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贯彻十二大精神
第五节 贯彻十二大精神
管局企业整顿蹲点工作组进驻农场
为贯彻十二大精神和总局的有关指示,1983年3月,宝泉岭管理局企业整顿蹲点工作组,受宝泉岭管理局党委的委派,在管局文教处副处长车延奎和二九○农场副场长贾乐康的带领下一行13人进驻绥滨农场开展工作,主要任务是协助农场党委发动和依靠农场广大干部和职工,并吸收二九○农场、江滨农场的一部分会计,首先在4月份进行财务管理、物资管理大检查,在自查核实的基础上进行全面清查,找漏洞,制定整改措施。对严重违反财经纪律的单位和个人,做出处理决定。落实1983月专业承包,联产计酬责任制,要求包到户,包到劳(人),进行机关整顿和机构改革。在完成任务,经过验收合格后,于1983年7月26日撤出。
1983年经济责任制办法
为了贯彻党的十二大精神,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根据省委对经济责任制的要求和总局(1982)106号,宝局(1983)1号文件精神,为进一步完善经济责任制,农场1983年1月24日印发了场发(1983)第3号文件《关于1983年经济责任制办法的通矢口》。
通知内容共分六个部分:一、基本原则;二、农牧生产队经济责任制;三、工副业及场直属单位的经济责任制;四、各级中小学(包括生产队学校)、医院经济责任制;五、节约奖;六、几项具体规定。详细内容是:
一、基本原则:
(一)本着解放思想,勇于实践,开拓前进的精神,从农场的实际情况出发,进一步完善和提高符合机械化大农业特点的多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要本着有利于发挥机械化的优势,全面提高劳动生产率。在有利提高生产的同时,积极发展多种经营,有利于破除铁饭碗,大锅饭、克服平均主义,从而促进各项生产建设的发展,改变农场多年亏损的局面。
(二)经济责任制是在国家计划指导下,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实行责、权、利紧密结合的生产管理,经营管理制度。是经济责任,经济权利和经济利益的统一。落实经济责任制,首先要把落实经济责任、做为中心环节,要把国家计划和各项经济技术指标以及协作要求层层落实到班组、车间和个人。
(三)正确处理好国家、企业、职工三者利益关系,在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益的基础上,做到企业多收,生产队多留,同时相应的增加职工个人收入。坚决反对不顾国家利益的一头热。
(四)坚持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原则,正确处理好“统”与“分”的关系,做到既能调动承包班组、车间和个人自主经营的积极性,又能发挥单位统一经营的优越性。无论实行那种经济责任制形式,都要坚持“七统一”、“四不变”的原则,即:统一计划、统一管理、统一核算、统一处理主要产品、统一价格、统一奖惩办法;农忙和救灾时统一调配劳力和农机具。全民所有制性质不变,职工身份不变,原工资等级不变,工资的货币支付形式不变。在此前提下,基层单位要给以承包组劳力调配,生产指挥:包干经费等自主权,并对承包组提供完成生产任务的基本条件。
(五)建立安全生产奖罚制度,场从技术措施经费中提取10%。作为安全奖金,用于奖励在安全工作中成绩突出的干部和职工。对忽视安全生产发生一次死亡1—2人或重伤3—4人或财产损失5千元以上的单位领导,全部扣出干部百分考核安全生产分。事故责任者扣发本人全年分配的20%,直至追查刑事责任。对财产直接损失1千元以上的事故责任者,应赔偿经济损失的6%,直接损失在5百元以上不足1千元的应赔偿经济损失8%,直接损失在一百元以上5百元以下的应赔偿损失的10%,直接损失在1百元以内的由单位视情节包赔,报上级安全部门备案。
二、农牧生产队的经济责任制
(一)机务承包组经济责任制,农、牧生产队统一实行以机务工人为主的“机务工人种植粮豆作物联产承包责任制”办法,由农机工人(包括田间作业驾驶人员、修理人员、场院主任、保化员、胶轮车驾驶员组成专业承包组,承包组长从现职副职干部中民主选举,如选不上,也可由群众中选举产生,报场批准,包车组长由承包组长,副组长确定,学员不够可从其他职工中挑选,按照国家计划,负责小麦、大豆和部分玉米的种植,培肥地力,保管农机设备。联产计酬,按承包土地生产的粮豆产量计算,由国家付给报酬,上不封顶,下不保底,取消固定等级工资,承包组人员调离时,仍按原工资介绍,国家职工名称,待遇不变,报酬核定,根据三者利益兼顾的原则,按照国家投入和职工劳力投入的比例定单位的产量(斤、吨)报酬,职工按现行工资等级以40元为杠,40元以下部分(含40元)作为产量工资,由承包组制定个人定额记分的分配方案,经生产队批准年终按分分配,职工工资在40元以上部分给予保留,按月薪日记办法支付,职工的副食品,口粮补贴,取暖费和女职工卫生费,场按国家规定按月发给,不计入产量工资,职工平时的生活费由国家借给,按出勤天数计算,每人每日可借1.25元,年终从产量工资扣回,报酬核定的方法与标准,在投入和产出相平时,国家不亏损职工个人收回基本工资。亩成本、斤成本超过时,按斤成本超过的比例,从产量工资中按等比例扣罚斤工资,亩成本、斤成本降低时,按斤成本降低的比例,在产量工资中按等比例增加斤工资,其中亩成本,斤成本有一项不超过,可不扣罚。三大作物的综合生产成本,由场核定下达。 (二)畜牧人员经济责任制:可采取个体、集体、专业承包或职工兼业承包。专业承包母猪群,定员标准25头,每头产仔成活16头,2月断乳头重25市斤,单价每斤1元,定额内成活仔猪每头补贴3.30元,(达基本工资水平)增加收入2:8(个人)分成;专业承包育肥猪,定员标准120头,每头重200市斤,单价0.68元,收支平衡,增加收入2:8(个人)分成,专业承包后备母猪,定员标准50头,年末成活每头补贴114元,超收归己,专业承包母成羊广定员标准 100支,羔羊成活90%,每只25元,羊毛8斤,年末转群,收支平衡,增加收入2:8(个人)分成;专业承包育成母羊,定员标准100只,产品增值25元一只,羊毛7斤,每头交利润7.90元,增加收入2:8(个人)分成;兼业承包母猪,不够规模的母猪群,可由职工兼业承包,每人2—3头,每头年交折旧费25元,一切费用自付,产仔平价出售,兼业承包黄牛:每一职工兼养黄牛两头,饲养费自理,饲养人员使役,统一配种,产权归公,牛犊18个月由生产队收回,给予补贴100元,改良奶牛犊补贴120元,成牛死亡照价赔偿。
(三)水稻承包方案:定员标准,人均60亩,亩产333.3斤,亩用工5.34工日,水稻吨报酬50.40元,超产部纷按吨报酬50—60%,计算超产工资。亩成本,斤成本超过,按斤成本超过比例扣减产量工资,亩成本、斤成本降低,按斤成本降低比例增加产量工资,其中亩,斤成本有一项不超过不扣产量工资。
(四)林业承包方案:造林已经承包两年的可继续承包,已经承包1年的收回。由生产队统一安排,先由机务承包组承包,也可由职工兼业承包或待业青年、家属承包,承包者只负担直接生产费用,间种的豆类产品收入归己,造林达不到质量要求和验收标准,不给投资,承包期为3年,其中当年成活达不到80%以上的,当年不给投资并扣回间种的全部产品,归生产队所有,待第2年补植合格后拨给投资。投资为225元,分3年3次拨给,第1年70%,第2年20 %,第3年10%。速生丰产林均投资为750元,分5年5次拨给,即第1年30%,第2年20%。第3年25%,第4年15%,第5年10%;成龄果园达20—30亩可专业承包,负担职工应分摊的一切费用,实行自负盈亏,不够规模的可实行兼业承包;苗圃承包办法:杨树苗圃人定额4亩,自负生产费用和各种应摊费用,每亩交利润90元超收归己。
(五)生产队管理人员责任制及承包办法:实行岗位责任制,评100分的办法。
(六)分离人员承包办法:分离职工及机务承包组以外,其他行业承包职工统一实行每月可借生活费30元,副食品补贴、取暖费、口粮补贴、女职工卫生费按规定发给。
三、工副业及场直单位的经济责任制另定。
四、各级中小学(包括生产队学校),医院实行基本工资加奖励的办法。
五、节约奖。(略)
六、几项具体规定。(略)
机关整顿与机构改革
1983年,在企业整顿的基础上,根据上级指示精神,今后的领导体制施行党,政分管,设三总办公室:总农艺师、总机务工程师,总会计师。
按照党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干部政策充实和加强了领导班子,孔祥安、周振江、贾乐康、王明义等有大专毕业文化的年轻干部进入了场级领导班子。
精简机关科室,设经济实体,在机关设置外,设置七大公司。
1983年绥滨农场机关设置是:党委办公室、组织部,宣传部、纪律检查委员会、团委、科技、法庭、工会、街道、武装部、公安局。
行玫办公室、农机科、机务科、计财科、农建科、劳资科、粮食科、交通科、卫生科、教育中心、房管所。
经济实体有:基建公司,工业公司、商业公司、林业公司、物资公司、畜牧公司、劳动服务公司。
中共绥滨农场第七届委员会自身建设措施
中共绥滨农场第七届委员会,于1983年9月20日,在七届一次会议上通过了十条自身建设措施,内容是:
一、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每月逢30日为党委班子学习日,有特殊情况可以提前或推后,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边学边议,指导工作。
二、坚持维护党委班子的团结,反对自由主义、分散主义,讨好主义和宗派主义。
三、坚持真理,敢于负责,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每季度召开一次民主生活会。
四、坚持过好双重党组织生活,接受群众监督,不做特殊党员,每半年请基层和机关科室领导讲评一次党委委员。
五、不准利用职权安插子女、亲属和为他们谋私利。
六、不准对基层单位索取农、畜、副产品及任何便宜,禁止用公物拉关系,走后门,以物易物。
七、不准借婚、丧、庆、接礼索礼,大操大办。
八、做到请客不到,送礼不收,下队就餐当时交费。
九、因私事用车,按规定交费,违者加倍罚款。
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平等待人,联系群众,关心他人疾苦,改正工作作风,克服官僚主义。
严厉打击刑事犯罪活动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严厉打击刑事犯罪活动》的指示,农场党委七届一次会议于1983年9月21日通过了关于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严厉打击刑事犯罪活动》的指示的决定。其中提出五条,第一、提高思想认识,在政治上同中央保持一致性;第二、全党动员、全民动手严厉打击刑事犯罪活动;第三、提高警惕,搞好防范措施,确保安全:第四、发挥政法公安机关作用,严厉打击刑事犯罪分子;第五、认真清理盲流人员。
在严厉打击刑事犯罪分子活动斗争中,场党委按上级布署,成立了打击指挥部,各基层单位成立了打击领导小组,召开六次基层党支部书记会议,公安分局、在场打击指挥部的领导下,组织深挖打击、安全防范、巡逻堵卡、法制宣传教育等四个战斗小组,认真传达贯彻落实中央指示和各级政法会议文件,广泛发动群众,不断提高广大干警对这场斗争的性质、目的和意义的认识在思想。和行动上同中央保持一致性。
在贯彻落实中央关于严厉打击刑事犯罪活动中,依照法律从重从快惩治了一批严重刑事犯罪分子,在第一战役的三仗中(1983年8月24日,9月20日;1984年1月19日)。共收捕了人犯43名,其中被判死刑3人,无期徒刑1人,有期徒刑25人,劳动教养3人,转治安处罚12人。共破获各类刑事案件59起。其中重大案件13起,挖出一个盗窃团伙,共收缴脏款脏物折合人民币1万余元。处理治安案件42起。1984年6月,开始第二战役,9月19日收审12人,在严厉打击的同时,带动了综合治理工作的开展,重点抓了基层安全保卫责任制和帮教失足青年的工作,使农场的治安形势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召开首届科技大会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特别是十二大以来,知识分子已成为工人阶级组成部分,受到党中央和各级党组织的重视,充分调动了知识分子的积极性。
1980年重新开始了评定技术职称的工作,又进行了“套改”工作,1981年晋升了一批技术职称,工程师级的有32名,助理工程师级有48名,技术员级的有132名。遵照党中央关于干部队伍要实现“四化”(即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方针,到1983年9月农场第七次党代会召开为止,4年来有4名科技干部进入场级领导班子,有22名科技人员走上各级领导岗位,有37名加入中国共产党,知识分子中现有党员89名;占知识分子总数的36.8%。在生活上也提高了待遇,向上浮动一级工资,增加边疆补贴15元,订阅报刊费10—20元,住房优先,子女安排工作优先,在副食品补助,卫生保健等都有一定待遇。
为贯彻落实十二大以来中央和上级党委对科技工作的有关精神,农场于1983年12月28日至30日举行了首届科技大会,与会人员共290多人,在家场领导都出席了会议。管局科技处、管局科研所、农机校、二九○农场、江滨农场都派代表参加了这次大会,并收到了场内外20多个单位的贺电、贺信。
大会由科委主任郭玉奎主持,总工程师孔祥安在大会上致开幕词,场长张克明代表科委向大会做了科技工作报告。总会计师邝雄洲作了2000年科技发展设想的报告,大会宣读了各专业的论文,奖励了有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举办了科技成果展览。大会选举通过了科协:主席刘学培,副主席孔祥安、郭玉奎,秘书长张海丰、副秘书长于凤臣,委员逄甲本、袁丽君、王金祥、胡国昌、丁蕴炎、兰永千、韩光普、董国喜、林福华、刘梅静。
搞好精神文明建设重新规划场区
为贯彻落实十二大精神,农场第七次党代会提出,继续深入开展“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把这项活动的重点放在治理脏,乱、差上。各级干部、广大党员、团员、工会会员带头干,发动群众制定和遵守场规队约。广泛开展文明队、文明厂、文明校、文明店、文明街、文明家庭活动。到1985年实现场部、队与队之间建成砂石公路网。家属房,公用房都要规划,修路、植树,挖排水沟,除场里少量投资外,各单位发动群众利用业余时间义务劳动完成。开展有益的文体活动,丰富职工业余文娱生活,培养道德情操,增强体质,振奋精神,农场建设文明站,进一步办好业余演出队,广播电视,办好老干部之家,组织好体育比赛,文艺汇演。各支部建立“三室两场”、“两队一校”,对退休的老干部,老职工,除了在物质生活上有所照顾外,还要关心他们的文化生活。
农场从1983年秋季开始,重新规划,修整绿化场部主要街道,“和平路”及其他一些主要街道,加宽路面,重新铺沙,路旁植树,并把“和平路”两旁的多余建筑物拆除。鸡、鸭,鹅架影响环境卫生的,全部移到房屋后面,架设水银路灯,修筑花坛,动员机关、场直单位的人力、机械力量,领导带头,全力以赴参加义务劳动,起早贪黑植树种花,铺沙垫路,除障清垢。并在反复宣传动员的基础上,采取奖罚等有力措施,实行鸡鸭圈养。“和平路”两旁共栽樟子松1500余棵,垂柳1500余棵,修花坛49个,铺沙石路面2800米,场区挖沟9958米,使场部主要街道焕然一新,对改变原来场区脏、乱、差,雨天行路难,鸡鸭到处跑的不文明状态,确实是一个很大的飞跃,对移风易俗起个良好的开端。
1984年7月20日,场工会在农贸市场首次组织花卉展览,参加欣赏的达一万多人次,共展出花卉上百种,展出3天,并对积极支持这次花展,积极献花的家庭和个人进行了奖励,这一活动也是农场建场以来的一个创举,有力地推动了农场的精神文明建设。
调整改革时期农场的经济形势
从1977年九团撤消后,农场在黑龙江省国营农场总局宝泉岭管理局的领导下,在全国国营农场会议精神推动下,乘着粉碎“四人帮”以后的政治形势,在生产建设和农田基本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没有取得相应的经济效果,经营反而造成严重亏损局面,如 1977年亏损40.4万元。1978年亏损380.6万元。造成严重亏损的主要原因是,这两年遇到了严重旱灾,其中1977年年降雨量344毫米,8、9两个月降雨将近20毫米,(比历年两个月平均降雨量减少90%)。造成大田产量降低(大豆垧产980公斤),1978年年降雨量是389毫米,6月,份降雨量只有40毫米,比10年平均降雨量76毫米减少 50%,当时正值麦类作物拔节孕穗期,当年小麦垧产800公斤,按历年对比,小麦减产50—70%。虽有水利设施,但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另外的原因就是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决议》所指出的:“经济工作的求成过急和其他一些左倾政策”还继续起作用,如农田基本建设摊子大,战线长、效益低,在其他农田基本建设上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资金,但都得不偿失。在经营管理上,责任制不明确,规章制度不健全,奖罚不分明,各方面的拨乱反正的任务还没有认真落实。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场在认真落实三中全会精神和上级指示的基础上,于1979年9月召开了第六次党代会,总结了农业上不去的原因,提出了一定要集中力量把农业生产搞上去的奋斗目标,开始了着重点的转移,对农场经济进行了调整,但由于仍然遭受严重自然灾害,没有扭转亏损局面,其中1979年亏损179.9万元,1980年亏损319.5万元,1981年亏损272.2万元。
1982年党的十二大以后,农场认真贯彻十二二大精神和上级有关指示,为加强领导,上级党委派张克明任农场场长,并对领导班子做了相应调整,在党委领导下,全场落实了“专业承包,联产计酬经济责任制和浮动工资加奖励的办法”,开始打破铁饭碗和大锅饭,进行一些相应的调整和改革工作,这年虽然也遇到旱灾,造成一定的减产,但麦收比较顺利,特别是责任制的落实。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经营大大减亏,1982年亏损64.4万元。1983年进一步落实了专业承包,联产计酬的经济责任制。9月召开了第七次党代会,选举了新的党委会,根据干部四化要求,即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原则,配齐了新的领导班子,实行党政分设,场长负责制,在场长领导下,设置三总办公室,配备了总农艺师,总机务工程师,总会计师,负责全场的业务领导工作,这年虽然在春季也遇到春涝、低温、寡照等自然灾害,但经营成果一举扭转了6年连续亏损的被动局面,1983年盈利199.3万元,1984年又获盈利55.0万元。1985年,农场全面兴办起职工家庭农场,建立家庭农场联合协作体,农业获丰收,各业得发展,经营盈利99.2万元,
绥滨农场六届二次职工代表大会
1984年9月26日至28日,在场俱乐部召开了六届二次职工代表大会。这次代表大会,是在全国人民进一步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深入改革的新形势下召开的,是农场贯彻“加快改革”精神,以实际行动迎接建国35周年的大会。参加这次会议的有来自全场各条战线的代表共计422名。其中正式代表311名,特邀代表81名。
大会主要内容,是传达管局党委扩大会议精神,听取场长孔祥安的工作报告,民主选举绥滨农场场长。
由职工代表大会民主选举企业行政领导人,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加强企业基层领导制度建设的一项重要改革,是实现企业政治民主,促进经济体制改革,办好社会主义企业的重要组织保证,是建设符合“四化”要求的干部队伍的一项重要措施,是企业民主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实行民主选举企业行政领导人对于坚持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增强主人翁责任感,转变领导作风克服官僚主义,改进企业的民主管理,推动农场经济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农场在1983年经过全面整顿,建立了各项经济责任制,经营成果一举改变了过去连续6年亏损的局面,党委领导班子健全,实行了明确分工,加强了思想政治工作,消除派性影响,职工队伍团结,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健全并发挥了作用。总的形势是好的,但在体制上,在管理上还存在问题,还不适应形势的要求,还不适应生产发展的要求。大会的指导思想是以党的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为依据,以管局党委扩大会议精神为指导,进一步解放思想,促进农场改革工作全面、深入地开展。
民主选举场长,是农场历史上的第一次,代表参加选举的过程,就是参加企业管理的过程。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办好一个场,关键之一是有一个好场长,因此,选举场长,就是选举农场改革的带头人,治场的当家人,代表们以对农场的未来负责,对全场广大职工群众负责,按照干部“四化”要求,认真挑选既懂经济又懂政治,熟悉生产经营管理、知人善任,有一定组织能力,富有艰苦创业的实干精神,善于走群众路线,代表群众利益,能够到生产第一线工作的同志担任场长,严防“三种人”进入领导班子。
经全场干部,职工代表反复酝酿,孔祥安占选举总票数的83 %,当选为绥滨农场场长;场长提名,经上级党委批准王明义为副场长,郭振和为副经理。
9月27日,大会宣读了场长责、权、利的确认,为明确场长的职责,保障场长行使国家规定职权,搞好农场的经营管理解决由于现行领导体制长期存在的党政不分,职责不清,多头领导,责权分离等原因造成的企业经营管理工作决策慢,效率低,管理效益差的状况,特对场长的责、权、利作了确认,经大会讨论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