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三节 洪涝灾害

第三节 洪涝灾害


建场以来,洪涝灾害不断发生。1960年8月发生了建国以来最大的洪水,漫延到13队许家馆子一带(高程为67.50米)。至3队水深1米多,人们只好用小船作交通工具,庄稼尽被洪水吞没。
  1973年春,发生了历史上少见的重涝,全场耕地明水面积达6.4万亩。为了抢播小麦,采取了崩坑渗水,水泵抽水强排措施。这年三大作物播期推后一个月,粮豆产量是建场后最低的一年。
  1981年4月初到9月初,降水636毫米,比历年同期多200毫米以上。水城子泄水,嘟噜河水倒灌,松花江水顶托,致使莲花泡水道恢复,深处3米多,平均水深0.5—1.5米。涝区的洪水进路多,出路少,上游的进水量,每秒最低在12立方米,而泄入松花江的水量每秒仅1.8立方米。大量洪水被拦阻,在场内耕地回转。洪水漫延到31队西的柞树林里,淹没线高程68.5米,公路变成了防洪大坝。路北洪水浩淼,水天相接,耕地全部被淹没。9月13日大路被冲开20多米宽的缺口,交通中断,42队西也被洪水冲开几处缺口,不几天工夫,路南也一片汪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