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节 爱国卫生运动
第十三节 爱国卫生运动
五十年代初,各场普遍建立了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对讲卫生,除“四害”,减少疾病都提出了明确要求,多次掀起爱国卫生运动高潮。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爱国卫生运动基本无人过问。七十年代初,兵团二师成立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以“两管”(水、粪),“五改”(水井、厕所、畜圈、炉灶、环境)为主要内容,对卫生工作规定了“五有”、“三勤”,即人有厕所,牛马有厩,猪羊有圈,家禽有舍、灰有仓;对厕所、畜圈、禽舍要勤起、勤垫、勤打扫。
从1982年起,结合“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以治脏为突破口,开展了卫生治本建设,涌现了一大批环境美化、净化的先进单位。到1985年,全局卫生治本建设已建成自来水塔3个、高位水池2个、自来水系统131个、密闭水井35288个、压力灌井4个、标准公用水井72个、标准公用厕所1647个、卫生箱457个、砂石道路916416延长米、花坛2002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