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概况
第三章 水稻
第一节 概况
第一节 概 况
20世纪90年代中期是农场水稻生产快速发展的时期。1996年成立了水田开发公司,后改为水稻办公室,不断加大开发水田的力度,水稻种植户享有优惠政策,所用物资,包括机、泵、管、带都由农场给予垫支,贷款分期偿还。由于政策的拉动,水稻生产逐年扩大,到2000年水稻种植面积扩大到18 000公顷,是1989年前的 2.5倍。水稻产业化生产已成为农场的支柱产业,通过生产实践和科学技术培训,聘请专家授课,外出参观学习,农场每年逐个生产队进行科技培训,推广应用“三化”(旱育秧田规范化、旱育壮苗模式化、本田管理叶龄指标计划化)栽培和叶龄跟踪诊断技术,水稻产量和质量逐年提高。
从2003年开始,农场对水田的种植不再给予垫支。水稻产出效益高,抵抗风险能力强,家庭农场对种植水田积极性高涨,到2005年水田一跃发展到 21 363公顷,占全场播种面积的62%。种植户发展到2 090户,单产达到546公斤/亩,总产达到17.5万吨,占全场粮食总产量的76%。
历任水稻办主任:宋士林、苏志鹏、郭 敏、白 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