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七节 农机修理

第七节 农机修理


   
  几个建场早的农场,在创建初,由于缺乏经验,技术水平低,对农业机械,只知使用不知维修。也没有一套保养维修预防故障的制度,只是机器出了故障时才去修理。当时所谓修理厂,设备极端简陋,多数修理厂还设有修理设备。伏尔基河农场1950年在鹤立镇(建场初期场部)利用破旧的小汽车库,建起修理厂,当时只有一台破旧皮带车床,简单的修理工具。从佳木斯,鹤岗招收三名老技工,领几个学员,建立了修理厂。宝泉岭农场1951年盖起140平方米的修理厂,后来利用收割机库,建立了烘炉、翻砂车间。因技术水平很低,只会修某种机器的一定机件,如换个机器,换了机件就不会修了。1952年学习推行了苏联拖拉机的修理技术标准,加强了技术管理,破除了在修理工作中“千分手,千分眼”等粗糙操作方法,提高了修理质量。伏尔基河农场1952年建造一栋1660型的修理厂房,利用农具库建立了烘炉,翻砂车间,扩大了两个车间。1953年农业部出版“拖拉机修理规格”一书发到农场,统一了修理技术标准,修理质量有了提高。1954年农机具维护修理方法也有了改进,实行农机具计划保养制度,同时还有新的创造。宝泉岭农场还创造了联合收割机实行“分区专责”注油点编组的保养方法,收到了好的效果。1957年农场开展了修一台,保一台的运动。修理后,发动机的马力大部分达到要求,患油、冒烟、链轨跑偏现象基本消除,另外,又推行了农具随用随修的经验,从而使拖拉机和机引农具的修理质量有了较大的提高。五十年代末期,拖拉机修理实行按主燃油消耗计算的修理间距,如中型拖拉机每耗57600公斤主燃油,就要进行大修。1959年为健全修理网点,加强国营农场的修理能力提出土法上马,土洋结合,走自己武装自己的道路。各农场修理厂自制了土车床,小台钻,铣瓦机等设备。自制的修理设备,为满足当时的生产需要,解决了一定困难。但大部分是一哄而起搞起来的经不住生产的考验,造成了不少的损失浪费。当时还因机械另件数量不足,质量差,使很多的拖拉机“带病”作业,有的停车等件,严重的影响了生产。
  六十年代农机修理工作,经过调整,充实,有所加强。1961年国务院农业机械部颁发了《修理拖拉机的技术管理暂行办法》(草案),规定了我国拖拉机修理的种类,根据其技术状况,分为大修和小修。这是国家首次把拖拉机的修理制度和修理种类用法规条文形式肯定下来。1962年恢复了拖拉机的按条、按号有计划的保养。对修理分工、修理工艺、检查验收等制度也开始恢复,较大的修配厂采用了专业和部位修理相结合的修理方法,提倡驾驶员随车进厂修车的办法。1963年东北农垦总局提出修理网点规划,对保养间、修理所、大修厂的任务和修理网点的布局等都做了比较详细的规定。1963年到1965年,用国产的金属切削机床和修理专用设备武装了修配厂,同时修理厂房也相应的增加。1964年伏尔基河、宝泉岭等农场建造了1662标准型的大修厂房,随后,各场也建造了这样的大修厂房。用C615、C620、C630全齿车床换代了老式皮带床,同时增添了刨床、磨床、铣床等机件加工设备,还有马力试验台,搪缸机、磨缸机、燃油泵、机油泵、电气试验台等修理专用设备使修配厂初具规模,提高了农机具修配能力。“文化大革命”中,在“左”的思想影响下,农场的农机保养制度,修理制度几乎全部取消,使机具技术状态逐渐恶化。1970年兵团作出关于建立健全合理的规章制度的决定,使农机修理维护制度得到恢复。但由于两年的军工生产挤占了修理设备和技术力量,程度不同的冲击和削弱了农机修理工作。1972年把修配厂军工生产转为旧件修复和配件生产,并提出了拖拉机大修不出场的口号,增强了农机修理的生产能力。1974年根据北方农机修理工作会议精神,兵团提出“防重于治,养重于修”的原则,加强了农机修理工作,整顿了修配厂,并进一步贯彻1969年国家对县大修厂的要求,“平战结合,又修又造,目前以修为主”的方针,改革了修理制度和修理方法,坚持了大小修理和定期修理制度并进行总成换件和常年检修的试点,抓旧件的修复,推行了拖拉机治漏的经验。1976年管局成立后,农机修理工作有所加强,进一步健全总场修造厂、分场修理所和生产队保养间的三级修理网。把25万亩耕地以上的农场修造厂的设备和投放,纳入国家计划,逐年重点装备修造厂。到1981年全局有机械厂一个,场级大修厂十二个。这些修造厂从1978年就开始建立修理、旧件修复、机件制造等三条生产线。实行修理专业化,折装工具自动化,装配标准规格化,创造了底盘液压自动折装台,车架铆合台,行走轮磨合台等修理设备,摆脱了笨重的体力手工劳动,缩短了工时,提高了质量,降低了修理费用。旧件修复种类不断扩大,由轴类、铸铁件发展到轴承、齿轮、三大偶件(柴油泵另件)、仪表等大难件的修理。同时旧件修理中,还采用了铸铁冷焊、低温镀铁、金属喷涂、粘接和喷镀等新工艺。1979年管局还组织了修旧件新工艺技术服务队,到各场传授、表演修理新技术。在机件生产方面推广了硬模浇铸的新工艺,提高铸件的质量。新华农场修造厂生产尼龙压铸件,二九○农场修造厂和管局机械厂生产橡胶件。宝泉岭农场修造厂还生产铸钢件,制造一些田间、晒场、畜牧、加工业等急需的机械设备。新华农场修造厂建成一条轴承生产线,宝泉岭农场修造厂建成一条螺钉生产线。这些生产能力,在各项生产中,均发挥了重要作用。
           历年主要农机具数量统计表
                                  单位: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