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以忘怀的五月三日
第三章 回忆录
难以忘怀的五月三日
—粮食科科长李远洪
一九五八年四月二十三日,一列从“天府之国”号子口车站开出的满载垦荒军人和军人家属的火车,向北国边境密山方向驶发。按计划五月一日要到达目的地,因为要把这个日子作为双重纪念日。头几天列车前进得比较顺利,一过哈尔滨,问题接踵而来。在一面坡停车吃饭时,上级突然传来指示,这车垦荒军人不去密山方向了,要改去“沙莫斯”。也不知是领导传错了,还是有人听错了,我们的要求是去开垦北大荒,不是去“沙莫斯”,怎么随便改变我们要去的地方呢?一些不明真相的人跟着起哄,有些家属听说要去“沙莫斯”,更是哭成一团,纠缠很长时间都不上车,经带队领导多方面的做工作,列车才又向前进发。
四月二十八日早晨,北方天气刚刚放亮,鞭炮声把大家从梦中惊醒了,带队领导传来指示,列车到达终点站一一佳木斯市。站上有市政府和农场来的领导同志欢迎,立即下车排队。接受欢迎仪式后,一辆辆汽车把我们这些垦荒者接进了市区早已安排好的地方,住下休息几天。农场来接我们的领导同志到我们住处问寒问暖,大家也向农场领导同志问长问短,亟待了解农场情况,我们要去的地方到底是不是“沙莫斯”?一时把农场的领导同志问糊涂了。“我们这里是一望无边的三江平原,土地肥沃,它已经沉睡几千几万年了,等待着你们来开垦,等待着你们把它变成祖国的粮仓,哪有什么“沙莫斯”呢?等农场领导同志得知其“沙莫斯”的来源后,笑着对大家说:“同志们!你们所说的沙漠斯不是别的地方,就是你们现在住的地方,有着几十万人口的佳木斯市,但是大家要去的地方不是你们听错了的“沙莫斯”,也不是佳木斯,而是离这里还有几百里路的松黑二江三角地带,名叫国营绥滨农场。一场语言上的误会,前两天弄得大家人心惶惶今天弄得大家哄堂大笑,终于一块石头落了地。
四月三十日我们又准备启程了,农场来的领导同志说:到达目的地还得两天,坐船经过松花江下游到黑龙江往上走四、五十里路就到农场所在地了,江边离场部只有三十多里路。大家一听十分高兴,因为“沙莫斯”的恐惧消除了,坐船经过三江据说是还能见到苏联人,渴望已久的第二故乡就要到了,这个日子是多么的有意义啊!正当全国人民到处都在庆祝纪念她时,我们满怀激情到了我们向往的地方,新的生活就要从这里开始。事情往往都不是人们想像的那样,当轮船行驶到二江汇合口时,满江的大冰块滚滚下流,这些垦荒者都是第一次见到,感到十分神奇。农场的领导同志召集我们开了紧急会议,告诉大家:“由于黑龙江冰排阻挡,不能往前走了,往前走是危险的,要返回在绥滨镇下船,今天是“五一”国际劳动节,不能到农场过了,咱们就在船上过吧。会后大家又议论纷纷:“往前走有危险,往后走有没有危险?还是搞清楚了再走吧,我们的生命没丢在战场上,也不能白白扔在松花江里。”农场领导知道后又来给大家做解释工作“黑龙江冰排未跑完走船有危险,松花江冰排跑完了就没有危险了,请大家放心吧。”
到绥滨镇下船已是五月二日了,北大荒的气候出现了暖意。农场领导讲,这离农场还有七十里,北大荒正是返浆期,路非常不好走,有的地方要趟水,要陷脚,少带东西,行李由拖拉机拉,大家再辛苦一天,今天休息,明天吃完早饭步行到农场。七十里路对一些久经沙场的军人来讲算得了什么呢?可对一些垦荒者家属,特别是那些城镇来的,从来未长途跋涉过的大姑娘小媳妇来讲,可算得上一次严峻考验了。这一天的行程,前前后后你就看吧:那些没有带媳妇的单身汉,或者虽把媳妇带来了,但这个媳妇对走几十里路不在话下,确是比翼双飞,你追我赶,有说有笑一鼓作气,很快就到达目的地了。有的小两口走一段休息一气,遇到泥泞险路你扯着我,我拉着你,前脚未站稳后脚拔不出来,或者脚拔出来了可鞋找不到了,再遇到险段女的就不敢走了,男的无奈只好背着女的,越过险段。有的走不远遇到村庄就不想再走了,女的说我走不动了,男的只好同意,安慰她说:今天已不像在部队打仗下命令一样了,不按时到达贻误战机要“枪毙”。那个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晚到几天也不至于“枪毙”的。还有的小两口一边走一边干仗,一边哭一边哄。其中有那么一对,走出不远女的往地上一躺,对天号啕大哭,对男的说:“要去你自己去,我是不去了,这个鬼地方,走不到地方就得掉进泥坑淹死,我嫁给你算是瞎了眼,倒了八辈子霉了。”男的说:“当初我都对你说明白了,我要去北大荒,离家万里,十分艰苦,要在那里安家落户一辈子。你说再远我也去,再苦我也不怕,你说的话难道不算数了?”两个人闹翻了,男的说:“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我往前走,你往后退,咱们分手吧!”男的说完头也不回地往前走去,女的一看慌了神,把自己扔在这里不被狼吃了,也得饿死在这里,于是又哭又喊,连滚带爬:“你等等我你到哪我跟你到哪!永不变心,誓不后悔……”其实,男的只不过想治治她,说:“你要跟我过,就痛快往前走,到北大荒垦荒一辈子。”“我保证勇往直前,誓不回头……”这回走起路来比原来精神多了。一场舌战过后,他们却没掉队,早点晚点都到达目的地了。
五月三日这天,农场到处张灯结彩,欢迎垦荒者的队伍排出场部好几里路远,从下午三点开始见到第一个垦荒战士入场,到晚间八点最后一个为止,喇叭声、锣鼓声、鞭炮声经久不停,给我们这些垦荒战士的第一个印象是:北大荒并不荒凉,北大荒的人亲、土地肥。在这里安家落户并不可怕。
现在,这些垦荒者在这块土地上已经战斗生活了二十八年了,这里的荒山没有了,这里的草原已变成万顷良田,这里的小马架子已变成了一幢幢砖瓦房,每年从这块土地上运往祖国各地上万吨粮豆,支援祖国建设。每当到了五月三日这一天,这些垦荒者总是不能忘记,总是十分怀念,哪怕是因为工作生产忙,不能召开庆祝会,也要自动组织,三五成群,欢聚一堂,开怀畅饮,共庆胜利,旧的一年过去了,新的一年再继续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