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节 师资随着农场教育事业的发展,学生人数不断增多,中、小学校数量不断增加,全场中、小学教师队伍亦在不断扩大。
1951~1957年,小学教师均由原富锦县和绥滨镇划归农场任教的人员担任,这批教师多数具有一定的教学经验,文化水平较高,能够独立教学。因此,这个时期农场的教师素质和教学质量都较高。
1958年,开办了初中,中、小学教师扩大到8人。1959年,福兴乡和忠仁乡并入农场的教师,多数是原地方的老教师,他们的思想觉悟较高,有事业心,具有一定的教学经验,尤其是1958年大批转业官兵来场后,部分是军事院校的学员和在部:队任教多年的文化教员,充实到教师队伍,使农场的师资水平和教学质量都有了明显的提高。
1961年~1966年,13名大学生分配到农场学校。为了充实教师队伍,又从山东招聘了6名中学教师。五年来学生的及格率和升学率大大提高,成绩显著,为以后教育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文化大革命”期间,一些老师被批斗,下放劳动,离开学校,教学工作一度受到影响,1969年以后,农场陆续采用了大批城市知识青年担任教师,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农场党委抓紧落实知识分子政策,使部分教师返回教育岗位,并开始对教师进行培训,举办了初中物理、数学两个班。通过办班学习,教师的文化水平和业务能力有所提高,教学质量也随之提高。
1977年开始,大批城市知识青年陆续返城,教育战线出现师资奇缺,为了保证使农场的教育事业稳步发展,1979年春教育科面向全场命题考试择优录用了206人任代课教师,农场根据他们的实际文化水平和业务能力进行了分期分批的培训,参加学习的人数有120人,占总人数70%左右,学习时间为半年。并且还多次组织教学观摩和教学研讨会等活动,使他们逐步胜任了教学工作。
1982~1984年,全场中、小学教师参加全省教师教材过关考试,合格人数为244人,其中,中学教师合格人数103人,小学教师合格人数141人。经几次全省会考,对教师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很大,学习的自觉性空前高涨。
1980年~1985年,全场离职进修大学本科、专科的有34人,现在校人数4人,毕业人数30人。内招的小学教师,中专人数21人。中学教师函授本科、专科53人,其中:在校18人。电大在校10人,毕业25人;小学教师高函2人,电大2人,中专函授毕业64人。
附:1985年任教教师文化程度统计表
历年教师离职进修情况统计表
1985年任教教师文化程度统计表
历年教师离职进修情况统计表
(本科、专科)
续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