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四节 农机具革新与改装

第四节 农机具革新与改装


建场初期,农业机械多数是由国外进口。其中,苏联的农机具都是用于平翻平播的,故农场在农业技术措施和机械耕作方法上也是苏联的一套程序。为不断提高机务管理水平和解决机耕作业中出现的新问题,农场加强了农机具的革新与改装工作。主要项目有:
  1.用2.2重耙加装播种部件,将24行播种机改装玉米、向日葵点播起垄机,用播种机改装大播量的密植机和中耕机加拖吧装置。
  2.对柴油机进行三级过滤,将柴油从一级进入油箱改为三级进入油箱。即先在油罐内沉淀96小时后,用浮子取油方式经:过滤器过滤,用高压进入高空油罐,再沉淀24小时,以自流方式进入拖拉机油箱,实现全封式加油。此外,往大油罐卸油时,为不冲击沉淀物,在油罐内加设缓;中器,变大流为细流,沿罐壁缓下。这一改革使拖拉机三年不换一次油咀头(改革前一年要换二至三次)。
  3.将拖拉机支重轮注黄油,改为随动轮、引导轮注机油,消除了故障。
  4.将拖拉机的“四轮一板”进行换向使用。即驱动轮、引导轮、随动轮、支重轮、链轨板。使用到一定程度后,左右调换使用,使其部件磨损均匀,延长了三分之一的使用时间。
  5.翻地带合墒器。由于大犁只带小铧和犁刀,翻地后水分蒸发很快,难以保墒。为解决这一问题,将大犁后带耙带耢改装为合墒器,以利保墒。
  6.改革整地工具。过去整翻地,闸轻耙耙后播种,地面不平,土块大,墒情不好,不能保苗。为此改为耙前耢地(用大圆木耢和废链轨制成的三角耢)。土地比较松软而土块又少的闸木耢,在耙前先耢1—2遍;土地比较坚硬而土块又多的,用链轨三角耢,先耢1—2遍,然后再用轻耙整地,达到播种状态,对保苗起了决定性作用。
  7.安装低茬收割装置。1963年后,所有联合收割机全都装上低茬收割装置,减少了损失。
  8.收割防陷改装。牵引车行走穿木靴子,每隔一块链轨板加一根木方,防止行走打滑。牵引收割机前轮改装为胶双轮,左侧大轮增加为双轮,加宽台轮,增加接地面积,减少单位面积压力,提高通过性能。自动收割机驱动轮加双轮,洼塘水线用牵引车偏牵引,扩大自走收割机的收割面积。
  9.加宽五铧犁陆轮轮缘,陆轮轴加铁链,减少陷犁次数,防止陆轮轴陷犁折断。
  10.收割机堵漏,减少粮豆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