张连江、张宝娥(女)、张建东、张波、张晶(女)、李士军、李永光、李国祥、李述贤、杨天文、杨明燕(女)、杨勇、杨晓英(女)、邵咏、邵明忠、邹长虹、陈田顺、陈军、陈文举、陈花媛(女)、陈国君、陈国宏、陈湘南(女)、周丽萍(女)、周葆年、孟宪义、庞久峰、林风清、罗仁利、姜潮、赵怀斌、赵佳胜、钟成林、徐燕(女)、耿荣华、袁红伟(女)、袁艳玲(女)、郭玉兰(女)、曹尔强、梁彦亭、盖进川、黄鹤、葛毅、董兴武、蒋丽阁(女)、韩名丽、霍向明
七、各级书协会员
(一)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山河、朱玉生、邓灿
(二)黑龙江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按姓氏笔划为序)
亓传民、习明堂、马凤梅(女)、尹履三、王治田、王英超、王景荣、边红、边学、刘铁楠、孙军平、宋祥、张卫东、张庆友、张佑臣、张英骏、张洪驯、李长松、李丕显、李丛杰、李维国、李德方、肖荣江、邱英生、邹德隽、房成贵、宋文杰、费加、赵文泉、赵亚臣、赵庆忠、赵国防、赵家玺、原振庭、原德江、徐相魁、袁会新、袁韩辉、郭长胜、高俊华、曹长信、常家铨、温洪祥、禇福运、蒋本东
(三)北大荒书法家协会会员(按姓氏笔划为序)
马庆山、马国相、卞卫东、王云亭、王文贵、王立国、王亚洲、王迅一、王义吾、王志民、王明贵、王洪江、王悦、王肇人、车广才、代忠祥、白彦胜、石安述、乔荣战、任延钧、刘劲慧、刘盈、刘贵森、孙宇平、孙景华、齐洪军、何明明、佟军、兵长韶、冷冶夫、吴可量、吴俊泉、张宗尧、张弘强、张波、张金、李子元、李长德、李华、李恒山、杨子连、杨中原、杨东来、杨守志、汪希贵、苏永涛、陈云飞、周济、周瀛、国志文、林涛、范彦波、郑学成、姚会东、姚康杰、姜兆坤、施洛雨、赵存全、赵国光、赵承佐、赵朝安、赵殿杰、徐文杰、栾忠勇、郭佩林、郭昌武、铁岭、崔少洲、常诚、梁友德、阎长河、曾学然、曾鹏、温庆彦、程庆才、董馨斋、谢群、缪汝翠(女)、满书放、滕世红、魏良柱
八、北大荒少年儿童版画教育研究会
名誉会长:孙勇才
会长:董作山
副会长:张喜良、刘鲁林
顾问:郝伯义、李亿平、杨凯生
理事:(按姓氏笔划为序)丁立江、王兴、刘宝、刘主平、刘春杰、朱连生、张庆祝、张泽新、杨勇、庞久峰
辅导教师:(按姓氏笔划为序)丁立江、于富海、王兴、王伯超、包燕、卢杰、石涛、任立君、刘宝、刘天华、刘文清、刘主平、刘全德、刘春杰、孙茂学、朱连生、许燕、宋润波、张洁、张庆祝、张志明、张泽新、张俊萍、张树学、张喜良、李元军、李加荣、李永光、李成全、李志罡、李秀峰、李述贤、杨勇、杨文华、杨擎堂、肖清江、陈文举、陈玉平、周振友、庞久峰、明丽娜、修长明、姜潮、赵莲梅、聂雁龙、曾献忠、雷柏林
九、北大荒戏剧家协会
北大荒戏剧家协会,成立于1984年3月。
第一届北大荒戏剧家协会(1985年1月29日—31日·佳木斯)
主席:范国栋
副主席:张荣
秘书长:崔可法
第二届北大荒戏剧家协会(1991年6月23日—27日·佳木斯)
主席:范国栋
副主席:崔可法、许明哲(常务)
秘书长:许明哲(兼)、梁利久
理事:(按姓氏笔划为序)许明哲、周同、范国栋、俞礼英(女)、崔可法、梁利久
第三届北大荒戏剧、曲艺家协会(1997年11月4日—6日·佳木斯)
主席:崔可法
副主席:匡野、毕军(常务)、梁利久
秘书长:匡野(兼)
副秘书长:李永祥
各级戏剧家协会会员
(一)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
(按姓氏笔划为序)刘世彩、匡野、范国栋
(二)黑龙江省戏剧家协会会员
(按姓氏笔划为序)农中南、王阿丽(女)、朱承鉴、毕松友、许明哲、吴波(女)、周同、林心忠、俞礼英(女)、洪淑梅(女)、胡志拥、贾忠一、崔可法、梁利久
(三)北大荒戏剧家协会会员
(按姓氏笔划为序)牛丽新(女)、王安祥、王国兴、邓宝晋、史方、吕国音、邢玉玺、陆行、岳晓林(女)、欧阳和荣、赵裕秀、徐文祥、郭洪玉、崔玉贵、黄木、黄贤载、黄春芳(女)、谢玮(女)
十、北大荒曲艺家协会
北大荒戏剧、曲艺家协会,成立于1984年3月。
第一届北大荒曲艺家协会(1985年1月29日—31日·佳木斯)
主席:范冠军
副主席:史磊
秘书长:于海伦
第二届北大荒曲艺家协会(1991年6月23日—27日·佳木斯)
主席:邓宝晋
副主席:毕军、郑光亮
秘书长:赵庚寅
各级曲艺家协会会员
(一)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
(按姓氏笔划为序)毕军、匡野
(二)省曲艺家协会会员
(按姓氏笔划为序)丁宝祥、王宇冰、王树春、韦善文、付兴龙、乔国安、伊兴瑞、刘万江、刘中苏、刘伟、刘军、刘华、刘学珍、孙成聚、孙桂伟、邢德印、宋士忠、寿杭生、张学忠、李志生、李祥、杨国玉、苗炳镇、俞纯绿、洪龙范、侯佩(女)、袁志明、盖铁军、黄泽成、廖振贵、蔡兴太、潘万发、戴铁成、魏显军、魏锡成
(三)北大荒曲艺家协会会员
(按姓氏笔划为序)邓宝晋、刘天楠、刘惠东、苏贵生、欧阳吉宝、郑光亮、赵庚寅、曹启元
十一、北大荒摄影家协会
第一届北大荒摄影家协会(1984年1月29日—31日·佳木斯)
主席:吕向全
副主席:栗连、裘履极
秘书长:杨松庭
第二届北大荒摄影家协会(1991年6月23日—27日·佳木斯)
主席:吕向全
副主席:汤富、李永琪、杨松庭(常务)
秘书长:杨松庭(兼)
第三届北大荒摄影家协会(1997年11月4日—6日·佳木斯)
名誉主席:吕向全
主席:汤富
副主席:李永琪、杨松庭、陈众力、傅强
秘书长:金贵林
副秘书长:王亚光
各级摄影家协会会员
(一)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
(按姓氏笔划排序)王同日、王宝林、吕向全、汤富、李永琪、杨少军、杨松庭、胡晓泉、黄成江、裘履极
(二)黑龙江省摄影家协会会员
(按姓氏笔划排序)尹广仁、巴明、王国荣、王金友、王尊信、邓灿、邓福龙、叶善贤、刘绍强、孙亚军、许长山、吴乃华、吴岩、宋祁华、张文浩、张军、张明文、张祥超、张富先、张福宽、李丛杰、杜宝成、杨正辉、杨军、杨维思、陈众力、周确、金贵林、侯玉华、侯建民、侯雪宫、徐连军、栗连、钱滨业、崔银科、傅强、蒋庆涵、韩吉南、韩松森、赖洪锦
(三)北大荒摄影家协会会员
(按姓氏笔划排序)已志刚、仇春波、王乃荣、王洪义、付河、史庆荣、任德章、刘世先、刘亚军、刘岳华、刘培文、吕树忱、孙贵民、孙德滨、曲开春、况真权、宋祥、张文泉、张艾林、张志明、张宝玉、张明远、李先进、李岚、李国忠、李清国、杨义民、沈重光、邵明江、邹太明、陈平、陈洪君、周茂祥、赵凤兰(女)、赵国春、侯成钢、高福东、富安辰、雷敬全
十二、北大荒音乐、舞蹈家协会
第一届北大荒音乐、舞蹈家协会(1985年1月29日—1月31日·佳木斯)
主席:顾震夷
副主席:刘万超
秘书长:王德全
第二届北大荒音乐、舞蹈家协会(1991年6月23日—6月27日·佳木斯)
主席:顾震夷
副主席:王德全(常务)、刘万超、林心忠
秘书长:王德全(兼)、李建斌(1995年接任)
第三届北大荒音乐、舞蹈家协会(1997年11月4日—6日·佳木斯)
名誉主席:顾震夷
主席:冯力
副主席:王德全、刘万超、李建斌
秘书长:李建斌(兼)
各级音乐舞蹈家协会会员
(一)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
张文力、顾震夷
(二)省音乐家协会会员
(按姓氏笔划为序)马长英(女)、马守秀、戈建、王玲(女)、王子千、王德全、付敏(女)、田旭春(女)、任毅、刘万超、刘子奇、刘跃庭、张进、张昆、辛风雷、苗炳镇、赵晓军、高英珠、崔玉贵、黄春芳(女)、董作山、滕立斌、薄志军
(三)省舞蹈家协会会员
林心忠、吴波(女)
(四)北大荒音乐舞蹈家协会会员
(按姓氏笔划为序)丁宝祥、刁树强、于莉(女)、于占海、马玉双(女)、尤志强、王雨、王丹(女)、王永坤、王玉清(女)、王红(女)、王应军、王学军、王建江、王波、王洪绪、王桂芝(女)、王淑琴(女)、王琳(女)、王蜀芹(女)、兰桂林、冉华(女)、冯力、卢川成、史学林、司光玉、宁可威(女)、申太江、任爱利(女)刘艺良、刘庆君、刘式尊、刘洪斌、刘玲英(女)刘振波、刘桂香(女)、吕飞(女)、吕萍(女)、孙文波、孙文虎、孙丽杰(女)、孙承宏、孙继承、孙晶冰(女)、朱丽(女)、朱莹、朱亚东、朱莹(女)、朴正姬(女)、纪连生、许白君、何佳凤(女)、佟玲(女)、宋乃荣、宋大年、宋晓萍(女)、应天祥、张华、张红(女)、张兰花(女)、张立霞(女)、张西民、张林贤、张金成、张金鹏、张照光、张管斌、张黎明、李玉文、李玉环(女)、李怀存、李学廉、李宝珍(女)、李柏玉(女)、李恩惠、李爱萍(女)、李萌(女)、李燕(女)、杨纯古、杨威威、苏龙、谷丽荣(女)、周万财、周长海、周若俊、孟广宗、孟庆美(女)、林风泉、武军、苑春和、郑毅成、金夫子(女)、金文斌、金春萍(女)、侯佩(女)、姜兆菊(女)、姜怡(女)、姜喜伟、赵玉才、赵志国、夏玉玲(女)、夏金明、夏慧娟(女)、徐玉照、耿全、耿昧(女)、高立亚、高俊敏(女)、高春军、曹文路、曹根生、盛仿艺、章国强、鄂直军、黄玉姬(女)、曾湘龙、葛维俊、董清海、蒋春生、韩振华、蔺岚(女)、裴小利、谭斌、潘江、穆建波(女)
十三、北大荒电视艺术家协会
第二届北大荒电视艺术家协会(1991年6月23日—6日·佳木斯)
主席:李德仁
副主席:于安学、王凤麟
秘书长:王凤麟(兼)
第三届电视艺术家协会(1997年11月4日—6日·佳木斯)
名誉主席:李德仁
主席:王凤麟
副主席:陈洪光、丁凯伟
秘书长:陈虹光(兼)
副秘书长:邓洁(女)
各级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
(一)中国广播电视学会会员
(按姓氏笔划排序)于安学、尹广仁、方立新、王凤麟、白新秋、刘广荣、李德仁、杨璐(女)、栗连、曹寿茂、蒋庆涵
(二)北大荒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
(按姓氏笔划排序)丁凯伟、丁艳清(女)、丁琳、于丽(女)、于岩侠(女)、于新玲(女)、马富贵、仇春波、孔云霞(女)、尹训东、方吉贵、王书勤(女)、王凤岚(女)、王文江、王亚冰(女)、王同日、王凯、王彦杰(女)、王洪生、王胜德、王晓军、王积革、王铁男、王清河、王喜德、王德义、邓明、邓洁(女)、丛林、代长农、冯力、冯荣德、卢宪法、卢宪敏、左春勇、左秋兰(女)、白云岭、边长林、龙奎武、刘(女)、刘卫国、刘文伟、刘玉福、刘建民、刘明丽(女)、 刘登顺、 刘谦(女)、刘瑞峰、吕晓岩(女)、孙柏德、庄贵海、庄德华(女)、曲青春、曲景琳、朱宏秀、朱锋、毕志红(女)、闫保华、齐永祥、佐秀英(女)、何红梅(女)、何丽华(女)、吴传江、吴军、吴作礼、宋北龙、宋平、宋丽雪(女)、宋希文、宋英(女)、张仁胜、张冬长、张平、张本伟、张龙、张庆敏(女)、张建国、张晓茹、张铁桐、张乾坤、张雅民、张新、张福山、时长山、李东坡、李永琪、李延国、李希宽、李迎春、李建筑、李洪波、李桂荣(女)、李筱华(女)、杜宝成、杨学敏(女)、沈重明、谷昭奇、迟明钊、邵东升、邹戈宁、邹希芬(女)、陈太平、陈长华、陈伟建、陈虹光、陈增威、周云峰、周纯正、周建春、尚友谊(女)、岳卫星、林子彬、林建立、林海、欧阳吉宝、武力、郑成国、修春富、南长青、姚永成、姚微、宫本学、胡凯、赵丽(女)、赵连干、赵忠华、赵俊国、唐立君、唐秋玉(女)、徐平、徐善明、袁野(女)、贾朝木、郭凤玲(女)、郭水山、郭春艳(女)、郭道社、高士勇、高俊勇、崔凯、崔明秋、崔瑛(女)、康旭平、温润金、童贤才、舒士友、董春梅(女)、蒋忠林、谢中华、韩元信、韩丽野(女)、蔡成本、蔡忠学、魏立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