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尹先明
三、尹先明
尹先明,安徽宿县人,1920年生,1939年参加革命,194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部队时,历任班长、正副排长、正副连长、作战参谋、政治指导员、教导员、政治处副主任、团参谋长、副团长。转业后历任副处长、处长。
尹先明在部队时,对敌斗争立场坚定,作战勇敢,有不怕牺牲的精神。1949年部队进入城市后,他能经受住和平环境的考验,生活上继续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
1958年4月,尹先明随预备七师集体转业到“北大荒”。当时组织上留他在合江农垦局机关担任计财处副处长,他积极钻研,向懂行的同志学习请教,很快便熟悉了本职业务,成为局领导的得力助手。有一次,举办生产队长训练班,他亲自写稿给到会干部讲授有关计财方面的业务课。
“文化大革命”中,他虽然身处逆境,但仍能坚持实事求是精神,敢于维护真理,暴露自己的观点,勇敢地保护受迫害的领导干部。
1969年,“兵团”成立后,原东北农垦总局机关干部大部分被下放到各团(农场)连(生产队)劳动或工作,尹先明被分配到铁力县境内的独立二团任副团长,他不计较名利地位,经常深入实际,了解情况,积极向现役领导干部提出自己的意见,对农场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特别是在重视使用知识分子、技术人员方面,他不怕担风险,不搞唯成分论,重视真才实学。当时“东总”机关有几个大学毕业的水利建设方面的工程技术干部,被下放到独立二团生产队劳动,他认为这是极大的“浪费”,应充分发挥这些技术干部的作用。经他多次积极建议,使这几位技术干部得到了使用。还有一位同志在摄影方面有很深的造谐,五十年代初曾是中国青年代表团访苏摄影记者,当时也被下放到生产队劳动。尹先明看到农场有很多知识青年想照像都找不到地方,于是他建议起用这位摄影师,发挥其才能。团党委接受了这个意见,让这位同志办起了照像馆,从而解决了全场职工特别是知识青年照像难的问题。
1972年,尹先明调任黑龙江省国营农场管理局合江分局局长。这个局管辖的是几个劳改农场,它们基础差,问题多,分局机关也刚成立,干部来自几个单位,工作困难较大。但尹先明注意团结全局干部一起工作,经常深入到农场蹲点指导,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因而很快改变了这几个农场长期生产落后,工作被动的局面。
1976年,“兵团”和省农场局撤消,合并成立黑龙江省国营农场总局。尹先明调任宝泉岭国营农场管理局局长。管辖的农场多了,工作担子重了,他不负众望,努力工作,经常到农场检查指导,认真抓好农场改制和其他各项工作,使生产建设迅速走上正轨。他当时住在办公室,经常是夜以继日的工作。不幸他在宝局工作不到一年,就因癌症住院治疗,但他仍十分关心农场的各项建设事业,对前去看望他的各级领导和同志,很少说自己的病情或家庭个人私事,直到停止呼吸前的几个小时,还总是询问农场的生产形势和职工生活情况。
1977年6月16日,尹先明与世长辞,终年57岁。
尹先明虽然逝世了,但他为革命,为农垦事业鞠躬尽瘁的精神却永远留在宝泉岭垦区人民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