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节 爱国卫生运动建场初期,土产任务紧,条件差、没有很好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流行病、传染病时有发生。
1963年以后,虽曾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但由于组织不落实,一阵紧一阵松,效果甚微。
1973年团成立了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各生产队成立爱国卫生运动领导小组,专门负责爱国卫生运动工作。1975年在十八队召开第一次爱国卫生运动现场会,开展以除四害、讲卫生、两管五改为中心的群众活动,取得初步成效。
1979年全场90%的住家,打上了管井,各生产队基本取消了大口井,并都盖有2—4个比较标准的公共厕所,畜禽实行圈养,环境卫生有较大改观。
1982年以后,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配合精神文明建设,进行“五讲四美、三热爱”教育,开展文明建设,美化环境,彻底治理脏、乱、差。经过几年的努力,改变了农场的面貌。各种流行病、传染病发病率大大降低。1984年被总局评为卫生先进单位。
附表: 出生率、死亡率和计划生育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