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节 两派斗争
第八节 两派斗争
一、两大派的形成
1967年2月12日,“粉碎白色恐怖批判大会”后,各单位纷纷成立“造反团”、“战斗队”,矛头指向“反革命集团”案的制造者和参与施刑者。
3月中旬,由机关“燎原造反团”控制的场广播站被中学“红色先锋造反团”夺去,“燎原造反团”受到冲击解体。后重新组合,改称“新燎原造反团”。另又有“星火造反团”、“春雷造反团”、“同心干造反团”等相继产生。4月下旬,军川“人民战争第四司令部”(简称:“四司”或“战争派”)成立。全场各单位的造反组织,凡与“四司”观点相同者,先后成为“战争派”。5月,与“战争派”观点分歧或与“四司”组织成员发生过摩擦或冲突的“造反”组织,也联合在一起成立了“工农兵联合总部”(简称“工农兵”派,也称“兵团”派)。至此,两大派组织形成。
二、夺权与武斗
两大派对立组织形成后,对立斗争愈趋尖锐,由文斗而武斗。初则口头笔下相骂,继则拳脚棍棒相见,终则真刀真枪相拼。
1967年8月上旬,萝北县“人民战争”派宣布夺取县党政财文大权,成立“接管委员会”。场“人民战争”派也于8月下旬宣布夺权,成立了“军川农场接管委员会”。
9月8日,“兵团”派调集400余人,手持棍棒、铁拉板,包围了“战争派”的“接管委员会”,形成内外对峙,大有一决雌雄之势。第二天,“兵团派”才撤走。
11月17日子夜,“兵团派”突然占据场办公室,夺去部分科室印章,并在广播中宣布接管党政财文大权。“战争派”被迫撤出场部地区,集结于场部东南方向14公里处的水利队。
11月26日凌晨,“战争派”200余众,手持扎枪棍棒,分乘4辆汽车,突然来场部占据修配厂,并由“北哈大军”(北京、哈尔滨下乡青年组成的武斗队)中的部分人员于黎明时,在俱乐部大楼门前,向“工农兵”派挑战。天亮后,双方发生了一场武斗。最后“战争派”失利,有16人被打伤住院,其余逃散。
12月24日在萝北县凤翔镇,两大派暴发了近千人参加的武斗。“人民战争”派使用,了步枪、冲锋枪、轻机枪和手榴弹等武器。军川农场“兵团派”被打死两人。
三、大联合
1968年元月,人民解放军宣传队来场做两派领导人的思想工作。经调解,各自推选出代表,通过谈判协商,于2月下旬达成联合协议。双方在解放军宣传队主持下,经进一步筹划于3月15日成立了“三结合”的“军川农场革命委员会”。“革命委员会”主任为原农场场长李殿良。常委和委员均由两派选出等额代表担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