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机构沿革
第一节 机构沿革
第二节 文艺
农场地处边疆地区,职工文化生活贫乏,各级领导十分重视开展职工业余文化活动。每当生产大忙季节,农场和生产队都要组织演出队或演唱组,深入田间、地头或场院演出,表扬好人好事,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年终组织文艺汇演,丰富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1958年9月,八、九分场分别组成文艺代表队参加萝北县的文艺汇演。
1962年,九分场组成京评剧团,作营业性演出,上座率较高。1963年5月,农场机关干部排演了小型歌剧《三月三》,共演出八场,颇受群众欢迎。其后一队也排演了《三月三》。
1964年一队文化教员周治创作歌曲《我爱军川农场》,在全场职工中广为传唱,并荣获萝北分局、东北农垦总局创作奖。
1965年12月,农场指派7队演出队,代表全场参加萝北分局文艺汇演。
1966年,农场组成演出队,参加东北农垦总局首届文艺汇演,共演出节目12个,有4个获表演奖。
1967年至1968年,两派群众组织均成立毛泽东思想宣传队,把文艺演出作为派性斗争的手段。“兵团”时期,大批知识青年来场,给农场文艺队伍增添了新的血液,文化生活日趋活跃。团组成专业文艺宣传队,连有业余文艺演出队。团宣传队经常深入连队,在田间地头为兵团,战士演出。常演的节目有《沙家浜》、《红灯记》和《智取威虎山》等“样板戏”。
1979年至1985年,场连年组织职工业余文艺汇演。参加汇演的节目一半以上为。自己创作。此外,还组织演出队代表农场参加上级举办的文艺汇演。获奖节目有:京东大鼓《二秃子偷鸡》、单出头《卖药》、山东快书《一车豆秸》、《玉兔传奇》。唱双簧《法网难逃》、天津快书《一场风波》、二人转《冤家路宽》、数来宝《牙大夫》、快板书《大战军北桥》、对口剧《老俩口的悄悄话》独唱《我们走在大路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