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节 工业改革

第二节 工业改革



                  第二节 工业改革
  1996年,为建立“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企业经营管理机制。农场对所有场属工业企业实行承包经营。1997年以后加快了改革步伐,开始对场直企业进行产权制度改革。主要分三个步骤,即承包经营、高风险抵押经营、民有民营。
  面粉厂1997年由该厂厂长承包经营。1998年经国有资产评估部门评估后以60万元整体出售给二九○农场职工刘成江,实现了民有民营,更名为“雪莉莱”面粉厂。
  浸油厂1997年10月至1999年由代福海高风险抵押承包经营(抵押金10万元)。2000年由五常县人承包经营。2001年由于产品滞销,承包人无力继续经营,浸油厂停产关闭。2005年农场招商引资,在浸油厂新建一条精米生产线,原浸油生产线及附属设备拆除归集。
  精米厂于1997年10月至1999年由赵芙蓉高风险抵押承包经营(抵押金10万元)。2000年由于设备老化出米率低,产品质量低,经营者流动资金短缺而无力经营停产。2001年至2003年由王全阁租赁厂房、库房和场地。合同到期后交回农场管理。2004年经国有资产评估部门评估后整体出售。
  修造厂1996年至1997年实行承包经营方式。由于农场农业机械更新,修造厂机械修理及简单的部件加工难以维持经营,属微利企业。农场于1997年12月在国有资产评估机构评估后对修造厂资产整体出售。农场职工黄宝玉以135万元竞标买断。首付35万元,余款100万元采取分期付款方式,其中流动资产30万元分两年还清,固定资产70万元分 5年还清。修造厂更名为三江机械厂,实现民有民营。
  电业局1996年至1997年实行承包经营,年利润指标 3.5万元。1998年至2000年实行高风险抵押经营,年固定上缴33万元,抵押金20万元。2002年10月隶属关系改变为宝泉岭电业局直属。
  砖瓦厂1996年同基建队合并成立建筑公司,1997年 8月恢复原企业名称,砖瓦厂职工唐成宏承包经营,年上缴11.5万元,承包抵押金7.7万元。1999年8月经国有资产评估部门评估后整体出售。原承包人唐成宏以50万元竞标买断。砖瓦厂实现民有民营。
  乳品厂是农场始建于1985年的乳制品生产企业,几经投资改造已达到日处理鲜奶30吨,资产总计488万元。1996年至1997年实行承包经营,年上缴 22.3万元。1998年宝泉岭成立乳业集团,农场乳品厂以固定资产净值入股宝乳集团。2001年5月至2002年6月乳品厂又加入摇篮乳业集团。2002年 7月加入完达山乳业集团下属的东方乳业分公司。几经资产重组,截止2005年底,由完达山乳业集团运作上市。农场乳品厂归属问题还未明确。
  从1996年工业企业三项制度改革开始到随后的产权制度改革,农场所属 7个工业企业全部完成转制。其中民有民营企业 4个,即面粉厂、精米厂、修造厂、砖瓦厂;隶属关系改变的企业两个,即供电局、乳品厂;关停企业1个,即浸油厂。
  工业企业下岗人员分流安置:农场原7个工业企业在册职工871人,随着企业转制,除改制后企业聘用210人为合同制工人外,其余661名职工农场都进行了妥善的分流安置。首先出台优惠扶持政策,鼓励有一技之长者经商或办私营小企业。目前农场从事个体修理修造、粮油批发和零售、谷物磨制、糕点加工、豆油加工、私车出租等行业有 150余人为工业分流人员。剩余的 510余名职工与农场分批签定劳动合同,鼓励这些人到生产队经营承包土地种植,使改制后的下岗职工得到了妥善的安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