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节 机关管理

第二节 机关管理



                   第二节 机关管理
  1998年,机关办公室下发《绥滨农场机关工作目标考核办法》文件,通过“业务考核、经费考核、共性考核”三方面对各科室进行百分考核。考核由办公室牵头,有关科室派一名干部组成考评小组,做到日常考核与集中考评相结合。日常考核分数与半年、年终考评分数相加为各科室的年度考核总分,考评分与效益工资、年度科室评优选模挂钩。调动了机关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出现比学习、比工作、比干劲、比团结的好局面。
  2000年,机关经费实行包干制,制定了财务刚性预算计划指标,除了五项统筹、劳动保险费、工资、折旧费、水电费、办公设备添置等几大项由农场统一掌握使用外,把交通费、招待费、电话费、印刷费、会议费、差旅费、办公费全部分解到各科室包干使用。农场年初一次性给机关各部门下达费用指标,节余留用,超支不补。
  在用车管理上,各科室用车必须由农场办公室按用车标准统一派车,在分局内部用车须由农场分管领导审批,超出此范围一律经农场场长、书记审批,否则,办公室不予派车。场领导及科室领导用车结束后,用车人在“机关派车结算单”上签字后,由办公室根据派车单按公里数计价,原则上谁用车谁结算车费,特殊情况报场长批准增加指标。刚性预算后,有的科室为节省费用,外出办事乘公共汽车、或两三个部门合用一台车。减少了一个部门要一台车、一个人要一台车、一件事要一台车的浪费现象。
  在招待费使用上,2000年前,各科室招待来宾,要求到指定场所实行先开票、后就餐制度,并在餐票上注明陪餐人,无票就餐和实际用餐金额超过用餐要求限额的,办公室不予结算,所有费用均由陪餐人负担。经费包干后,年初给各科室核定招待费指标,节余留用,超支自负。提倡文明接待、公务戒酒、工作期间不许饮酒,否则一次批评,两次黄牌警告,三次视为自动辞职。由于严肃招待纪律,大大减少了公款吃请和请吃现象。
  在办公费使用上,2000年前,办公日常用品由办公室统一采购,各科室到办公室按人头领取。经费包干后,打破了办公用品平分制,各科室根据本科室的实际情况自行采购办公用品,办公费节余了可串项使用,大大减少了办公用品浪费现象。
  办公室通过日常管理和组织活动不断锻炼机关干部整体素质的提高。
  1996年以来,每年根据农忙和工作需要,组织各科室领导深入到居民组蹲点,与生产队领导同吃、同住、同劳动,共同抓生产,帮助基层解决困难。通过科包队,不仅密切了上下级与群众之间的联系,而且自身也得到锻炼和提高。每年还组织机关全体参加几次义务劳动,如:帮助家庭农场插秧、割水稻、割大豆、收玉米,在场区内清理街道、植树、栽花等等。
  1998年,开始实行政务值班制度,在机关大楼门厅设置政务值班岗,要求各科室的领导干部轮流值班,既方便了基层、方便了职工群众,又增强了机关干部的服务意识。
  2000年以来,机关工作人员每天坚持做早操,早晨上班前,利用10分钟时间在办公楼前列队随着音乐做广播体操,增强了机关干部的身体素质,并强化对全体机关干部的纪律约束。
  2001年,实行政务公开,各科室将所有涉民服务项目和应公开的经济账目全部在机关公示栏内公开,使机关各部门的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大,办事效率和工作水平进一步提高。
  2002年,实行亮相工作法,各部门领导定期到电视台公开承诺本部门工作任务和效率,主动接受全场人民的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