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三节 工会工作

第三节 工会工作


   
  一、职工教育
  在1952年各场建立工会的时候,在广大职工中普遍进行了工会基础知识教育,广大职工对工会的认识,也比较端正。1957年后,由于“左”的思想影响,特别是1966年“文化大革命”所造成的严重思想混乱,广大职工对工会完全失去了信心。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1979年恢复与重建工会,在对老会员登记的同时,广泛开展了工会基础知识的再教育。管局工会印发了《工会章程讲话》,发至每个工会小组,使每个职工认清工会的性质、地位、在新时期的作用与任务,清除“文化大革命”在工会工作上造成的严重后果,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拨乱反正。1980年后,各级工会在党的领导下,广泛深入地宣传了党的工作重点转移与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工人阶级自身的伟大意义;宣传了战胜天灾,全面完成生产财务计划,对加速实现农场现代化的意义;宣传了健全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巩固安定团结大好形势的必要性与重要性。1984—1985年,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各级工会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开展了搞好改革,办好职工家庭农场的教育。管局工会三次参加全局思想工作调查与精神文明建设大检查,通过总结典型经验,推动了各项改革与工作的深入发展。
  职工读书活动也有新的发展,到1985年,全局读书小组有910个,有3万多人参加读书小组,占职工总数的33%。在垦区组织的《中国近代史》有奖考试中,有2130人参加,72人获奖,在参加农场总局举办的有奖考试中,获团体总分第2名,6人获个人奖。管局工会与绥滨农场工会,获优秀组织奖。
  二、职工大会
  按照中央和全国总工会的要求,全局各级工会较好的发挥了工会是职工代表大会的工作机构的作用。1980年4月,管局工会在普阳农场进行了职工代表大会试点之后,推广到全局。5月,军川农场工会在面粉厂实行民主选举厂长成功。6月,全国总工会副主席韩荣华带工作组检查垦区工会工作时,对以上工作给予了完全的肯定。随后,全局各单位工会,相继在本单位建立起了职工代表大会或职工大会制。
  1981年5月,全国农林工会副主席阎兴民带队,会同黑龙江省总工会组织部、管局工会组成三级联合工作组到军川农场蹲点,写出了关于军川农场建立健全职工代表大会制,搞好企业民主管理的调查报告。管局党委批转这个调查报告,印发给了各场党委。9月,全国农林工会又派人与省总工会组织部、管局工会组成三级联合工作组,在军川农场进行了民主选举场长的试点。
  自1982年起,各级工会通过职工代表大会或职工大会,对场、队两级干部进行民主评议,逐步形成了制度。同时,在各单位先后实行了民主选举场级干部。全局有15个农场、处级单位选举了场长(厂长、经理),占场、处级单位总数的65.22%。对加强企业领导,增强职工主人翁责任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三、群众生产
  开展各种形式与内容的社会主义劳动竞赛,是工会在各个历史时期的经常性中心工作之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改革的新形势下,全局各级工会普遍开展了职工家庭农场之间、承包组之间、专业户之间、个人之间的劳动竞赛与立功活动。以赛质量、工效、低耗、安全、风格为主要内容,开展文明生产活动,对推动各项生产建设计划的完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1984—1985年,连续两年全局遭到严重涝灾与洪水的灾害。各级工会对因灾害造成生活困难的职工,除了给予必要的救济之外,积极地组织他们开展了抗灾生产自救与互助互济活动。全局共捐款2.1万元帮助受灾单位的职工解决了部份困难。与此同时,各级工会开展了扶贫工作,制定了扶贫方案,拨出经费15.7万元作为贷款,扶贫350多户。
  各级工会在开展群众生产工作中,既鼓励广大职工实干苦干,又十分注意推广新技术,提高经济效益。全局共建立了技术协作组织18个,总结推广了名山、绥滨、汤原、依兰等农场组织科技人员深入基层传授生产技术、热情为家庭农场、承包组、专业户服务,“献一计、出一着、露一手”的经验,深受广大职工欢迎。与此同时,对安全生产抓住不放,1985年比1984年因工死亡人数下降了40%。全局共建立了劳动保护监督委员会18个,对于保证安全生产起到了重要作用。
  四、文体活动
  “吹拉弹唱、打球照像、写写画画、布置会场”,这是“文化大革命”以前,工会开展群众文娱体育活动的情况,在群众中流传的顺口溜。
  1979年工会恢复以后,群众文娱体育活动也随之逐步恢复起来。首先是恢复了各级工会主管的俱乐部、文化宫活动,接着,恢复与重建了职工业余演出队与各生产队的图书阅览室、游艺室。到1985年,全局13个农场已有9个建立了职工业余演出队,共有演职人员190多人。
  1985年2月,管局工会组织春节文艺调演,有16个场、处级单位参加,演出节目350多个,其中自编自演节目占68%。同时举办了“致富之路”摄影展览,展出作品200幅。元霄节举办了焰火晚会与灯展。1985年7月1日组织了歌咏比赛,全局各单位全部参加了比赛,演出节目180多个。并组织了管局演出队到牡丹江管局、八一农大、佳木斯造纸厂、浩良河化肥厂、总局机关等单位进行慰问演出14场,观众4万多人次。组织了黑龙江省纪念垦荒30周年的文艺演出,两台节目,演出8场,观众3万多人次。教师节下场演出20多场,观众4万多人次。管局工会还举办了文艺创造学习班,40多人参加,创作歌曲32首,曲艺节目8个。
  到1985年,全局有30%以上的生产队建起了“三室两场”,并能定期开展活动,丰富了广大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
  全局各级工会积极地开展了群众体育活动。举办了全局职工田径运动会,涌现了一批国家级运动员、裁判员。举办了篮球新规则学习班,培训了骨干裁判员,并对全局裁判员进行了业务审查与考核。还组队参加总局相棋比赛,获团体第一名,并代表总局参加了黑龙江省相棋比赛。
  到1985年,全局各生产队除个别单位外都建立了篮球、排球场,多数生产队建立了乒乓球室。
  1985年,全局评选出全国体育先进个人1名,先进集体1个;黑龙江省体育先进个人1名,先进集体2个;管局体育先进个人18名,先进集体6个。
  五、工会自身建设
  1979年恢复工会以后,在重新登记老会员的同时,各级工会积极地发展
  了新会员。年底,选派了各场工会主席或副主席参加了农场总局工会举办的
  工会主席训练班。以后,管局工会与各场工会,每年都举办了工会各项业务培训班,训练了工会骨干力量。
  1985年,管局工会派专人到牡丹江市总工会学习工会建设经验,结合实际制定了工会内部“百分考核竞赛方案”。7月份进行了检查,11月份进行了验收评比。通过这一活动,提高了工会干部业务素质,促进了工会工作。在1985年,全局各级工会还开展了“整顿建家”(即整顿工会组织、建设职工之家)活动。按照农场总局工会的要求,管局工会成立了领导小组,制定了方案。通过军川、绥滨、糖厂的试点,园满地完成了整顿建家工作。经总局、管局工会验收,都达到了标准。为提高工会干部的科学文化水平,选派了12 名工会干部参加电大、函授与党政干部自学的考试与学习。全局多数单位,按照干部“四化”要求、配备了同级党政副职级的工会主席。
  六、工会财务
  自1980年重新建立工会财务工作以后,管局工会每年都组织工会财务检查评比,总结经验,表彰先进,找出差距,及时纠正违反财经纪律的现象。总的特点是行政能够支持工会财务工作,按时向工会拨交经费。工会各级财务工作人员能够坚持财经纪律,严格各项开支计划,帐目与财产管理手续齐全。坚持花钱办事审批“一枝笔”制度,正确贯彻工会财务工作方针,收好、管好、用好工会经费。
  自1979—1985年,全局工会经费收入总额(含下级工会上解经费、上级工会补助及其它收入)232.48万元,总支出(含宣传、文体事业费;奖励优秀工会积极份子、培训工会干部等工会建设费;工会的基本建设费;对下级工会的补助费;管局工会机关行政费;上交总局工会的经费等)242.42万元。到1985年底,工会经费共节余40.24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