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第三期改革试验 第二节 第三期改革试验
农场第三期改革试验工作是继第二期改革试验结束后,按照国家对农村改革试验的大政方针,从2001年开始进行,计划于2008年结束。此期改革试验确立了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综合改革试验的主题,其主要内容包括三个子项目:优化经济结构、生态示范区建设、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一、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
本试验期为 8年(2001~2008年),分两个阶段实施。 第一阶段 2001~2005年,第二阶段2006~2008年。
实现农业现代化规划指标表
(2000年)
表2—13
续表2—13
二、试验子项目
(一)优化经济结构。大力加强第一产业,调整提高第二产业,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在农业内部结构调整上,大力发展以水稻为主的特色种植业,使其达到占耕地面积的 70%。大力发展以奶牛为主的畜牧业,通过奶牛发展,实现过腹增值,牵动种植业发展。加强以植树造林为主的生态林业建设,重点建设以苗圃为主的育苗基地,提高森林覆盖率,实现农田林网化。扶持壮大以稻米加工化、乳品加工龙头企业,实现稻米产业化、乳品产业化。加快发展服务业,拓宽服务领域,扩大总量,以经贸为龙头,促进农副产品的销售。
(二)生态示范区建设。实施农业、牧业、林业、水利、小城镇、环境六大生态工程,加快生态示范区建设步伐。实施生态农业建设工程,发展质量效益农业,建设绿色优质水稻30万亩和绿色优质旱田作物18万亩生产基地。引无污染的天然江水灌溉,生产优质稻米等绿色食品。实施畜牧业生态工程,推动畜牧业超常规发展。实施生态林业工程,提高森林覆盖率。实施生态水利工程,防止水土流失。实施生态小城镇建设工程,改善人民生活环境。实施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工程,促进可持续发展。实现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三)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通过农业现代化建设改革试验,农场经济实力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全面提高。到2005年,全场人均纯收入6 200元,人均住房面积 18.2平方米,自来水入户率96%,有线电视入户率82%,教育普及率93%,恩格尔系数 0.39。到2008年全场人均收入达到1万元,人均住房面积21.3平方米,自来水入户率100%;有线电视入户率90%,教育普及率98%,恩格尔系数0.35。
三、第一阶段试验效果
农场三期改革试验经过 5年的试验探索取得了显著效果,有力地推动了农场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其各项试验指标均超过预期计划。2005年与三期改革试验前的2000年相比,国内生产总值由2.4亿元达到了 4.5亿元,增长了87.5%;粮豆总产由16.9万吨达到了23万吨,增长了38.9%;人均纯收入由4 460元达到10 500元,增长了 135.4%;企业利润由400万元达到1 155万元,增长了188.75%。职工生活水平明显改善,社会事业日趋繁荣。农场拥有比较完备的广播电视教育、职业技术培训教育等体系,全场中小学全部实现集中办学。社会保险“五项统筹”参保率达到98%,全场有线电视入户率达98%,自来水入户率达96%,电话普及率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