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概况
第六章 计财
第一节 概况
第一节 概 况
1996年至2005年,是农场经营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10年。在这10年里,第六章计财农场计财科的行政管理职能与经营服务职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与发挥,农场的财务管理体制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与完善,农场多次获得总局级、分局级财务先进单位称号。
历任科长:张杰、齐林才、尹玉宝。
1997年初,农场成立会计电算化核算中心,设稽核员、记账员,各基层核算单位全部实行报账制,初步实现了各单位间的网络化管理模式。
1997年末到1999年初,根据《企业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结合农场发展实际,农场以建立现代企业财务管理机制为目标,从资产管理、经济业务事项处理程序管理、计划管理、预算外资金管理、统计管理、财务人员工作管理等方面入手,先后制定了12大项27个子项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基本使农场各项经济业务的发生做到了法制化、制度化、程序化管理,充分调整了农场与职工家庭农场的经济利益关系,从制度上保证了农场的国有资产不受侵害。
随着农场改革发展的需要,2000年制定了《绥滨农场生产队大户核算办法》,规范生产队大户的会计核算,制定出《绥滨农场斤粮成本逆控实施方案》,对种植户的生产成本核算实行斤粮成本逆控管理。2001年农场成立社区财务科,把农场的社会管理职能从农场企业分离出来,初步实现政企分开。同年农场实行会计委派制,全场45个基层单位的会计全部实行了委派,同时农场物资采购实行政府采购和企业比价采购。2002年农场实行财务刚性预算管理,强化货币资金管理与成本费用的压缩。2005年执行新的《企业财务制度》,实现了农场与国家财会制度的并轨。
2003、2004年,按上级指示,农场先后两次开展资产清查工作,共核销各类资产损失7 825万元,盘活资金1 734万元,挽回各类损失228万元,有效地减轻了农场的负担。
通过10年的改革与发展,农场的财务秩序得到了进一步的规范,财经状况明显好转,农场累计回收利费60 149万元,清回各种应收款项3 246万元,盈利7 393万元。向国家上缴各项税费4 895万元,企业办社会负担支出4 865万元,职工家庭农场累计“两费”自理36亿元,收入6.2亿元。2005年末,国有资产总额23 889万元,比1996年的16 983万元增加6 906万元;所有者权益14 020万元,比1996年的3 922万元增加10 098万元;农场资产负债率由1996年的77%下降到2005年的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