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节 物资管理

第二节 物资管理


1948~1955年,农场物资统一采购、统一设库、统一保管。基层单位需要什么,就买什么,用多少就领多少。
  1956~1961年,仍未能形成完整的物资管理体系,手续制度不健全。如;1956年编制计划时,误将收割机升运斗的铁刮板总承 900个写成9,000个,一零之差,造成6,000余元的物资积压。
  1962年,合江农垦局颁发了《国营农场财务管理办法(草案)》,其中有材料管理办法6条,低值易耗品管理办法5条,农场根据《草案》的管理办法,结合农场实际,制定了农场在物资管理上的具体措施。
  物资管理要建立健全帐目,做到帐物相符。财务部门每月与使用单位核对一次帐目,互相签证,1963年,农场翻印了东北农垦总局《关于国营农场财务会计人员职责权限与分工的暂行规定(草案)》,其中明确规定了材料、会计人员的职权8条。从管理制度,核算办法,组织分工各方面,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物资管理体系。
  1984~1985年,做到了供应好、周转快、费用省、损耗少、消耗低、服务优,在1984年,管理局文明站(库)评比中,被评为第一名。
  1985年,被评为总局的文明站(库)。
  物资进销的周转次数,1983年以前周转1.4~1.8次,1984年,年周转次数3.12次,超过要求标准0.12次,1985年,周转次数.993次。三材每亩库存储备1983年以前为7.4~10.00元(包括工业库存),1984年全场亩物资库存下降到3.34元,总库每亩达2.00元,下降64.5%。费用率每万元不超120.00元,1985年达到115.4元。损耗率不超过1%,1983年以前,物资损耗率3.1%,1984、1985年,物资综合损失达到零。1984年原煤年计划消耗20,830吨,实际年消耗17,000吨,揆标准节煤3,830吨,节约23%,柴油按标准节约24.1%,汽油节约6.41%,副油节约3.5%。化肥损耗率,1983年是10%,1984年降到3%。两年相比下降损耗7%,在库物资损耗历年是3~5%,1984年是4%。
  附:历年主要物资消耗统计明细表
    历年物资储备情况统计表
           历年物资储备情况统计表
                             单位:吨



           历年主要物资消耗统计明细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