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节 文艺

第二节 文艺


农场建立初期,职工文化生活较贫乏,在各级领导的支持和帮助下,成立了业余的民间艺人和文艺爱好者的宣传组织,他们深入田间地头,根据形势,自编自演,以地方戏曲说唱、歌舞为主,宣传好人好事。
  60年代初,为了鼓舞全场职工战胜自然灾害,排演了一些大型剧目。有李世颖编写的七幕五场大型话剧《三江烽火》,王善明编写的五场歌剧《白果树下》等,深受群众欢迎。
  1962年~1965年,农场组织全场性的文艺汇演2次,推动了文艺活动的开展。
  1966~1972年,农场成立了毛泽东思想宣传队,排演了许多时代剧目,在连队和团部巡回演出400余场,后解散。团中、小学校也相应成立了宣传队,在团部和连队巡回演出300余场。各连队也成立一些短期的文艺队,分别在麦收、秋收、春节期间进行演出。
  1973~1979年,场文艺宣传队几经成立解散,这期间组织全场性歌咏比赛2次,有43个单位参加。
  1980年后,农场成立业余演出队,经常到农业生产队进行慰问演出,这期间的节目,大多是自编自演,宣传当前好人好事,把农场的经验编写快板、相声、小歌舞等。这期间农场组织了全场性的文艺调演4次。
  1980~1985年,获得总局“文化轻骑”奖1次,(1982年);获得总局“优秀演员奖”5个,管局“优秀演员奖35个;获得总局”“优秀节目奖”11个,管局“优秀节目奖”47个;获管局“创作奖”20个;获管局“精神文明奖”6次,获管局“优秀演出单位奖”5次,获管局“优秀表演奖”50个。这期间是农场文艺活动兴盛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