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一节 医疗体制改革

第八章 医疗制度改革

第一节 医疗体制改革



                  第一节 医疗体制改革
  1997年前,农场医院属于事业单位,收支由农场统筹拨款,职工的工资按档案工资发放。
  1998年开始,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医院开始不断深化医疗体制改革,实行企业化管理,逐步建立了自负盈亏、自主经营、自主分配、自我发展的管理体制。引入竞争机制,打破常规的用人用工制度,取消了干部能上不能下、职工能进不能出的旧体制,实行院长负责制和职工劳动合同聘用制。根据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采取双向选择,择优录用,以事定岗,以岗定员,竞争上岗,逐级层层聘用的用人机制。
  分配方式上,取消档案工资,实行全员年薪加效益工资制,职工的个人收入与效益挂钩,工资能升能降,以岗定酬,岗动薪移。同时,还一改过去全院一级核算模式,划小核算单位,实行医院与科室两级核算制。
  2004年,医院加大改革力度,首先,从人事上打破以往一岗多人,活轻薪高的不完善体制。为减轻科室和医院的负担,对一些50岁以上的老护士实行低薪内养。其余医务人员实行考试考核,竞聘上岗,后勤人员也实行一人一岗或一人多岗。个人分配上,将工作量、医疗服务质量、医德医风建设、科室管理等捆在一起,综合考核后,实行绩效挂钩,成本核算,效益分成,两级分配。
  2005年底,医院又被划归为事业单位,工资等未改变。对50岁或工作30年以上的医务人员实行内退,工资按基本工资发放。
  为了全方位开拓医疗市场,除了加强人才培训、医疗设备更新外,还想办法吸引场内外周边乡屯的患者。实行近距离免费接送、免费早餐、出院时减免处置费 10%等措施。村屯患者在农场医院住院可以按农村协作医疗的标准进行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