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队伍建设与培训
第三节 队伍建设与培训
第三节 队伍建设与培训
随着农业经营体制的改革,农机设备在不断购进,农机队伍也随之壮大起来,但新生力量的业务素质不是很高,相当一部分驾驶员没有经过业务培训,有钱买回车就直接操作,根本做不到 “三懂、四会”(懂机械构造原理、懂农机操作规程、懂农业安全法规,会操作、保养、维修、调整)。 为了扭转这一局面,农场制定了专门的培训计划,进行多层次、多渠道的全面培训。集中培训、分片授课、播放录像带,利用各季节现场会,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凡新学员必须参加三个月的基础培训才能上岗,驾驶员三年培训一次,主管机务的生产队长每年培训一次。
1996年,农场出资3万元,由各副队长带队,统一食宿,集中培训联合收割机驾驶员266人。
1997年,举办一期副队长学习班,参加人数42人。举办一期东方红1002和联合收割机驾驶员培训班,参加人数205人。各生产队还自请厂家工程技术人员来亲自授课,培训业务人员917人。
1998年,农场出资 5万元,用于培训费用支出,学员食宿免费,并发了学习用品,对评选的先进单位和优秀学员给予奖励。场长刘长友、副场长王经国、宋世林到会亲自讲课,培训班参加人数470人。本次培训重点学习了三个标准化(农机技术状态标准化、田间作业标准化、农艺措施标准化), 田间机械作业操作规程、大豆机械三垄栽培综合技术应用、原垄卡种、新技术应用、农机管理条例等内容。
1999年,农场投资3万元,对全场东方红1002和上海654拖拉机的驾驶员及机务队长进行培训,学习人数达 272人。从厂家聘请科技人员授课,收到良好效果。麦收前,宝泉岭农机校培训部教师来场为JL1075培训班人员授课,学习人员45人。
2000年,举办各种形式的培训 28次,参加人员1 725人次。此外,农机科一直用农机监理费为广大有机户订了180份《农机安全报》,下发到各生产队。
2001年,通过“走出去、请进来”方式,组织外出参观学习、现场演示、看科教片、农机大集等形式的培训班16次,参加人员2 715人次。
2002年,针对农场引进一批JDL—3070和3518CTS联合收割机,聘请厂家技术人员来农场进行培训,培训人员达130多人。
2003年,举办两期学习班,学习免耕深松技术、气吸精点、割晒使用调整等技术,参加人员171人次。
2004年,全场5次学习班共培训人员2 816人次,举办一次知识竞赛。
2005年全场 4次共培训驾驶操作人员2 410人次,其中JDL3070、3080联合收割机驾驶员培训班各一次,大马力学习班两次,农具学习班一期,现场会5次。
近几年,农场每年都投入3~5万元作为培训经费,购买了电脑、投影仪、摄像机、数码相机,实现了多媒体教学。每年冬训,驾驶员到场部办班,不仅免费听课,而且还发给笔和笔记本,中午到宾馆免费就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