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节 教师队伍
第八节 教师队伍
在五十年代,中小学建校初期的教师来源,主要是文化程度较高,思想进步的转业官兵与青年职工。六十年代,每年有为数不多的中师或师专毕业生分配来农场从事教育工作。1968年后,从城市知识青年中选拔了一大批中小学教师。1977年城市知识青年大批返城,造成师资严重短缺,一些学校甚至停课。各级党组织与教育部门,从职工子弟和家属中经过招考,择优录用了一部份教师,才缓解了师资严重不足的状况。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大力提高了中小学教师的政治地位与社会地位,树立尊重知识,尊重教师的社会风尚。中小学教师在普遍晋升工资的基础上,各单位积极改善教师的住房和生活条件,对优秀教育工作者给予表扬和奖励。1981年对中小学教师进行了以所教学科教材为内容的考核。各场教育科负责评阅小学教师的试卷,教育处负责评阅初中教师的试卷,高中教师试卷送省批阅。这次过关考试,应试教师3870人,实际参加3805人。考试成绩在80分以上的,发给教材过关合格证。全局有90%的教师考核过关。
为了尽快提高中小学教师文化业务水平,使他们达到合格学历,管局狠抓了教师进修工作,1982年在教师进修校开办了学籍属于牡丹江农垦师范学校的内招中师班,经过三年招生培训了252名小学教师。还培训了学籍属于农垦教育学院八○届中函毕业生511人、八三届高函毕业生97人。经省验收考试全部合格。
1985年,全局有中小学教职工4865人,其中:小学专任教师1689人(达到中师或高中毕业的1124人);中学(含职高)专任教师1657人(具有大专学历的134人,参加夜大、函大学习的427人,在高等院校进修的75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