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一节 概况

第二章 种植业

第一节 概况



                 第一节 概  况
  1996~2005的10年,是农场农业高速发展的重要历史阶段,这10年总的来说是种植结构日趋合理、粮食产量逐年提高、科技意识不断加强、种植水平日益提高、职工收入一翻再翻。
  一、播种面积
  农作物播种面积从1996年的31 753公顷增加到2005年的 34 563公顷,增加播种面积2 810公顷,增长了8.8%。
  1996年总播种面积 31 753公顷,其中:水稻由1995年的4 251公顷增加到 7 070公顷,占22.3%; 大豆7 212公顷,占22.7%;玉米9 500公顷,占29.9%;小麦5 108公顷,占16.1%;甜菜2 072公顷,占6.5%;其他经济作物和杂粮791公顷,占2.5%。
  1997年总播种面积31 753公顷,其中:水稻9 070公顷,占28.6%;大豆9 696公顷,占30.5%;玉米6 051公顷,占 19.1%;小麦3 487公顷,占11.0%;甜菜2 165公顷,占6.8%;其他经济作物和杂粮1 284公顷,占4.0%。
  由于1997年糖厂生产的甜菜育苗肥中缩二脲超标,致使全场 1 000公顷甜菜纸筒育苗受肥害严重,秧苗大面积死亡,被迫改成直播甜菜,产量受到极大影响,1997年底糖厂由于经营不善、连年亏损,宣告破产。农场从1999年后便取消了甜菜种植。由于1997年遭遇早雪的袭击,玉米成熟度极差、含水量高达40%~50%,其他作物产量也不高,再加上价格低迷,种植业效益步入了最低谷。1998年土地承包成为农场的第一难题,为了不使耕地撂荒,农场不得已采取了机关科室种地、生产队统营的方式,共计面积1 850公顷。
  1998年总播种面积31 700公顷,其中:水稻由1997年的 9 070公顷增加到11 500公顷,占36.3%;大豆6 991公顷,占 22.0%;玉米5 002公顷,占15.8%;麦类6 024公顷,占19.0%;甜菜2 115公顷,占6.7%;其他经济作物和杂粮68公顷,占0.2%。
  1999年总播种面积 32 844公顷,其中:水稻11 500公顷,占35.0%;大豆 4 013公顷,占12.2%;玉米3 567公顷,占10.9%;小麦11 511公顷,占35.2%;大麦516公顷,占 1.6%;其他经济作物和杂粮1 690公顷,占5.1%。
  2000年总播种面积32 842公顷,其中:水稻由1999年的11 500公顷增加到18 000公顷,占54.9%;大豆8 020公顷,占24.4%;玉米465公顷,占1.4%;小麦2 054公顷,占6.3%;特色作物和杂粮4 303公顷,占13.1%。
  2001年总播种面积32 120公顷,其中:水稻由2000年的18 000公顷增加到20 000公顷,占62.3%;大豆9 813公顷,占30.6%;玉米675公顷,占2.1%;小麦94公顷,占0.3%;其他经济作物和杂粮1 538公顷,占4.8%。
  2002年总播种面积32 842公顷,其中:水稻由2001年的20 000公顷增加到20 871公顷,占63.5%;大豆6 116公顷,占18.6%;玉米1 858公顷,占5.7%;小麦826公顷,占2.5%;大麦1 128公顷,占3.4%;其它经济作物和杂粮2 043公顷,占6.2%。
  由于2002年水稻受到低温冷害和雪灾的影响,种植面积锐减。2003年总播种面积31 178公顷,其中:水稻由2002年的20 871公顷减少到15 138公顷,占48.6%;大豆10 948公顷,占35.1%;玉米2 405公顷,占7.7%;小麦443公顷,占1.4%;大麦978公顷,占 3.1%;其它经济作物和杂粮1 266公顷,占4.0%。
  2004年国家出台了各种优惠政策,使职工的种地积极性空前高涨,2004年全场总播种面积35 118公顷,其中:水稻由2003年的15 138公顷增加到20 867公顷,占59.4%;大豆9 351公顷,占26.6%;玉米3 385公顷,占9.6%;小麦809公顷,占2.3%;经济作物和杂粮706公顷,占2.0%。
  2005年国家继续实行 “一免两补”政策,而且2004年水稻产量高、价格好, 亩效益都在300~400元,致使农场内部职工出现新一轮抢地风波,职工对种植水田的欲望非常强烈,全场水田在2004年基础上又增加 496公顷,2005年全场总播种面积34 563公顷,其中:水稻21 363公顷,占61.8%;大豆5 683公顷,占16.4%;玉米3 633公顷,占10.5%;麦类(大小麦)1 119公顷,占3.2%;万寿菊1 502公顷,占4.3%;经济作物和杂粮1 263公顷,占3.7%。
  二、农时情况
  农时标准化越来越好。多年来,通过强化管理,制定农业目标管理考核办法,严管重罚,目标倒计、电视曝光等措施,加大督促工作力度,使农业生产基本在要求的时限内完成任务。
  2004年大豆 4月26日开始播种,5月20日播种结束。水稻5月8日开始插秧,5月31日新老稻田插秧全部完成。玉米5月10日前播种结束。在秋收阶段,大豆 9月15日开始收割,9月30日收获结束。水稻9月14日开始割晒,10月1日前割晒面积10 586公顷(15.8万亩),占水田面积的50.7%,并100%捡拾。水稻直收10月2日开始,每天出动收割机 300台,最高日进度1 800公顷(2.7万亩),10月10日全部完成水稻收获任务。玉米10月15日100%上场。经济作物9月21日收获结束。
  2005年大豆5月6日开始播种,5月20日播种结束。水稻 5月11日开始插秧,5月30日插秧全部完成。玉米5月15日前播种结束。在秋收阶段,大豆 9月18日开始收割,10月7日收获结束。水稻 9月19日开始割晒,10月1日前割晒面积 4 653公顷(6.98万亩),占水田面积的21.8%,并100%捡拾。水稻直收10月2日开始,每天出动收割机400台,最高日进度2 800公顷(4.2万亩),10月10日全部完成水稻收获任务。玉米10月20日100%上场。经济作物9月25日收获结束。
  三、产量情况
  10年来随着高产高效作物面积不断扩大,粮食产量逐年提高,到2005年粮食产量已达到230 187吨,比1996年增加88 886吨,提高了62.9%。
             主要农作物播种收获始终期统计表
                 (1996~2005年)



            粮食总产量与部分作物公顷单产总产表
                 (1996~2005年)
  表3—9                               单位: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