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职工教育1958年冬,萝北县在肇兴召开扫盲现场会议后,分场成立扫盲办公室,由场长兼办公室主任。各生产队成立了扫盲领导小组,支部书记任组长。业务工作由文教助理和职工教员负责。扫盲教育普遍推广“课堂教学与环境烘染”的先进经验。口门上贴有“门”字,窗户贴有“窗”字,是什么工具就贴上了什么工具的名称。字旁并有拼音,职工看物识字,易学易记,效果好,很受群众欢迎。当年脱盲人数占职工总数的51%。
1962年,职工业余教育由场工会主管。农场配有两名专职职工教员具体负责职工教育。全场21个基层单位,有14个单位配有职工教员。还有兼职夜校教员32名。基层单位全部开办了扫盲班和初小班,并有8个单位办了高小班,参加学习的学员达2,000余名。
十年动乱时期,职工业余教育停止活动。
1978年12月,党的三中全会以后,农场恢复了职工业余教育,先后举办各类学习班9期。参加高中语文班学习的64人,数学班70人,戏剧班80人,音乐班50人。高三幼师班20人。1979年开办了英语学习班,参加学习人员有120多名。在场工会的大力支持下,修配厂—还办了机械制图班,有107人参加学习,办学最好的是11生产队。参加学习的职工,期末考试名列农场第一。
1982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强职工教育的决定”的文件后,农场成立了职工业余教育委员会,主任单永盛。下设职工教育办公室,并设专职工作人员与教育科合署办公。各生产队成立了以支部书记为首的职工教育领导小组。以后,职工教育由业余教育发展为部分脱产与半脱产教育。学习内容由文化发展到技术业务、政治教育,参加学习对象,重点是中青年干部、工人。几年来外送培训半年以上的干部67名。场办各种短期培训班培训人员4,750多人次。全场统一组织3次“双补”考试。第一、二次考试分别于1982年11月14日和1983年3月20日举行,共有5,100人参加。合格964名,占考试人数的19%。第三次考试于1984年2月20日举行。参加考试人员890名。合格804名,占考试人数的90%。1984年1月举办了一期脱产文化学习班,招生242人,经过一个月的学习,考试全部合格。
1985年,场职工教育办公室被管局评为先进工作站。
附表: 历年高考、培训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