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三节 种子

第三节 种子



                 第三节 种  子
  1986~2000年,农场种子更新换代比较快,先后应用推广各类农作物良种 100余个,其中小麦22个,大豆27个,水稻23个,玉米12个,甜菜3个,大麦12个。
  种子工作已形成繁育、加工、精选、包衣一体化,良种覆盖率100%。
  一、良种繁育
  农场科研站(种子站)归属种子公司领导,主要从事种子繁育工作。在种子繁育上,首先搜集种子信息,加以实地考察,选择符合农场种植的品种,边适种、边繁育,形成种子繁育体系。从试验开始到特约种子繁育队一直到推广应用,都是按程序进行,有经济价值的品种保留应用,有缺点的及时删除,确保品种更新换代有序发展。及时印发品种简介,让种植户尽快认识新品种的特性特征,保障正确使用好每个新品种,尽可能挖掘出最大的生产潜力。
  二、基础建设
  1986年,农场投资8万元建成一座效率为 20~25吨/班次的无烟种子烘干室,种子库房400平方米,水泥晒场 3 000平方米,结束了水稻种子靠外场烘干的历史。它的建成推动了种子加工发展的进程,也为水稻种植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有配备了清粮加工机械,自次种子公司有了雏形,到2000年累计烘干水稻种子2 500多吨。
  1987~1990年,先后建设了300平方米的办公室(含检验室60平方米)、400平方米的仓库、400平方米的种子加工棚。 使种子保管、加工、检验工作又向前迈进一步,在总局范围内也是比较标准的。
  1989~1991年,农场决定上种子加工设备,经过考察,先后购进移动式加工线两套,固定式加工线一套,加工能力可达8~10吨/小时,种子净度达到98%以上,提高净度 3%~5%,种子用价提高4%~5%,每年全场可节省粮食120~150吨,节约资金15.6万~19.5万元。
  1995~1997年先后购进2台种子包衣机,使统供的种子优良品种包衣率打 100%,此项新技术可增产粮豆10%~15%。
  三、种子检验和经营
  农场种子工作从田间检验、室内检验到经营销售一直都按要求操作,多年来,未出现过重大事故,赢得了客户的赞誉。繁育加工的种子销往周边市、县及农场,曾远销到齐齐哈尔、巴彦等种子公司,每年外销种子200多吨,创利润 10余万元。在场内微利保本经营,以服务为主。
  农场种子工作曾多次被总局、分局评为种子管理先进单位。