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注重思想建设
第四节 注重思想建设
一、抓班子革命化
1963年,新的班子组建以后,认真抓了机关革命化和班子革命化。开展了“三个面向”和“三个服务”。即机关面向生产、面向基层、面向群众和为生产服务、为基层服务、为群众服务。农场领导和机关干部深入生产队,坚持调查研究,与工人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商量,生活上不搞特殊。党委书记陶泽到8队检查工作,食堂给炒了两个菜,陶书记把炒菜送给了病号,自己向炊事员要了大葱和大酱吃,受到群众赞扬。场领导干部下队,很少坐小车。机关干部经常揹背包下队蹲点,在集体宿舍睡,在食堂就餐。干群亲密无间,群众生产热情很高。
二、创“五好”活动
1964年,农场开展以“五好”为目标的比学赶帮超活动,并联系实际提出了“远学友谊(农场)郝焕文,近学一队朱春连”的口号。朱春连在农场连续七次被评为先进。1963年被评为“五好标兵”,出席总局“五好标兵”代表会议。在争“五好”的活动中,1964年全场出现“五好工人”87名,“五好班组”10个。1965年“五好工人”增加到131名,“五好班组”30个,“五好生产队”5个。
“五好生产队”的条件是:政治思想好,三八作风好,经营管理好,生产任务完成好,群众生活管理好。
“五好班组”的条件是:政治思想好,三八作风好,爱护公物好,团结互助好,完成任务好。
“五好工人”条件是:政治思想好,完成任务好,遵守纪律好,爱护公物好,团结互助好。
为了推进“五好”活动,农场党委规定,每月进行一次小评,半年初评,年终进行总评。
通过“五好”活动的开展,提高了经营管理水平,培养树立了大庆人的“三老四严”和解放军的“三八”作风。
三、开展“两学”运动
1963年,全场参加毛主席著作学习的人数有1050人,占职工总数的40%。学习的内容以“老三篇”为主。1966年,学习毛主席著作的群众运动达到了高潮,全场购买《毛泽东选集》2300多套,《毛主席著作选读》甲、乙种本1100多册,学习的人增加到3600多人,占职工总数的90%。各单位成立了毛主席著作学习领导小组,制定了计划和制度。农场还通过典型引路巡回报告等形式推动学习运动。十四队老工人杜华新学用结合,做好事上百件,他曾把卖得的一头肥猪款,全部买了毛主席著作,赠送给贫下中农和青年职工。平时还经常到群众中“忆苦思甜”做思想工作,成为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参加了总局组织的讲用团。
1963年3月5日,毛主席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农场召开了各种形式的会议,宣传雷锋的事迹,开展学雷锋活动。各生产队、学校,共青团和少先队先后成立学雷锋、送温暖小组152个。在雷锋精神的鼓舞下,好人好事层出不穷。1963年至1965年三年时间,全场共做好事5415件,扶老携幼、助人为乐、拾金不昧、乘车让座等蔚然成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