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忆新居

忆新居


                 工商科科长 唐明永
  一九五八年四月,凉山平息叛乱的战斗刚结束,我们部队的八百多名转业官兵和四百多名家属,随十万大军来到北大荒,被分配到黑龙江畔的绥滨农场,这里虽然土地肥沃,却人烟稀少,我们去的第五生产队,只有二十多名职工和两幢半草房,一幢是食堂,一幢是小马架物资仓库,还有半幢(其实是两间)办公室兼集体宿舍,一下增加男女一百二十多人,住房的确十分困难。为了栖身,我们从树林砍回树条,在集体宿舍架上双层铺,住四十多名单身汉,在小马架仓库里搭上对面铺,每家八十公分(两口人)以蚊帐或雨布为界,小马架内住了四十六对,九十二人。就这样安营扎寨了,开始了征服北大荒的战斗。根据王震部长的指示;“边生产,边建设”,我们兵分两路,男的大部分上“前线”开荒种地,留少数男同志带领女同志修路搞房建。当时建材十分缺乏,同时需要量也大,国家无力解决,只好自己动手,就地取材。建房全是干打垒、披草盖, 当时买块玻璃都很难,窗户用纸糊。从五月十五日备料开始到十月底为止,经五个多月的奋战,不仅我们一百二十多名转业官兵住上了新居,原来那些“跑腿”的老职工也安上了家。我们几个“兵头”曾表示过,“如有一户没住上房,我们仍住小马架仓库”。因而,我是十月二十八日封冻后,才搬进了抢修的“新居”。我搬进新居那天的场面,是我一生中最难忘的,也是对我教育最深的。老工人高大爷跑到二十多里外的集贤屯买回窗户纸,将我原用报纸糊的窗户换上了新窗纸。谷大娘还将自己食用的豆油将窗户纸油上,屋里格外亮堂。东北的大姐和战友的家属,将我们的房间布置得崭新,既有东北风格,又有南方色彩,全队百多口人都去祝贺我的“乔迁之喜”’还写了副对联贴在我家门上。上联是“先结婚后恋爱情意更深”;下联是“先别人后自己风格感人”;横联是“新人新居”短短的几个月里,从五湖四海汇集到北大荒的人们,结下了深深的友谊。只为住房这件小事,群众给我这样大的信任和关心,从那时起我就暗暗下了决心,共产党员任何时候都要把群众放在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