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万头猪场建设
第四节 万头猪场建设
第四节 万头猪场建设
2003年7月3日,省委、省政府提出农业和畜牧业经济要“主辅换位”。分局于 7月中旬也相应发出同样号召。农场采取紧急措施,连续下发《黑龙江省绥滨农场关于印发“绥滨农场超常规发展奶牛、生猪的规划及实施方案”的通知》和《黑龙江省绥滨农场2003年下半年购买奶牛生猪与加强奶牛管理的紧急通知》,出台了多项发展畜牧业的优惠政策,每购一头种猪给予贷款1 000元,两年内免息。建猪舍土地占用费减免,使用红砖每块补贴 0.05元,免费给养殖场修路、架电等。当年,崔铁军购买原工程队大院,改建扩建猪舍3 320平方米,饲养生猪800头。原汽车队下岗职工赵军在第一居民组修建猪舍2 660平方米,养猪500头,还有35居民组和场直地区纷纷修扩建猪舍和购买种猪。当年共发放贷款196万元,建猪舍86 000平方米。
农垦在宝泉岭地区成立了北大荒集团宝泉岭肉业有限公司,建成了年加工 200万头生猪的屠宰厂。该公司实行“五个统一”的政策,即统一供猪种,统一供饲料,统一供兽药,统一免疫程序,统一收购标准。同时实行收猪最低保护价,起到了强有力的龙头带动作用。
2004年猪场建设掀起农场历史上的空前大高潮,5月份在全场 37个居民组和场直地区分别划出5~10年发展规划的养殖小区。畜牧公司经理王永军买断原甜菜站方圆120亩土地,投资650万元建起万头标准化猪场,猪舍及配套设施共11 000平方米。原哈尔滨下乡女知青朱朝兰返城20多年后又重返农场建设第二故乡,投资600万元在第四居民组新建猪舍8 200平方米,建起了农场第三个万头猪场。这三个万头猪场内部全是现代化、自动化、标准化设施,冬可取暖,夏可纳凉;自动饮水,自由采食;高床育种,围栏哺乳。场区绿树成荫,鲜花遍地,虽是猪场,恰似公园。猪的饲养管理全部采用现代新技术,高薪聘用大学毕业生等专业技术人员,完全具备标准化工厂式的猪场规模。还有36个居民组的承包大户纷纷建起了千头以上的猪场,其中韩洪喜、魏晓东、周生江等规模较大。
截止2005年末,两年内即投入养猪贷款3 000多万元,建成万头猪场3个,千头以上猪场36个,建筑总面积11万平方米。全年出栏肥猪54 170头,年末存栏母猪8 004头,共存栏生猪57 879头,比1996年增长 5.9倍。畜牧科(公司)被分局评为先进科室,农场被评为畜牧小区建设先进农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