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干部管理
第三节 干部管理
农场创建初期的干部管理,分为上级主管部门与本单位自行管理两大类,即科级以上干部由上级主管部门管理,队级以下干部由农场自行管理。1963年东北农垦总局成立后,农场场长、书记,由总局党委任命,报省备案;科级干部由总局政治部任命;队级以下干部由农场自行管理。1968年组建兵团后,师长、政委由中央军委任免;师参谋长、副参谋长、政治部正副主任、后勤部长、团长、团政委由沈阳军区党委任免;正副营长、科长由兵团党委任免;正副股长、连长、政指由师党委任免;排级干部由团党委任免。1973年7月,连职干部任免权放到团党委。
1976年宝泉岭管局成立后,按照黑龙江省委与农场总局党委的规定,管局局长、书记、“三总”(总农艺师、总机务工程师、总畜牧师)、纪委书记、农场场长与党委书记,由省委任免;局机关正副处长、副场长与副书记,由农场总局党委任免;科级正职由管局党委任免,副科级由管局组织部任免;其它干部由农场党委任免。1983年底,实行体制改革,除管局局长、书记仍由省委任免外,管局副局长与副书记、机关正处级、由农场总局党委任免;副处级由管局党委任免。1985年,管局机关正处职也由管局党委任免,其它干部一律由各场、处级党委自行管理。
随着改革的深入,干部考核也采取了不同的方法。主要有组织考核、民意测验、民主推荐、群众评议等。现职场、处级领导班子与管局机关各部门领导,大都是经过民主推荐、组织部门考核后,根据干部“四化”标准选拔上来的。
1983年以来,逐步建立健全了各级后备干部制度,初步形成了一支门类齐全、年轻、高文化的后备干部队伍。根据各人的不同情况,分别采取了在职提高、下派任职锻练、调机关熟悉全面工作、送各类学校深造等方法,进行培养提高。1984年底,已有两人进入管局领导班子,有48名进入场、处级领导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