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收获 第五节 收 获
1997年前,水稻收获机械主要是东风Z5、Z6、1075、E512、E514。这些旱田使用的收获机械,收获水稻浪费较大,糙米率高、杂余多,为减少收获损失,有些农户不得不用人工割、捆、脱谷。随着水稻开发面积的增加,水稻机械需求量越来越大,而粮食上交标准质量也高,老型机械远远达不到收获要求标准。为提高收获质量,从1997年开始对E512、E514改装为轴流式,同时引进更新机械。如:佳联产3060、3070、3080,福田产“谷神”3088、、3316、3518等,这些新型机械的引进,为水稻收获和增收起到很大作用,到2000年水稻收割全部实现了机收,主要分联合直收和割晒拾禾。倡导割晒,割晒可提前收获,稻谷便于存放,但是由于农户嫌麻烦,认为割晒增加成本,坚持联合收割的多,而联合收割一般都在10月中下旬重霜后才能收获,带有风险性。1997年10月9日、2002年10月 17日的两场早雪使部分水稻被捂在地里没能及时收回,损失严重。
年打井统计表
(1996~2005年)
表3—19 单位:眼
水稻单产统计表
(1996~2005年)
表3—20 单位:公斤
水稻种植面积统计表
(1996~2005年)
表3—21 单位:公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