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五节 党的宣传

第一章 党的组织

第五节 党的宣传


   
  一、机构沿革
  1966年以前,各场党委均设宣传部作为党委的一个工作部门。“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党组织瘫痪,宣传部也处于有名无实的境地。1968年8月,兵团二师组建后,师政治部设宣传科,各团政治处设宣传股。1976年2月兵团改制,管局设政治部宣传处,各场设宣传科,局直单位设政工科。1980年,宣传处(科)改为宣传部。
  二、宣传工作
  长期以来,由于受“左”的思想影响,以阶级斗争为纲,接连不断地搞政治运动,宣传工作在内容与方法上,曾经出现过片面性与绝对化。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影响,“假、大、空”,形式主义,大轰大嗡,一度充斥整个思想政治工作领域,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后果。兵团时期,为适应“屯垦戍边”的要求,突出了政治建军与建设强大边防的宣传。1969年之后,着重宣传突出无产级阶政治,强调发挥政治的统帅作用,宣传人的因素第一,批判所谓的“唯生产力论”,开展“活学活用”、“斗私批修’’等运动。1970—1976年陆续宣传“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开展“农业学大寨"、“工业学大庆”、“清理阶级队伍”、“一打三反”、“批林批孔”、基本路线教育等一系列运动。1977—1978年,宣传的重点是“抓纲治国”、深揭狠批“四人帮”。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宣传工作随着党的工作重点的转移,从过去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党的总任务、总目标服务的轨道上来,围绕党的中心工作、经济改革、兴办职工家庭农场来开展宣传工作。这一时期,先后开展了党的工作重点转移与新时期总任务的宣传教育;开展真理标准大讨论,进行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教育;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教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教育;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教育;“五讲四美三热爱”教育,以及经常性的形势与任务教育,都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管局党委于1982年4月召开政工会议,总结推广了二九○农场一分场七队党支部实行党员“双包”的经验。七队党支部通过开展党员包承包组、包家属房的活动,不仅使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而且把党的方针政策与党的关怀,直接送到群众中去,又能把群众的呼声及时反映上来,使党群关系更加融洽。总结推广了共青农场三队党支部在改革的新形势下运用算帐对比,摆事明理的方法,对职工进行思想教育的经验。总结推广了梧桐河农场二队党支部制定队规民约,把政治民主、思想政治工作、社会秩序、卫生管理、计划生育、环境建设、生活管理等融为一体,具有规章条例的作用的经验。以上三个经验的推广,对思想政治工作起到了促进作用。
  为适应宣传工作的需要,全局除原有903名专职政工干部外,还建立了一支1100名兼职报告员和宣传员队伍。其中报告员150名。形成了管局、农场、生产队三级宣传网,并建立了党的报告员、宣传员工作制度,定期检查评比。1983年,管局政治部表彰奖励了16名优秀报告员和21名优秀宣传员。
  1984年,全局抽调178人组成62个思想政治工作调查组,调查了163个基层单位,找出差距,提出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意见,并向管局党委和上级宣传部门写出了调查报告。从调查结果来看,通过真理标准大讨论,使干部职工解放了思想,党的实事求是的传统得到了恢复和发扬,统一了对毛泽东思想的认识,为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清除“左”的思想影响,扫清了障碍。通过党的十二大文件的宣传,使干部职工明确了“两个文明”一起抓的意义,坚定了在本世纪末实现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推进四化建设与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信心。通过党的富民政策的宣传教育,出现了勤劳致富的热潮。特别是通过中央五个“一号文件”的宣传教育与《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的宣传贯彻,全局掀起了以兴办家庭农场为主要内容的改革浪潮。在这次调查的基础上,宣传部从全局涌现出来的积极改革、勤劳致富的先进典型中,选出了勤劳致富100例,编成小册子印发到基层,广为宣传教育。并形成了管局(1984)47号文件,提出了10项措施,及时扭转了一度出现的削弱思想政治工作的倾向。
  党的全国代表会议召开后,利用广播电视开辟专题节目宣传党代会精神。管局领导有7人到基层宣讲党代会文件。宣传部编印了辅导材料下发到队。通过传达学习,认清了形势,明确了奋斗目标,坚定了改革的信心。
  三、理论工作
  为加强领导干部的理论学习,场、处级干部由管局以党校为基地组织轮训,科级与科以下干部主要由各场集中办班,进行系统的马列主义基本理论教育。平时,各级党委成立中心学习组,制定学习制度,按计划组织学习。把学习次数、考试成绩分别记入学习档案,作为考核、提职、晋级的重要依据。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管局党委于1979年1—4月举办了组、宣部长与支部书记学习班,学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邓小平文选》出版后,根据中央关于在全党学习《邓小平文选》的通知精神,管局党委先后举办4期科以上干部读书班,学习《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邓小平文选》、《陈云文稿选编》等理论书籍,共轮训党政干部1544人,并为基层培训理论骨干250人。对党员与职工群众,则采取分散学习与集中辅导相结合,进行专题宣讲,理解基本精神,个人按指定的重点篇目阅读和讨论。
  1985年11月,管局召开首次理论讨论会。党委书记、副书记、副局长等领导出席了会议。各农场宣传部长、局直单位政工科长、局机关有关部办的同志、论文作者以及部份从事理论工作的同志40多人参加了会议。会议收到论文33篇,入选19篇,会上宣读18篇。经与会同志讨论推荐,评选小组评议,选出优秀论文9篇,并把这次会议材料汇编成册。在这次讨论会上,成立了宝泉岭理论工作者协会,选出15名理事组成了理事会。理事会首次例会批准99名会员。
  四、新闻报道
  建场初期,除了各场举办了有线广播之外,部份农场还办有内部小报。宝泉岭农场的《生产战线》报很受职工欢迎。1958年合江农垦局创办《合江农垦报》,在较大的农场都设有派出记者(1963年撤销)。这个时期的通讯报道员,多数都是自然发展起来的。1963年成立《东北农垦报》社后,不仅业余通讯员队伍壮大起来,而且稿件质量也有提高,个别较大的农场配了通讯干事。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东北农垦报》只发新华社电讯,各场的通讯报导处于停滞状态。
  1968年组建兵团后,师、团都成立了通讯报导组。一般由3—5人组成,多则10人,隶属宣传部门领导。生产连队设3—5人的业余报导组,组长由副指导员兼任。形成了师、团、连三级通讯报导网,不仅对外的文字稿件数量增多,而且图片新闻也有发展。这个时期比较出色的报道组有16团的“向阳路”、11团的“军向东”、9团的“红九文”、8团的“勤学兵”。二师报导组由4人组成,署名“设宣”。
  1976年兵团改制后,由于城市知识青年大批返城,业余通讯员队伍解体,对内对外稿件明显减少。1979年,管局宣传处设新闻科,编制2人。各场宣传科设1名新闻干事,局直单位配1名兼职新闻干事。从此,新闻报道工作又有了起色,对内对外稿件显著增加。到1985年,全局能见报的业余报道骨干有120多人。
  1981年10月,管局成立摄影者协会以后,首批会员25名,到1984年召开了三次会员大会,举办了两届“宝泉岭摄影艺术展览”、三次“欣欣向荣的宝泉岭垦区”、“闪光的足迹”与“拓荒者之路”等大型影展。在哈尔滨、北京举办了“宝泉岭大地”摄影展览。新华社黑龙江分社和黑龙江省图片社各发行了一套新闻图片。每年在垦区内部举办近百期新闻橱窗展览,对外发表400余幅新闻图片。有11名作者的作品先后在省和全国影展中获奖。有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1名;省摄影家协会会员6名。
  五、精神文明建设
  从1981年3月开展“五讲四美”活动,每年都由宣传部牵头,会同工会、团委、人武部等有关部门共同负责。年初安排部署,一年全面检查一次,
  年终评比奖励。
  1982年,管局党委制定精神文明场、队十项标准,同时成立了精神文明建设领导小组。各级领导带头抓这项工作,使精神文明建设纳入了经常化、制度化的轨道。
  1983年,管局召开了首届精神文明建设先进集体与先进个人表彰大会。表彰奖励了1个先进场——军川农场,48个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与398名先进个人。其中,给事迹突出的10名先进标兵授予光荣称号。管局党委为此做出决定,号召全局向军川农场与10名先进标兵学习。
  1984年,管局精神文明建设领导小组改为“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委员会,简称“五四三”办公室。管局党委副书记任主任,工会主席、团委书记任副主任。1985年,管局党委把“五四三”活动委员会改为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党委书记任主任,副书记、局长、副局长任副主任。各场与局直单位成立了相应的委员会负责组织领导工作。全局从1983年开始,连续两年搞了“五讲四美三热爱”百日活动。每年从3月初到6月上旬为集中活动时间,中心内容是治理“脏、乱、差”,开展“三优一学”活动。全局连续两年进行了精神文明建设的全面检查。从检查的情况看,初步治理了“脏、乱、差”,全局出现了环境规化整齐、道路两旁绿树成荫、主干道路砂石化、路平沟直、室内外卫生好的农牧生产队128个,占检查单位总数的38.2%。同时,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针对存在的问题,突出了文明单位建设。把精神文明建设的各项内容,都纳入文明单位的总规划与要求中去,一个时期扎扎实实解决一两个突出的问题。解决之后再提出新的要求,向更高的目标前进。
  1985年1月,管局召开勤劳致富和精神文明的建设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表彰奖励大会。在这次大会上授予普阳农场为精神文明场称号;授予22个生产队为文明标兵队称号;授予101名同志为精神文明先进个人称号。1985年,以创精神文明场、队为主,组织了12个农场场部精神文明建设竞赛。7月,管局抽调人员组成11个检查组,对各单位进行了全面检查评比。年底,又组织力量进行了检查。经评选,普阳农场为第一名、绥滨农场第二名、新华农场第三名。各单位还结合实际,开展了“五好家庭”、“卫生之家”、“最佳护士”、“最佳服务员”的评选活动和创建“三室两场”(图书室、文娱活动室、电视电影室、篮球场、排球场)活动。这一年,宝泉岭地区和军川农被列入全省百个县镇精神文明建设序列,开创了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