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林业资源
第三节 林业资源
垦区林业资源比较丰富,五十年代初期有天然原始林300多万亩,森林覆被率达34%。全局现有林地面积69万亩,森林活立木总蓄积量达56.9万立方米,其中天然次生林活立木蓄积量为6.9万立方米,占总蓄积量的12.1%,人工林活立本蓄积量为50万立方米,占总蓄积量的87.9%。
一、天然次生林和人工林
全局现有天然次生林面积19.9万亩,占林地总面积的28.8%。垦区天然次生林木大多为柞、桦、榆、杨、椴混交林,主要分布在延军和宝泉岭两场的山区,其次是共青、新华、汤原、依兰等农场的半山区。在平原地区的沼泽高地和江河沿岸也有少量天然次生林。
人工林主要以杨、柳、松和各种果树为主。全局人工林面积49.1万亩,主要分布在二九○、绥滨、延军、共青、宝泉岭和新华等农场。
二、林木资源
垦区现有针叶树种10个,阔叶乔木树种20多个,主要灌木树种30多个,树冠下的植物多达百种以上。针叶树种有:红松、鱼鳞云松、红皮云杉、樟子松、杜松、赤松、冷杉、长白落叶松、兴安落叶松。阔叶树种有:蒙古柞、紫椴、康椴、黄波萝、水曲柳、胡桃秋、黄榆、白桦、黄桦、黑桦、枫桦、山杨、大青杨、色树、柳树、白城杨、北京杨、双阳快杨、小黑杨、花曲柳。林下灌木有:榛子、毛榛子、刺五加、刺老牙、暴马子、忍冬、山梅花、山丁子、山里红、佛头花、朝鲜接骨木,各种灌木柳等。藤木有:猴桃、山葡萄、北五味子。
三、森林经济植物资源
在各场天然次生林和人工林的林缘及林冠下,生长着许多药用植物、山野菜和食用菌类,天然次生林中还出产许多山野果和野生木本粮油果实,是垦区林业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用途广泛,有着较高的经济价值。
药用植物多达130余种。其中根茎类有40多种,如人参、党参、黄芪、防风、百合、贯众、苍术、狼毒、龙胆草、手掌参等;果实种子类有30余种,如五味子、车前子、苦丁香子等;全草全株类有30余种,如马齿苋、透骨草、益母草、细辛、刺五加等。还有花、叶、皮、藤、木、菌等类30余种。
山野菜多达一、二十种,主要有薇菜、蕨菜、黄花菜、山菠菜、山韭菜、山白菜、野芹菜等,许多药用植物的嫩茎叶也是很好的山野菜,如桔梗和苍术的幼苗就是人们常说的四叶菜(四明菜)和枪头菜。
山野菜含有丰富的营养成份和抗病作用,是山区和半山区人民早春的较好的蔬菜,根据外贸的需要,从1975年以来开始组织近山农场和生产队采集蕨菜和薇菜,向日本出口,既增加了职工的收入,也为国家赚取了外汇。
山野果主要有山葡萄、山里红、山梨、刺梅果、猕猴桃、东北茶蔗子、毛樱桃等,它们营养丰富,无污染,可生食,也可用于酿造果酒,提取果汁和制作饮料,有待于开发和利用。
木本粮油资源主要有:蒙古柞、核桃楸、毛榛子、山杏和文冠果,它们的果实含有丰富的淀粉和其它营养物质,可用于制作食品和加工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