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廿五、董振达

廿五、董振达


    
  董振达,上海市人,1929年3月生,1952年在南京农学院农艺系毕业,1953年3月任农建二师生产处技术员,1955年7月随农建二师集体转业到黑龙江省绥滨县,参加二九○农场的勘测、规划、开荒、建设及农业生产技术工作。1963年任农场副总技师,1973年3月任兵团二师科研所农艺师,1977年任宝泉岭管局科研所农艺师,1981年12月调总局农垦科学院农作物开发研究所任高级农艺师。
  1973年后,董振达承担了宝局地区“耕作改制及深松耕法”的实验示范等研究。在1979年获黑龙江省科技成果一等奖和总局科技成果一等奖。
  1982年在美国召开的第一次中美大豆科学讨论会上,董振达发表了《两种少耕方式对土壤耕层构造和大豆生育影响》的论文,宝局科研所耕作研究的资料还被节录在《中国土壤》的有关章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