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节 幼儿教育

第二节 幼儿教育


农场第一个常年托儿所建于1955年。1958年,生产队在农忙时抽几名女职工看孩子,他们缺乏幼教知识,只有少数托儿所的保育员认识较高,责任心较强,能教幼儿数数,看图识字,教唱歌谣等,但不够系统。
  1966年,全场共有39个托儿所,入托儿童406人,保育员75人。1971年,托儿所发展到42所,入托儿童973人,保育员109人。
  1979年,农场对幼儿教育机构进行了调整,大班都配备了有文化的年轻幼儿教师。1983年,场部地区设有4个托儿所。分别是:机关托儿所、商店托儿所、家委托儿所、修造厂幼儿班(预习班5~7岁儿童)。入托儿童为440人。保育员35人,其中,幼儿教师7人。1985年全场托儿所发展到46个,入托儿童940人,保育员98人,幼儿教师40人。为了更好地搞好幼儿教育,1981年以来,先后送出2名保育员到管局学习幼儿教育基础知识。7名幼儿教师到建三江、红兴隆管理局参观学习,以提高她们的业务水平。管理局检查团于 1984年来农场检查幼儿教具展览,农场荣获管理局第二名。1985年,保育员参加总局幼儿教师考试,有18名合格,现担任幼儿教师职务,成立农场幼儿教育事业的骨干,他们按照全国统一幼儿教学大纲进行教学。熟悉教材,认真备课,以炽热之心传授文化知识进行道德品质的教育。为了使孩子们成立祖国的花朵和将来的栋梁开展了“热爱孩子赛,妈妈智力竞赛”,和“学比赛”等活动。
  农场托儿所的基本建设不断发展,较大的托儿所有黑板、桌椅、手风琴、小提琴、收录机、电子琴等教学用品,还自制了转椅、铁滑梯等儿童玩具。教学工作逐步走向正规化。在幼儿教育中有计划地开展了语言、计算、美工、音乐、体育、珠算、木偶等课程。幼儿入小学前能认100多个字,会歌谣50多首,会20以内的加减法,识简单的几何图形,能背诵古诗30首,拼音字母基本上全掌握,为上小学奠定了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