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一节 电力

第十五章 电力 通讯

第一节 电力


一、机构沿革  
  1964年,由从外地学习回场的10名电工组成电工班。
  1969年,电工班改为电工排,归计划股领导。
  1977年,通讯排与电工排合并,成立通讯电工科,科长郭智善。
  1978年,通讯、电力分开,电力归工业科管理。1981年成立发电厂。
  1983年,电力归工业公司管理。
  1984年,电力与通讯合并,成立通讯电力管理站。
  二、发展概况
  农场的电力发展,经历了初期自发电、外购绥滨电、输入国网电等几个发展阶段。
  农场最早在1953年用小座机做动力发电,场部(现24队处)开始用上电灯和电话。
  一、1964—1966年,是农场电力发展的初期,为自发电阶段;
  1964年,场部电源是修配厂的一台105柴油发电机组。同年将原有380V供电线路升级为6KV线路,经一台升压变压器升压后供场部地区、9队,19队使用。
  1966年7月,架设了由萝北名山变电所至农场3、4、10队6kv,配电线路10.5公里。  
  二、1967—1981年,农场靠绥滨县发电厂供电,为外购电阶段。
  1967年,由基建科主管,组织了35kv 电力施工队,自行设计,自己施工,架设了由集贤至绥滨农场12.5公里的35kv高压输电线路,安装了绥滨农场35ky变电所,其主变电压35/6kv,容量1,000kvA,1968年10月竣工。由绥滨县发电厂供电,从此,改变了农场自发电的局面。同年,又架设了19队至7、8、21队的6kv木杆配电线路11.8公里。21队为二线一地制供电。
  1969年,架设12队6kv配电线路5公里,这是农场第一条采用水泥电杆架设的线路。
  1970年架设了1,2、1l、13、22队6kv配电线路,线路总长16公里,其中1、2队由忠仁变电所供电。
  1971年架设了14、15队、砖瓦厂的6kv配电线路6.5公里。
  1972年,架设了6、20、23、养鹿队6kv配电线路11.6公里。
  1973年架设了5、18、24、26队6kv配电线路20.1公里,其中24队为10米水泥杆线路7.5公里。
  1974年,电业所承担了在农场黑龙江边的大型泵站一东灌区水泵站变电所和线路的施工任务,泵站总装机容量960kv,变压器容量1,800kyA,35ky输电线路15公里。
  1975年架设了25、33、39、29、28、17队6ky配电线路30.8公里,除25队线路为木杆线路外,其他均全部采用水泥电杆。
  1976年改建了23队木杆线路2.7公里。将18队6公里线路改造为水泥杆线路。并将北山公社新华大队、卫星大队线路接入农场电网。
  三、1980年,架设了110kv线路,农场用上了国网电。
  1980年,将15队3公里的木杆线路改造为水泥杆线路。同年,农场承担了由总局设计院设计的从军川变电所至农场的110kv输电钱路和110kv变电所的工程。农场成立了110kv。工程指挥部,由电业所全体成员、生产队全体电工和电焊工等30多人,红旗—100号1台,东方红—75马力拖拉机2台组成了11万工程施工队,线路投资82万元,线路全长36.5公里,经2年施工,于1981年12月110kv输电线路投入运行,从此,农场供电接入国网。同年架设了11万变电所至35kv变电所35kv线路1公里。
  1980年,建发电厂400平方米,购置7台6160柴油发电机组,电厂装机容量960千瓦,做为农场备用电源,为了保证砖瓦厂正常生产,砖瓦厂安装一台6160发电机组。
  1982年,电业所分三个施工组,一个组施工110kv变电所,两个组分别施工5、6、7、21、8队6kv配电线路,线路全部升级为水泥电杆。同年,又施工了11、25队的配电线路,更换为水泥杆。
  1983年架设了13、3、4、10队6kv配电线路。为了加强电力管理,农场投资5万元为场部地区家属住宅安装了电度表,同年建电业所办公室200平方米。  
  1984年,架设水利公司楼10kv配电线路100米,场部地区0.4kv低压线路600米。
  1985年,场投资20万元,架设了27队、38队、苗圃的6kv配电线路19公里。对场部地区西部陈旧的0.4kv低压线路进行了彻底的改架,重新设计施工,又将家属民用电表进行了集中安装。发电厂房进行了修整。
         1972一1985年电力消耗统计表
                            单位:万度



         1964~1985年配电变压器容量变化



  三、电力管理
  场电力发展初期,技术管理比较混乱,设备、技术档案、图纸,规章制度、现场工作规程等均不健全,电业所独立核算后,加强了管理,制定了各项规章制度,实行了工作票制度,成立了营业组,加强了计量收费管理。在电能管理上,实行了电度表计量收费。
  在加强电力管理的同时,农场也注重电工技术的培训,坚持每年举办一次电工安全和技术学习班,提高电工队伍的素质。
  1983年,电业所与职业高中联合开设了电工专业班,为场培训了一批具有初级水平的电工后备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