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节 文娱

第二节 文娱



                   第二节 文  娱
  一、文艺演出
  文艺演出多在年节和纪念日举行。全场性的每年一、二次。以说唱舞蹈为主,有效仿的,有自创的。乐器演奏有工会崔锐和小学教师霍广路的电子琴、医院刘平的萨克斯、董颖的吉他,他们常聚演场。初中学生龚文博,从小就习练二胡, 7岁就登台演奏。有爱好声乐的小学教师马金花、李玉雯,男教师霍广路,业余歌手丁海宾;有爱好舞蹈的幼儿园的梅春和陈兆秀,小学教师宋欣,他们曾在分局以上级别的文艺活动中获得荣誉。如1996年在绥滨县第一届青年歌手电视大赛中丁海宾获民族唱法一等奖。1998年至2004年在分局组织“金穗杯”、“社保杯”、“中谷杯”、“大禹杯”声乐大赛中获一等奖二次,二等奖二次。在2003年“宝泉岭之夏”文化场演出中获优秀组织奖。由龚德明作词,崔锐作曲,丁海宾演唱的“黑龙江之歌”获一等奖;李玉雯编排的“同一片蓝天下”获小品二等奖;宋欣编排的“儿童健康操”获三等奖。2004年在分局演唱节演唱的“半个月亮爬上来”、“祖国给我理想”获一等奖。农场举行过二次卡拉OK大赛,并利用广场文化周的汇演,发现人才,选拔节目,为参加上级汇演、年节晚会和纪念日专场演出打基础。
  二、歌咏比赛
  歌咏比赛几乎每年举行一次,主要利用纪念“七一”活动举行大型歌咏比赛,参赛单位是场直企、事业单位和社区。歌唱队人数少者七八十人,多者达一百多人,参赛的歌曲都是歌颂党、歌颂祖国及英雄人物。如:“党在我心中”、“祖国你好”、“好日子”、“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焦玉禄”、“公仆赞”等歌曲每次都出现在“七一”歌咏大赛上。有的单位为了拿名次、获奖,六月上旬就着手出专人组织节目,进行排练。中学、小学、医院每年都能拿得前三名的名次。引人注目的是老年歌唱队,参赛人数达 120人,她们浓妆打扮,歌声响亮,胜似年轻人的活力,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秧 歌
  扭秧歌已成为农场人的文化。秧歌分平地秧歌和踩高跷。逢年过节总有秧歌队在活动,场所一般在广场和街头,最热闹的地段是场部中心转盘道,凡是秧歌队都要集中在此,多扭上几圈。秧歌有农场组织的、社区组织的,也有民间自发的,给人带来了生机和活跃。1996年春节农场组织了踩高跷秧歌大赛,有 9个单位参赛,最大阵容是工程建筑公司,组织超百人。他们道具齐全,装扮形象,有唐僧带三徒弟西天取经的武耍、猪八戒背媳妇、骑驴回娘家等。响亮的锁呐声,震天的锣鼓声,转动各式各样的扭姿,让人赏心悦目,陶醉在新春欢乐的祥和之中。
  四、歌舞厅
  90年代初期,农场为活跃职工文化生活开始在工会(原文化中心)门前广场举行露天交际舞活动。每当春夏晚饭过后,就有三五成群的人去那里学跳舞。那时观看的人较多,学的人还少,感到不好意思,主要是思想上不太解放。后来农场工会、团委在灯光球场举办两次交际舞比赛,逐渐使一些中、青年人对跳舞有了兴趣。1994年农场工会、团委在室内开设舞厅,收点门票是为了搞创收。1998年个人歌舞厅开始火爆起来,歌厅设有卡拉OK,即能唱歌又能跳舞,并备有果盘、饮料、啤酒等,经营效益较好,至2005年这类个体经营性的歌厅就有15家。卡拉OK厅的兴起,使人们的生活丰富多彩起来。过去亲朋好友相聚多在酒桌上或麻将桌上,如今在酒桌上和麻将桌上逗留的人少了,一般到歌舞厅唱卡拉OK的人多了,这样既煅练了身体,又陶冶了情操。尤其是一些中青年人,愿展歌喉,展示风采,更有兴者一唱就是大半夜,甚至到天亮。
  五、电子游戏
  早在80年代农场只有 3家电子游戏场所,其中农场工会在文化宫(原俱乐部东侧门)设一台游戏机,其余两家是个人办的游戏厅,每家设有6至8台游戏机,均是经营性质的。去玩的人用一元钱买 3个硬币投入机内,开始操作游戏活动。游戏画面多是打飞机(有大飞机、小飞机),还有降落伞等飞行物,只要将画面上的飞行物在限定时间内全部打下的为胜者,还可以接着打第二回合,否则还要往里投硬币,玩游戏的人大多是中、小学生。
  先前有的孩子对电子游戏感到新颖,看的多玩的少,后来有了热情,逐渐学会成瘾。由于游戏机数量有限,有的孩子只好排号等待,连饭都不回家吃。2000年以后,这种电子游戏机已被现代网吧所代替。
  六、网 吧
  2002年,农场个体网吧已发展到 4家。开始时,每家网吧只有四到六台机器,这种经营性的网吧效益好。到2005年比较上规模的网吧有王本国、于波两家,拥有机器50~70台。去网吧的人越来越多,有中、小学生,青、中年人。网上有玩游戏的、聊天的、谈情说爱的、查资料的、看电影的,由于网上提供的内容丰富多彩,吸引了很多在校学生。节假日网吧拥挤,有的饭不吃,觉不睡,长时间泡在网吧里,耗费了精力和时间。学生的课外活动变成了网吧游戏,影响了学生学习,对此家长忧心忡忡,有的家长看到自己的孩子经常在网吧里泡着,五更半夜劝回孩子,憎恨网吧。网吧的兴起,一方面看到现代化信息的发展给人带来智慧的启迪,另一方面还不可避免地带来了负面影响,特别是对青少年学习和成长的影响有过之而无不及。
  七、游 艺
  每逢春节,全场过半的单位举行游艺活动,活动时间多数在年二十八到年三十这几天。游艺的内容,无非是钓瓶、吹腊、猜谜之类的;集体游艺有踩汽球、画像、猜物、“共同前进”等;还有打麻将、扑克,玩象棋、跳棋的,胜者发给毛巾、香皂、鞋油、袜子等小奖品。农场机关每年利用茶话会、团拜会也适当出些游艺项目,供大家分享乐趣。
  八、放焰火
  放焰火是家家户户贺新春、庆丰年的一种喜庆形式。焰火多是在市场上购买的纸筒花炮,品类有魔术弹、窜天猴、连珠炮等,年三十、初五晚上都有燃放,正月十五集中燃放焰火,全家人都出来观赏。2001年,农场开始在休闲广场集中燃放焰火和礼花,请专业公司和专人燃放。一般备有4门礼花炮和一些纸筒礼花,燃放时有公安干警维护秩序。每年选在年三十晚上6时整,礼花腾空。有仙女散花、牡丹花开、满天星等五彩滨纷的礼花点缀天空长达40分钟,去现场观赏的人达2 000多人。
  九、春节茶话会
  春节茶话会也称春节团拜会,是集体拜年的一种形式。农场茶话会由农场领导、机关干部、企事业单位和基层各条战线的代表参加。多是座谈形式,桌上摆满糖果、瓜子等,来的人边吃、边谈、边观赏。开始由主要领导做中心讲话,接着是各条战线代表和英模人物发言,内容基本雷同,多是论改革,谈发展,赞扬过去一年取得的成绩和在新的一年的工作打算以及祝愿与问候。尔后演出文艺节目,做做游艺活动,以增添拜年的气氛,最后摆上几桌酒菜,供与会者就餐,祝酒恭贺,体现了全场上下团结奋进和谐向上。
  机关茶话会由机关党委和办公室组织。机关全体干部(包括场领导)参加,多是座谈形式,即兴出些小节目,做做游艺活动。然后同场领导共进年饭。
  “一县三场”茶话会(绥滨县、二九○农场、绥滨农场、普阳农场)四年轮一次,轮到的场县为东道主,负责组织、接待、就餐安排。参加者是各单位的主要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和有关人士,相聚一堂,举行个仪式。讲讲话、相互鼓励、祝愿、问候,目的是增进友谊和信誉,推动场、县共建工作,继续搞好区域之间的合作,加快区域经济发展。凡参加的单位,还献上精彩的文艺节目,以增添团拜会的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