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六节 科学技术成果

第六节 科学技术成果


1980年,高景福开始进行育成东北细毛羊新品种的试验,经过4年引进纯种考力代改良,从产毛量、个体重、毛长、屠宰率、体型及外貌等方面均获得东北半细毛羊的理想型标准,产毛量比改良前提高了12.5%,成为东北半细毛羊的育种协作点,荣获总局、管局科技奖。
  1983年,兰永千针对小黑杨树种育条分枝多的特性,进行分枝芽插育苗试验,取得了明显效果,使小黑杨育苗成本降低30%,繁殖速度提高30%,获得管局科技成果奖。
  1982年,郭玉奎测定了引进的大型圆型喷灌试验的效果,得出大面积喷灌的合理化结果,获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小麦实施喷灌后垧产2.45吨,比未喷灌的小麦1.5吨增产59.7%,获得宝局科技奖。
  1983年,侯作祥对小麦因土施肥在不同自然条件下的适应性进行调查,不仅能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和土壤养分的利用率,而且增加经济效益,通过调查试验的达到37,800亩,小麦增加产量12— 51.4%。这种因地施肥的方法,不易受自然条件的制约,特别是在低湿多雨、日照偏少的情况下,效果更明显。此项试验获宝局新技术试验、推广成果奖。
  于凤臣的喂饲次数对育肥猪增重影响的试验。找出了对育肥猪的标准饲养及不限量喂饲的最佳喂饲次数,以发挥育肥猪的最大育肥效能,提高饲料的利用率,节约饲料,降低成本。无论是标准化饲养,还是限量饲养,均以5次喂饲效果最佳,4次较好,该项试验荣获宝局1983年科技奖。
  另外,一些业务部门与管局业务部门或兄弟场合作的试验项目,也取得了良好的试验结果及经济效益。为农场及管局内的新技术试验,推广成果取得新鲜经验。这些科技项目均获管局新技术试验、推广成果奖。
  获得宝局一等奖的科技项目:
  一、小麦新品种:克丰3号;垦大一号高倍繁殖。
  二、推广大豆新品种“合丰22号”。
  三、推广小麦新品种“克丰6号”。
  四、猪的三元杂交。
  获得宝局二等奖的科技项目:
  一、试验小麦新品种“克丰3号”。
  二、试验小麦新品种“垦大1号”。
  三、试验大豆新品种“合丰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